孫曉敏 王宇
摘 要: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輕實踐重理論是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文章旨在對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特點進行分析,研究適合于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從而實現職業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物聯網應用技術;“模塊式”一體化;綜合實踐
0 引言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1]。物聯網應用范圍廣,目前已經應用于各行各業,因此人才市場需求量很大。職業院校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是:以高素質的物聯網方面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核心,培養能從事掌握物聯網系統架構、無線傳感網、信息處理等物聯網技術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運用計算機編程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傳感器技術等進行物聯網系統的信息感知與識別、傳輸處理和智能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從事物聯網系統的規劃設計、軟硬件開發、部署、施工、檢驗、運維、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
1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物聯網是新興產業,涉及多個學科,經過對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存在很多問題。第一,很多學校的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第二,許多教師習慣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導致在授課時只注重理論講解,例如語言設計類的偏理論課程,大部分教師就是按部就班的依照課本講語法、概念和規則等抽象內容,很多學生反應聽不懂。第三,很多職業院校理論課與實踐課分開上課,課堂上先講理論后做實驗,有時理論和實訓的教學時長無法掌控。很多教師講解時都先講理論再講實踐,學生聽得一知半解,等實訓時知識早已模糊甚至遺忘,因此,實踐環節薄弱,達不到良好教學效果。
2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2.1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質
“模塊式”一體化的實質是破除理論與實踐的界限,將其進行有機結合。教學內容的設置由高職院校的物聯網技術中心負責人和校企合作的專家一起完成,把所學專業課程涉及的內容整合、分類,構成理論化、系統化的模塊化教學任務,使模塊教學形成了一個“積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課堂設置在實訓室,在講授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邊講課邊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2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方法
實施“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以下幾個條件:配套的教學場所、高技能的教師隊伍和翔實的教學實施計劃[3]?!澳K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要全面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創建的新的教學模式必須保證學生能夠獲得職業所需的專業技能,要具備以下“五化”。
2.2.1 課程體系導向化
職業院校的目標是符合國家發展戰略,主要是根據社會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技能人才。基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及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知識體系,確定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設計、開發、維護物聯網應用系統能力的學生,因此在課程設置上規劃為3個模塊。專業基礎課為:物聯網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網絡數據庫;專業核心課包括:單片機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應用、物聯網網絡技術、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Android物聯網應用開發;實踐實訓課包括:嵌入式開發、物聯網服務器搭建與開發、物聯網項目綜合布線、物聯網系統集成、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4]。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需要設置在專業核心課程之前,實踐實訓課程安排在專業核心課程之后。實踐實訓課主要是基于前面專業知識的學習完成整體實訓項目,以實訓項目作為切入點,學生會有更大的學習興趣,由此讓學生掌握物聯網相關項目的核心技能知識。
2.2.2 教師隊伍專業化
在“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合在一起,因此,培養或引進“雙師型”教師是該教學模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诖?,需要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增加教師培訓,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渠道:(1)專業培訓,依托國家或者省市的物聯網培訓項目平臺,對缺乏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知識的專業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學習物聯網的核心內容以及實訓項目相關的專業技能; (2)企業掛職鍛煉,專業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到校企合作的企業交流學習,全面了解企業需求以及新興技術,通過參與企業研發等活動,提高自身業務能力;(3)1+X證書培訓,物聯網專業有專門的1+X傳感網應用開發的培訓,專業教師可以參加相關培訓,提高實踐能力,完成培訓證書的考取,為學生的1+X傳感網應用開發培訓奠定基礎。
2.2.3 教學形式多樣化
“模塊式”一體化模式強調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傳授基于模塊化的實際應用項目,重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需要修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中理論知識的教學必須以實踐項目為主,加強對專業技能的練習,提高訓練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講到需要演示的地方可以實時演示,與此同時,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進度進行演示,用實際操作強化所學到的理論知識。
2.2.4 實訓體系多層次化
“模塊式”一體化模式中要有相應配套的實訓項目。分析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特點,優化整合實踐實訓教學環節,確立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基礎實驗實踐、綜合實訓實踐和創新設計實踐,每個實踐層次都有各自的實踐環節,如:課內實驗、實習實訓、科技創新比賽、創業大賽、物聯網大賽、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
2.2.5 評價方式多元化
評價方式是直觀衡量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重點考慮對學生技能的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4個方面:項目考核(占30%),考察日常訓練項目,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綜合考核(占30%),考核綜合實訓項目,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理論考核(占30%),期末理論考試,教師評價;素養考核(占10%),包括課堂表現、考勤等,教師評價。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考試內容及考試方法更靈活,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客觀全面,對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
2.3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如下:教學過程,任務導入->知識鋪墊->制定計劃->任務實施->任務總結->知識拓展;教學任務,提出要求->知識鏈接->提供資源->巡回指導、答疑解惑->評價結果、提出建議->拓展知識;學生任務,明確任務要求->學習理論知識->收集信息、實施計劃->完成任務->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拓展提高、升華理論知識的理解。教學建議讓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有所把握,更能清楚了解課堂的教學情況,方便進行自我反思與改進。
3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的預期效果
3.1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模塊化的項目為依托,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自然地銜接起來,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思維,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有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3.2 提高教學效率,做到因材施教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節省了教學時間,進而提升教學效率。此外,開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變得容易,以便教師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做到因材施教。
3.3 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扎實掌握技能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的各個模塊間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模塊內容貼近實際,能夠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內容以項目為模塊,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得學生在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邊教邊學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及時消化理論知識,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言而喻,達到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4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能力
“模塊式”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對教師實踐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以此促使教師在動手操作方面有了更大的動力,通過企業鍛煉增強了教師的專業能力,雙師素質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 結語
通過對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特點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準則,研究適合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模塊化項目為依托,強化物聯網系統設計與應用等綜合能力,使學生具備專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職業院校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顧冬敏,毛康華,嚴東亮.物聯網時代的發展研究[J].移動信息,2016(2):15.
[2]翟鴻雁.高職和本科教育物聯網人才培養的分析比較[J].現代計算機,2015(15):28-30.
[3]馮秀彥,任曉鵬,張紅瑞.基于CBE理論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17-21.
[4]廖麗嶸.應用型高校物聯網專業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法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3):139-140,147.
(編輯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