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敏

摘要: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文化傳播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傳統文化類APP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媒介。文章從傳統文化類APP 現狀入手,首先,分析了當前傳統文化類APP在鏈接用戶、增強黏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其次,闡述了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意義,并結合當下幾款優秀的傳統文化類APP游戲化設計案例,總結出設計策略,為傳統文化類APP 設計提供一定思路。
關鍵詞:傳統文化;APP;游戲化;設計;策略
傳統文化作為文化建設和輸出的源頭,具有較強的挖掘和傳播價值[1]。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拓寬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路徑,衍生出眾多依托于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傳統文化產品,大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APP進入用戶視野[2]。傳統文化類APP的出現是數字信息時代下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共同記憶,也是人們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3]。但在其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其質量也變得良莠不齊,如何提高用戶體驗,真正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傳統文化類APP 的現狀入手,剖析傳統文化類APP 中的游戲化設計意義,并總結出設計策略,希望能為相關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傳統文化類APP的現狀分析
1.1 傳播內容的直接遷移
對于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傳播,首先需要還原和尊重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轉譯。文化轉譯并非簡單搬運,而是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意象加工,以圖形敘事的方式直觀展現隱形的知識或觀念,向受眾揭示傳統文化的深度含義[3],以此建立傳統文化與數字時代的聯結關系[4]。但目前很多傳統文化類APP 則將文化內容直接照搬于其中,并沒有對文化內容進行系統的整理、篩選和提取,缺乏對文化的解構,此外由于傳統文化內容和數字傳播方式在融合過程中也存在一定斷層,這也導致用戶對傳統文化的內涵認知較為碎片化。
1.2 應用界面交互單一
目前,大部分傳統文化類APP的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受眾的特征,忽略了不同受眾對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娛樂性不佳,互動較單向且被動。較差的用戶體驗,導致難以吸引受眾[5]。
1.3 文化特色內涵被忽略
在傳統文化類APP的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是傳播的內容,而且更應當被巧妙地運用并貫穿到整個產品的設計中。但部分傳統文化類APP由于缺乏對文化自身特色和內涵的解讀,產品特征和定位模糊,沒有真正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內涵。
2 游戲化概述
Deterding在2011年將“游戲化”定義為“在游戲化情境中使用游戲化設計元素來激勵用戶參與”[6]。其核心是參與性、互動性的用戶體驗[7],目的是激發用戶參與度、增加用戶黏度以及提升用戶體驗[8]。游戲化的定義強調了游戲化的精髓在于游戲元素的使用,游戲元素作為游戲化的基本構成,類似于工具箱,每個游戲化元素都代表著工具箱中不同的工具。目前,學術界較為認可的游戲化元素分類體系是由Werbach 和Hunter提出的DMC 結構,DMC 將游戲化元素分為動力類游戲化元素(Dynamics)、機制類游戲化元素(Mechanics)以及組建類游戲化元素(Components)。三者按照一定高低程度排列,在組成復雜的游戲化框架時,每個機制都對應到一個或多個動力系統上,每個組件都被連接到一個或多個更高級的機制元素上,其具體關系如圖1。
動力類游戲化元素作為游戲化設計遵循的整體概念,也是游戲化設計的心理基礎,在游戲化系統的結構中處于高級層面。動力的作用在于增強用戶的感覺和情緒,決定使用游戲化特定活動的進一步場景,主要包括五個元素:約束、情感、敘事、進展、關系。機制類游戲化元素是推動游戲進程的基本元素,用于創設個體參與的方式,是游戲設計者用來補充游戲化活動內容的手段,包括十個元素:挑戰、合作、競爭、反饋、資源獲取、獎勵、交易、回合、獲勝狀態等,這些元素能夠提升用戶的興奮感,激勵用戶參與游戲化的活動。組件類游戲化元素包括十五個元素:如成就、頭像、徽章、收集、打怪、戰斗、贈予、排行榜、等級、內容解鎖、任務、點數、社交圖譜、團隊、虛擬商品等。
3 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意義
1) 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游戲化設計能夠增強傳統文化類APP趣味性和互動性,還能為用戶帶來沉浸性體驗。
2) 增強對用戶的吸引。越來越年輕化的互聯網用戶具有活躍的思維,喜歡接受挑戰和刺激。因此在傳統文化類APP中通過關卡、等級等游戲化設計,能夠激發用戶的勝負欲,以此提升用戶黏度。
3) 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傳統文化的內核單靠圖文、視頻的形式難以展示和傳播,對傳統文化類APP進行游戲化設計,能夠挖掘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改變傳統文化在用戶心中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通過分享、互動等功能的加入能夠幫助傳統文化類APP擴大用戶范圍,促進文化的傳播。
4 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案例分析
4.1《皇帝的一天》中的游戲化設計
《皇帝的一天》是故宮出品的一款傳統文化類APP,如圖2,結合角色扮演、解密、收集等游戲化設計,通過交互式地圖展現皇帝的生活。進入APP之后讓用戶以第一視角體驗皇帝的生活軌跡。
用戶需要完成相應任務并獲得任務卡后才能進入下一個游戲場景。每個故事發生的地點都會有相應的場景,這些場景與紫禁城的各個宮殿對應,并加以相關文化的介紹,虛實結合,給玩家真實的代入感。
4.2《年畫找不同》中的游戲化設計
《年畫找不同》是tagDesign開發的一款將年畫藝術與游戲相結合的傳統文化類APP,如圖2,其游戲設計類似其他找茬類游戲,要求玩家在有限時間內找出兩幅年畫的不同之處。在APP界面中對兩幅年畫進行鏡像處理,既符合傳統年畫張貼的方式,同時也增加了游戲的難度。每次挑戰系統會贈送10次提示機會,方便用戶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繼續游戲。正確“連擊”不同點時會獎勵一次提示機會,通過獎勵機制提升APP 的趣味性。同時,在視覺設計上,整個APP界面充滿了傳統的節日氛圍,關卡進度被設計成為傳統日歷的樣式,每關中找點進度采用銅錢的形式,倒計時則采用放鞭炮的樣式,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為整個用戶體驗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5 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策略
5.1 創設故事情景
通過用戶視角將其帶入文化氛圍,為用戶營造沉浸式體驗。當用戶以第一人稱進入APP時,會快速融入故事情景之中,主動控制和掌握學習方向,創造接近真實的互動體驗。因此傳統文化類APP在進行游戲化設計時可以根據傳統文化內涵對適合的故事進行篩選和改編,然后賦予用戶故事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在此基礎上進行故事場景的搭建。
5.2 搭建榮譽體系
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不是某一機制或元素的單獨應用,而需要搭建整套系統。通過獎杯、勛章、稱號、金幣、好友排名等搭建一套虛擬榮譽體系,能夠滿足學習者對于趣味性的要求。對用戶來說,傳統文化的學習需要較長的學習周期,為了能夠激發用戶持續的學習動機,傳統文化類APP的游戲化設計可以將用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以積分的方式進行可視化展示,當用戶得到一定積分時可以授予其相對應的徽章,用以激勵用戶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
5.3 結合社交關系協同完成任務
在傳統文化類APP的游戲化設計中,僅依靠獎杯、成就等很難達到激勵用戶的目的,需要將用戶置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結合其社會關系利用協作、競爭的方式來完成傳統文化學習任務,例如好友排名等,會刺激用戶和好友一起游戲,增強用戶黏度,提升傳統文化類APP的影響力和用戶的參與度。
6 結語
傳統文化類APP中的游戲化設計是傳統文化以數字化方式進行傳承的一種嘗試。通過游戲化設計,傳統文化類APP更容易獲得用戶的關注,使其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同時這對于改變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提升傳統文化在用戶中的工業遺產視角下的馬尾船政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存在感,搭建傳統文化與用戶之間的橋梁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