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濤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坐骨神經阻滯聯合應用右美托咪定與羅哌卡因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選擇我院近兩年接診的坐骨神經阻滯患者58例,根據隨機數表法以對照組和研究組平均分配,每組29例。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羅哌卡因麻醉和聯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對兩組麻醉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結果:研究組感覺阻滯起效和運動阻滯起效的時間都明顯較晚(P<0.05);和對照組相比,兩種阻滯持續時間也較長(P<0.05)。而且該組首次疼痛時間也比較晚,術后疼痛評分和鎮痛持續時間也都具有顯著優勢(P<0.05)。結論:相比較于羅哌卡因麻醉,聯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整體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加強推廣。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坐骨神經阻滯;應用效果
羅哌卡因是一種長效的區域阻滯麻醉方面比較常見的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患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受其影響不大,且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一種新型的麻醉藥物,右美托咪定在臨床的優勢明顯。本文對坐骨神經阻滯中對右美托咪定和羅哌卡因有效應用的效果做了相關對比和分析,進一步報道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在研究中選擇的58例坐骨神經阻滯患者是從我院近兩年接診的患者中選取的,隨機把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9例。對照組,男19例,女10例,年齡41歲~59歲,平均年齡(51.25±6.65)歲,體重50kg~68kg,平均體重(60.05±8.21)kg。研究組,男15例,女14例,年齡40歲~58歲,平均年齡(51.06±6.52)歲,體重51kg~67kg,平均體重(61.12±8.08)kg。統計學比較兩者患者的基線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以參與對比。
院倫理委員會經過研究批準了本次研究,且所有的患者都就知情同意書做了簽署。
1.2 方法
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檢查,建立靜脈通道,指導患者仰臥,常規對其進行麻醉。對照組術前選擇羅哌卡因進行麻醉,采用40ml羅哌卡因(0.375%)混合1ml生理鹽水對患者勻速注射。研究組選擇40ml羅哌卡因(0.375%)和1ml右美托咪定勻速注射,均在1min內完成[1-3]。
1.3 觀察判斷指標
(1)對兩組患者感覺阻滯、運動阻滯起效和感覺阻滯、運動阻滯持續時間進行對比,其中感覺阻滯起效時間指注射完畢麻醉藥物后至機體在針刺下無觸覺;運動阻滯起效時間指注射完畢麻醉藥物起至前臂和手都不能活動;感覺阻滯持續時間指針刺測試無觸覺到正常恢復;運動阻滯持續時間指前臂和手都不能活動至正常恢復;(2)對術后兩組首次疼痛時間、首次疼痛評分、鎮痛持續時間進行比較,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分,滿分10分,疼痛程度和評分呈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麻醉效果
研究組患者感覺和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都相對較低(P<0.05),且其感覺和運動阻滯持續時間都比對照組用時長(P<0.05)。
2.2 比較術后兩組疼痛情況
術后研究組首次疼痛時間比對照組晚,首次疼痛評分比對照組低,且比對照組術后鎮痛持續的時間較長(P<0.05)。
3 討論
神經阻滯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麻醉措施,傳統的神經阻滯方法在操作中是盲探,雖然該方法便于操作,但同時存在的穿刺風險也較大。下肢手術患者近些年多選擇坐骨神經阻滯麻醉方法,并在麻醉藥物中以羅哌卡因為首選。羅哌卡因是一種長效的、低毒的、新型的酰胺類藥物,相比較于布比卡因,對中樞神經、人體心臟不會產生較大的毒性,在當前神經阻滯操作中是重要的藥物。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機制主要是注射部位周圍血管收縮,而延長局麻藥物的藥效;加上其對外周α2腎上腺素受體的作用,會影響到外周神經元的活動,促使麻醉的時效增強。另外還可對超級化激活陽離子電流的抑制促使細胞膜超級化電位得以維持,實現麻醉效果[4]。
通過本文研究可知,在感覺和運動阻滯起效時間、感覺和運動阻滯持續時間方面研究組患者都比對照組患者有明顯優勢(P<0.05);通過研究還顯示,研究組術后首次疼痛VAS評分和術后鎮痛持續時間方面明顯較低且較長,麻醉效果整體較好。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單獨選擇羅哌卡因麻醉方法,在麻醉中選擇右美托咪定和羅哌卡因進行麻醉,感覺、運動阻滯起效和持續的時間都發生明顯的變化,術后患者首次疼痛時間進一步延長,術后首次疼痛VAS評分也減少明顯,且術后還能持續鎮痛,可獲得良好的整體麻醉效果,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參考文獻
[1] 胡群,李建華.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在腋路臂叢神經阻滯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3):388-390.
[2] 李愛霞,易蓉,吳新海.右美托咪定在上肢手術患者術后連續臂叢神經阻滯鎮痛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21,27(14):53-55.
[3] 李福彬.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聯合羅哌卡因注射液用于臂叢神經阻滯的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0,28(S2):23-25.
[4] 孟永生,錢濤,孫燦林.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對臂叢神經阻滯效果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201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