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鐵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教師是新型鐵路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無可替代的力量,所以深刻了解制約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發展的問題就格外重要。通過問卷和訪談,筆者就陜西省鐵路專業相關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深入發掘并分析研究了限制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原因。此研究力圖為后續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研究提供方向并奠定基礎。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王卓,陜西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高職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立項課題“‘一帶一路倡議下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XTZY20J20)。
一、研究概述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倡議明確提出要與沿線國家建立更廣泛深入的合作交流,鐵路行業作為互聯互通合作發展的基石,始終走在合作發展的最前沿。因此,如何讓鐵路事業更好更順利地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則是我們面臨的新挑戰。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掌握鐵路知識技能的外語教師來應對諸如培訓翻譯、學生培養、文化交流、問題協調等重要工作。新的形勢對鐵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英語教師必須從過去只懂英語轉變為既懂英語又懂專業,從單一的英語人才變為外語+專業的復合型“雙師”人才。這樣才能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教學職業生涯中,通過針對性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漸取得最新的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且在教育的專業實踐中持續提升自身的教師素質,這最終成為專業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教師應根據現實需求來不斷進行自我提升,主動學習新的知識和理念,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英語+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在鐵路高職院校對外交流合作中起到溝通橋梁作用。其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國內外對鐵路雙語人才的需求缺口將會越來越大,一支優良的英語+專業“雙師型”隊伍將對學院的雙語育人提供有力的人員保障。最后,英語+專業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對于教師自身的職業規劃有著重要意義,可以為鐵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提供一條既適用于自身又與學校發展相適應的新路徑。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具有語言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然而,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只負責大學公共英語教學,對本院校其他專業性強的學科則是一知半解,甚至知之甚少。因此只有找到高職英語教師現階段在職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找準改進的方向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英語教師與鐵路高職院校發展不適應這一現狀,從而為鐵路高職英語教師的外語+專業“雙師”發展提供幫助。
二、鐵路高職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
外語+專業“雙師型”高職英語教師作為新時代國際化鐵路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筆者試圖在調研訪談基礎上對以下問題做出科學合理的回答。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知識結構是否過于單一?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對自身發展滿意度如何?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科研水平如何?所在學校是否重視英語教師的英語+專業的“雙師型”隊伍建設?本研究選取了陜西省兩所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此次針對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調研發現的問題主要如下:
1.知識結構單一。本研究涉及的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大多畢業于專業的英語師范類院校,學歷從本科到研究生不等,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而且都接受過系統的英語教學培訓。英語教師雖然在大學期間涉及過其他專業的學習,但是幾乎都是和新聞、財經、外貿等文科相關的專業。他們對鐵路專業英語鮮有涉及,所以從根本上無法適應鐵路院?!白叱鋈ァ钡男乱?。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授課對象都為鐵路相關不同專業的學生,而鐵路高職院校的技術實用型特性就要求英語教師不能僅僅把授課局限在基礎的語言知識,還應該具備使用英語來講授相關專業知識的能力。這就對高職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具備外語+專業“雙師”型素質,既要滿足學生英語基礎的學習需求,又要把英語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從純粹的公共英語轉型為鐵路專業英語,從而為“一帶一路”倡議培養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2.缺乏發展規劃。隨著普通高等學校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如今已從技術型精英教育轉向為大眾型教育。高職院校在和本科院校招生競爭時處于劣勢地位,為了擴大招生,大多高職院校都參與到了招生改革當中,所以進入鐵路高職的學生大多數英語水平有所欠缺,自身對英語也缺乏興趣,此外,高職院校普遍更加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所以英語日趨邊緣化。另外,此次調研結果顯示,高職英語幾乎都是大班教學,教師教學量大,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很難在教學中獲得職業成就感,長此以往很多高職教師極易產生職業倦怠感。英語教師幾乎每天都要應對高負荷的英語教學,很多院校也將職稱與其他校內事務掛鉤,例如一些行政工作和學生工作,此外還要面對各種考核,以上種種會導致英語教師的工作熱情日漸趨微。當面對種種壓力,再加上缺乏外在支持,而自身又因為英語專業發展驅動力不足而無法調節時,就會產生沒有積極性、焦灼不安等諸如此類的消極情緒,也就會出現所謂的職業倦怠。再者,鐵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大都是女教師,除了日常教學事務以外還要在家庭中投入很多精力,所以在這些壓力下,英語教師普遍缺乏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3.科研水平薄弱。調研顯示,講師職稱在鐵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中占到了80%,是英語教學的主力軍。講師職稱的英語教師承擔的課時工作量普遍較高,每周基本課時量都在12-20節之間,年均達到400節左右。相對繁雜的教學任務占據了高職英語教師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再加上大多數高職院校規定評職稱必須和一定的行政和學生管理工作掛鉤,這些消極原因讓鐵路高職英語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投入到科研和參與到其他方式的自我提升中,長此以往,他們就忽略了教學研究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例行公事的日常教學占據教師大部分精力,導致教師缺乏教學反思和實踐總結,這就進一步反作用于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目前,高職院校大部分英語教師從本科畢業以后就走到了教學崗位上,很少一部分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取得了碩士學位,但是相比全日制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他們的科研理論和科研方法都相對較弱。高職英語教師的科學研究大多局限在教學改革和實踐性教學,而這一類課題本身創新難度巨大,所以在申報課題和發表高質量論文方面更是難上加難。英語教師花費時間進行科研,卻往往因為難度而半途而廢,這嚴重打擊了英語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事實上,良好的科研水平對教學是具有反哺作用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積極性的缺乏對教學來說也是貽害無窮。此外,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師的重視程度較弱,對教學和科研團隊的建設也不太重視,甚至其他專業的教師也認為英語教師處于邊緣位置,認為英語教師的作用僅限于英語教學,所以教師之間沒有形成積極的團隊合作氣氛。以上這些因素都不利于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4.學校重視不足。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師的重視程度也是本次研究的重點。調查顯示, 鐵路高職院校大部分都重視本校鐵路專業的發展、專業建設、技能大賽、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教材開發等用來評價學校、能直接決定學校未來的硬性指標,所以對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建設也大力支持。相對而言,英語教師隊伍的 “雙師型”建設卻顯得乏力許多。英語教師英語水平較高,但是本身沒有多少機會接觸鐵路相關的理工科專業,更沒有深入鐵路企業學習的機會,比如掛職鍛煉、專業培訓和企業實踐等,高職院校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遠遠不夠。因為英語教師能為企業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作為純粹的學習進修者,企業也不愿意接受英語教師進行實踐學習。目前英語教師的培訓進修主要集中在英語教學和理論學習方面,相關政府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國家級培訓和各省市培訓中英語教師的名額往往也只占很小比例,國內外訪學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鐵路高職英語教師英語+專業的“雙師”化發展主要依靠英語教師本身,所以在缺少高校指導和支持的情況下,很難取得良好效果,難以為“一帶一路”倡議培養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三、結語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一定要向國家發展戰略看齊,這樣方能為我國戰略發展、實現民族復興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緊跟國家發展方向,積極拓展自身專業知識結構,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將英語和專業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努力適應這一倡議人才培養要求的同時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彥鵬.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素質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2]許澤芳.“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4):64-67.
[3]李儒銀,歐紅玉,孔凡鳳.高職院校復合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61-63.
[4]張舸,王亞.“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2(3):112-113.
[5]范琳,楊杰瑛.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及應對策略探究——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J].外語教學,2015(3):44-49.
[6]楊希燕,楊澂.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24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