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大力發展,新媒體也取得了不斐的發展成果,并幫助了許多傳統行業的創新、進步,在教育行業中,借助新媒體技術革新學科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因此,對于新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也成了大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新考驗、新挑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師急需科學轉換教學理念,于傳統學科教學基礎上融合應用新媒體開展學科知識的靈活教學。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大學英語;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烏日罕,內蒙古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前言
網絡的普及不僅為人們的物質生活創造了各種便捷、優渥條件,也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使人們可以更快、更全地收集資訊、瀏覽資訊、評論資訊,并且在資訊汲取、消化的過程中無形學習,完善自身,因此,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中,吸納新媒體平臺開展英語知識的全面教學,不僅可以順利過渡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還可以幫助學生擴展英語學習資源,與資訊多元接軌。
一、 目前大學階段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深蒂固。教育改革在我國已經推進許久,“素質教育”的口號也已經提出多年,但是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即使已經從多方面著力推進教育教學的大力改革,但是學科教師的實質教學模式仍是難以逃脫其自身本質的教學觀念,因此,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于時代發展趨勢下的網絡教學平臺、全新教學模式、新穎教學方法的使用最終都是淺嘗輒止,流于形式,沒有真切地將新型教學模式、教學觀念、教學平臺等融會貫通,實效應用于學科的知識點教學,甚至可以說,基于傳統教學經驗造就的主觀意識的影響,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存在中式引導思維,導致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對于英語的使用較多地停留在書面考試、文檔翻譯、練習寫作等,而實際的口語對話應用缺缺,無法在口語表達中感受到口語化英語與書面化英語的實際差別,最終在畢業之后參與就業,對于英語的應用依然是呆板、中式的。
2.英語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在我國目前大學英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英語教師對于英語學科的實際教學目的認知不明確,大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知識學習也表現出了一種極強的迷惑性,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將英語簡單地等同于未來就業崗位的一項語言需求,卻沒有自發性、主動性、系統性的語言學習動力,因此,大學生對于大學英語學科的知識學習就會出現怠惰性,與英語教師的教學互動少,自主的思考、探究未來應用也較少,更不用談對于英語口語的表達訓練,學科知識的整體學習主觀性都不強。究其原因,一是,學習功利心較強,大部分學生對于自身的未來規劃雖無明確指向,但是對于英語學科的等級考試以及證件考取都是從眾參與,多一證多一技,將英語等同于技能加分項,卻沒有對英語學科本身的純粹熱愛。二是,在我國的大部分就業方向中,英語口語需求較高的職業相對較少,學生無法將在生活中自身并不主要使用的語言作為自身提升的必須,因而沒有學習興趣,無視了英語學科對于自身未來發展的有益影響,目光及思維狹窄。
3. 教學資源的利用不夠充分。進入新的時代發展形勢后,各大中小院校都已經逐步開始使用各類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基于院校部分老教師對于通過教學工具的創新來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的不認可性,一些英語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對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忽視,沒有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將英語知識深度挖掘、合理導入,也沒有使大學生在不斷延伸、拓展的教學平臺中感受英語知識的學習必須性,因此,在英語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下,即使借助新媒體教學平臺進行英語知識的講授、串聯,英語仍然難以走進大學生的心里,不僅無效建立互動關系,反而加重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負擔。部分英語教師可以熟練操作并使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將豐富的學習資源向學生進行主要性、輔助性推薦,但是推薦得淺層化,沒有在推薦的基礎上,通過社交平臺與學生建立及時的互動關系,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連貫性難以得到科學的監督互動,英語教師也難以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在后期的教學設計中無法科學地對應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
4.實踐教學不夠深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落實大學英語學科的信息化教學,雖然極大地豐富了知識呈現的渠道,但是基于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的不同,對于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側重也是不同的,大部分的英語教師以直播平臺、社交平臺、視頻平臺等進行教學途徑的多樣拓展,重點都是基于自身教學使用出發點進行平臺的利用與融合,忽視了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用主體在教學平臺上進行對應的實踐練習,自主的擴展自身的英語學習空間、口語練習空間,以及閱讀空間等。這樣一來,對于英語知識的實際傳遞仍與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知識“輸出為主,轉化為輔”的理念相同,學生在不斷累積,又被動吸收的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只會出現資源分配愈發不均,學習素養好的學生與學習素養差的學生的學習分化等問題,英語教師在接下來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中也會越來難以找到借助網絡平臺安排實踐訓練活動的統一側重點,并且英語教師難以將網絡平臺作為班級學生的主要考試陣地,學生對于多元實踐的重視程度也趨向于無。
二、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優化大學英語學科教學的具體措施
1. 提高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在我國目前大學院校的教師技能提升培訓活動中,關于信息技術技能培訓的講座或者相 關主題活動相對較少,主要仍是以專業方向為主的教學內容、教學技能的時代同步化、前置化,因此,在相關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活動中對于教師的技能教學都較為籠統,應該開展一些更具針對性的信息化技能教學講座,讓英語教師可以更切實的接觸互聯網,使用互聯網,將互聯網教學合理地融入自身的教學輔助過程,學會借助互聯網充實自身的教學資源,減輕教學負擔。例如:學校舉辦“以視頻形式為主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攻略分享”,精準地將培訓活動的主題點明,調動英語教師的培訓參與積極性,然后在技能講授的過程中實際有效的以“剪映”平臺為主,向英語教師展示借助剪輯平臺進行的課件主題自主剪輯,對軟件的具體功能進行詳細的展示,以3分鐘的原聲電影剪輯為展示依托,制作一段混剪視頻,繼而讓英語教師自主運用練習,在練習摸索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將軟件功能轉化為自主技能?;蛘吲e辦“動態化ppt制作培訓”,以現代化的動圖內容插入為主,使英語教師在傳統ppt制作形式上更新相關制作技能。
2. 建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任何一個時代的教育都在講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核心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發的產生疑問,以疑問帶動學生思考、探究、學習,教師單純以領航人的身份進行知識的串聯、講授,但是,基于我國的升學考試環境,基本在高考之前的階段都難以真正意義上的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哪怕學科教師對于班級學生的分化現象實行分層教學或主抓部分好學生,也難以真切地讓學生成為教學的“核”,因此,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成效,就需要在輕松的大學教學環境中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需求學習的快樂,再結合現代大學生對于網絡的熟知與運用,良性的引導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靈活學習。例如:英語教師以“單詞拆分記憶法”為主題錄制一個微課視頻,然后通過郵箱將視頻發送給班級學生,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視角指出: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拆分一個單詞來輔助記憶?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教學引導下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實效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及有關的信息處理技能。
3. 加強英語教學資源的利用。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英語教材之外的學習空間無限開放,學生可以在各類資訊中收獲到英語語態的相關訊息,可以借助實際的英語表達進行英語知識的靈活理解,并且在及時的英語類資訊的獲取過程中,還可以同步的與世界資訊接軌,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參考方向。例如:借助“微博”平臺,英語教師注冊微博賬戶,在微博分享中整合一些教學類資源,學生利用英語教師的主題方向進行自主地再發散及細化研究,以“Can we live without our mobile phone?”為例,教師從自主體驗視角將自己斷網一周的行為進行英語化“匯總——細化——匯總”,學生可以以此主題為續進行相關的再拓展,查詢相關資料,收集到手機設備對生活影響的實例,或者完全自主地以相關視角拓展出另外的角度,如:“Can we live wiyhout the film?”,重在通過網絡平臺收集相關資訊,再結合自身的主視角進行專題的深化剖析,以此無形拓展英語學科的教學資源,并在細節中影響學生的英語使用率,或者通過教學資源庫為學生搭建英語學習平臺等。
4. 基于新媒體的開放性深化英語實踐教學。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最終的生存技能轉化,只是語言類學科是人社交、生存、發展的基礎,在語言基礎上完善的專業性對應技能才能更契合的輔助人向前發展,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取得良性的教學成果,就需要英語教師將學生的實踐訓練放在教學的最前端,在靈活的課外引導之余,為學生布置系統化、統一化的實踐作業,然后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輔助,互相監督。例如:結合教學進度以“Jane Austen”作品為主題向學生推薦原著改編電影《理智與情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電影選段設計角色情境表演,以此磨煉口語表達技能,并在口語交際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深化觀察能力以及感性思考思維,不僅可以單一的訓練“說”,還可以以此為基石鍛煉“思”“寫”,如小組a在電影觀賞完畢后以畫外音重新配音的形式制作有關視頻作業,同樣,也可以借助一些科技新聞等融入實際教學主題,增加學生的實踐真實感。
結語
綜上所述,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是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通過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實現學生的快速興趣遷移,以學生的需求視角為主開展英語學科的重心教學,以此實現英語學習的便捷性、開放性、實效性,拓展學生英語學習空間,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英語教學解決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固化問題,激發學生的實踐應用主動性,推動大學英語教學開啟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黃彥.新媒體在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拓展運用研究[J].英語廣場, 2020(15):57-59.
[2]袁雪梅.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策略初探[J].才智,2020 (15):194.
[3]郝強,邵榮.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角色重塑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38-40.
[4]江瑩,趙婷.新媒體應用下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探析[J].海外英語,2020(4):118-119.
[5]倪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生態課堂的構建[J].文教資料,2020 (2):225-226,240.
[6]賈曉鋒.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整合思維模式的優越性[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