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吉強
摘 要:OBE理念是被公認的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貫穿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特別對新工科背景下以及專業認證與工程教育的課程改革尤為重要。文章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對“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改革實踐,提出基于OBE的評價方法,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主動學習,團結協作,共同達成目標,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OBE理念;課程改革;成果導向;課程評價
0 ? 引言
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經過發展,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貫穿于工程認證標準始終。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會員國家,將OBE理念引入課程改革中,為培養企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OBE是一種以成果為導向反向設計的教育理念,產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閉環反饋,持續改進,最終使學生達成預期成果目標[1]。
1 ? OBE課程改革思路
OBE理念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以產出為導向,反向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以評價學生成果為標準,充分關注學生學得怎么樣?以小型電子項目和產品制作、調試實際任務為載體,與企業合作開發和設計便于學校設備實施的學習性工作任務,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力訓練過程,結合學校現有資源,采用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組織實施。在此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持續改進,形成穩定的閉環反饋,讓學生能夠全面綜合成才。改革現有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對目標的達成與否、教學環節進行評價,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2]。
2 ? 基于OBE理念的“電子技術”課程多元評價考核方式
2.1 確定培養目標
OBE教育理念強調的是產出導向,通過掌握電子技術在以后專業課學習中具備的能力及工作中需要的知識技能需要,結合企業要求,確定“電子技術”課程的預期成果目標。
本課程根據調研就業職業領域和分析典型職業崗位確定培養目標為:
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掌握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具備能運用專業知識、專業方法和專業技能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能進行電子線路設計和創新創造,形成良好的規范操作意識、質量安全和環保意識、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具有科學的價值觀和團隊創新合作能力,具有從事安全生產監測監控行業的電子電路分析和設計能力[3]。
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學生畢業專業要求和本門課在專業中的地位,確定了三維目標如表1所示。
根據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內容崗位成長過程及要求確定了3項典型工作任務:
(1)電子測量儀器儀表的使用;(2)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檢測與選用;(3)電子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根據典型工作和相應的任務,導出行動領域,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構建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本學期主要實施模擬電子技術部分,本部分包含? ? ? ?6個學習情境,主要是:學習情境一,直流穩壓電源的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二,功率放大電路的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三,集成放大電路的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四,RC振蕩電路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五,簡單搶答器的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六,數字電壓表的裝配與調試。學習情境貫穿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4]。
2.2 改革教學方式方法
OBE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每個學生都要成才,教學環節的設置要根據學生興趣、參與性來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分類、分組教學,靈活改變教學方式、方法,而后與企業專家共同設計并開發以具體的工作任務和真實產品為載體的學習情境。在開發的學習情境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習情境的實用性、典型性、涵蓋性、激勵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并緊密結合專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證書中相關考核要求,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注重適用性,把企業引進課堂,把教學放在現場。
(1)創設情境,貫穿其中,激發興趣。根據典型工作和相應的任務,導出行動領域,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構建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學習情境貫穿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2)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將學生分小組,均衡各個小組實力,同時組內互補,倡導分工合作,共同決策,完成任務。小組協作下,異質學生能力互補,不斷的克服困難,堅強意志得到自我鍛煉。學生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反饋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檢測與反饋,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
(3)線上+線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優勢,拓寬學習的空間,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拓寬了學習的維度,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3? 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理論考試的模式,讓評價方式能夠檢測學生學習是否達到預先設定的培養目標。
結合學習情境工作任務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依據每個學習情境的工作任務技能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專業綜合能力包括工作過程、工具使用、操作調試技能、展示交流、安全意識、出勤、團隊協作、計劃組織等方面。由學生自評和教師考評得出過程考核成績,其中學生自評中,包括本人自評和小組組長評分。
同時,每個小組成員在成果分享中,闡述自己在項目中的分工,如何完成,效果如何,進行答辯,結合小組成果效果、團隊答辯效果、成員答辯表現,線上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給出目標考核成績。
由過程考核成績和目標考核成績共同組成學生的考核評價,給出最終成績,并在學生考核評價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完善,為新的項目的實施提供基礎,更好地讓學生獲得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具體考核評價方式如圖1所示。
形成了多元化評價體系,具體包括:(1)評價內容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評價內容多元化。(2)評價的主體有教師、學生、企業教師參與形成評價主體的多元化。(3)評價的手段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目標考核評價。(4)評價形式包括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靜態評價和動態評價、答辯與展示評價,形成了評價形式的多元化。
4 結語
成果是學生經過學習后取得的學習結果,評價應對學習效果及學習過程進行檢驗,突出應用性,注重過程性,強調多樣化。同時,將學生也加入評價的主體,便于發現自身問題,有利于以后自身素質的提高??己说姆绞揭捕鄻踊鶕煌那闆r可以選擇實物小作品、論文及課堂展示等,充分挖掘學生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崔艷清,王艷萍.OBE理念下課程評價體系研究—以“移動產品界面交互設計”課程為例 [J],教育現代化,2018(53):130-131.
[2]嵇愷.基于OBE理念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評價體系構建分析—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744-746.
[3]王紅平,基于OBE理念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下的能力培養探索[J],探析,2020(11):110-111.
[4]楊梅,基于OBE理念的電子技術創新綜合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1(1):89-93.
(編輯 姚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