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由于聽力文本解讀的一些問題,使得聽力文本沒能真正發揮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機械地、按部就班地進行淺層面的信息處理,因此,課堂教學沉悶、效果不佳。對于文本解讀,首先要了解文本所涉及內容、重點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什么樣的信息?以形成對文本全面客觀的總體認知。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對文本進行認真細致地逐層分析、獲取其中信息和要點,再結合各層段的深入分析,以達到對整個文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本文以初中英語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2Topic3 Section A 3a&3b 為例,分析如何進行聽力文本解讀并配以相應的教學活動設計,以求提高聽力的實效性,進而通過聽力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關鍵詞】聽力文本處理;解讀聽力文本;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陳燕花,福州市華僑中學。
一、英語核心素養及新課程標準對聽力及文本解讀的說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聽歸為理解性技能,從語篇的層面要求學生通過聽能從語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觀點,理解語篇要義;理解語篇中顯性或隱性邏輯關系;把握語篇的來龍去脈及抓住語篇中的關鍵概念和關鍵細節等。語篇是“語言形式所承載的內容”和“承載內容的語言形式”的統一體。文本解讀就是對教材上的語篇內容進行分析,完成對文本信息的解碼和再編碼的過程。聽力課的文本材料也是語篇的教學內容,只不過學生是通過“聽”這一輸入渠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一系列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化、加工,并結合已有的知識,逐漸建立起全新的知識結構。最后還要加強課堂教學與平時技能的培養訓練,這樣就使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同時也發揮了能力,更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方式、文化意識及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聽力文本處理的現狀
在初中英語的實際教學中,由于課時緊,教學任務重,很多教師在處理書本上的聽力材料時大都是放兩三遍聽力錄音,然后要求學生完成一下書本上的聽力習題,至多也就是把聽力文本里面所包含的語言要點抽出來講解一下,簡單地把聽力文本當作語言學習的文字材料,而很少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從語篇的層面去解讀聽力文本。因此,所設計的教學常常忽視了文本的主題意義和主題情境,忽略了在文本解析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就只能在脫離主題語境的情況下機械地識記和操練一些詞匯、句型和語法等表層的語言知識,沒法形成相應的思維品質以及必備的學習能力。因此,聽力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語言和建構意義。
眾所周知,教師文本解讀的水平決定著教學設計的效果,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體驗的程度、認知發展的維度、情感參與的深度和學習成效的高度。
三、如何進行聽力文本的解讀
由于課堂教學中聽力文本的解讀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一些很好的聽力文本沒能充分發揮利用,教學過程機械、單一、沉悶。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提不起興致,以至于浪費了課堂的寶貴時間,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亟需改善。文本解讀要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指引下以語篇為單位,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在整體感知和理解的前提下進行分層、分步的細致分析,再整合各局部的分析,形成對文章全面的、透徹的、深入本質的認識。接下來,筆者以初中英語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2Topic3 Section A 3a&3b 為例,嘗試用“What—How—Why”框架來進行突破。
What 是在語言層面解讀文本的主題以及文本的主要內容,該教學案例是一個由10個話輪構成的聽力材料文本。教學文本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文本主題是人與自然以及有關環境保護問題。對話內容為5個同學討論有關垃圾循環利用的一些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廢棄垃圾哪些可以循環使用;哪些可以重新利用;哪些是應該減少使用。針對這一話題,同學們都各自發表了自己的不同觀點和看法。在話輪1中因為Kelly是一個環保人士,所以Kangkang 向Kelly 請教有關垃圾循環使用的一些信息。話輪2中Kelly反問Kangkang知不知道生活中哪些垃圾可以循環使用。接著指出,垃圾循環使用有利于保護環境,并提出了生活中的廢棄塑料袋、可樂瓶、紙杯、報紙、玻璃杯等不能隨便亂扔,因為它們會污染破壞環境。 接著,Kelly又指出哪些垃圾可以被循環使用,哪些可以重復利用,哪些應該減少使用。話輪3-9是幾個同學針對Kelly提問的回答。話輪3Kangkang認為,我們可以重復使用塑料袋。話輪5 Maria說,我們應該循環使用紙杯。話輪6中Kelly糾正了Maria的觀點,指出我們應該盡量減少使用塑料杯。話輪7中Jane指出,可樂瓶可以被循環使用。話輪9中Kangkang, Jane 和Maria都懂得了報紙和塑料瓶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因此,話輪10中Kelly說,這樣Kangkang, Jane 和Maria都成了環保人士。
How 是在語篇層面解讀和分析作者怎樣表現這些主題和內容:該教學案例中作者通過Kangkang向環保人士Kelly請教的問題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recycling引出本文的話題。接著,Kelly通過具體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廢棄垃圾,讓同學們學會垃圾分類處理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等問題。最后,讓同學們知道了哪些垃圾可以被循環使用,哪些可以重復利用,哪些應該減少使用,讓大家都成了環保人士。話輪與話輪之間環環相扣,緊密聯系。
Why,是指從立意層面對作者的寫作目的,即文本的育人價值進行解讀。該教學案例中作者旨在通過聽力文本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四、基于聽力文本解讀的教學設計
基于以上文本解讀并結合我所教的學生的學情,筆者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活動。
I.? Pre-listening
1. 通過呈現一些地球污染的照片(The earth is crying),提出問題:As a student,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save the earth? 從而引出the three Rs: reduce, reuse, recycle.
2. PPT上呈現一些生活垃圾的圖片,提問:Which can be reduced, reused or recycled? 讓學生在沒有聽力之前憑自己的知識儲備對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設計意圖:復習與本話題相關的詞匯和句型,激活已有的知識背景,同時為學生提供再次學習的機會。帶著繼續探究的興趣和老師、同學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II. While-listening
Do 3a on Page44.
(設計意圖:學生在聽錄音之前先完成3a 練習,激活其背景知識,預測聽力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帶著問題聽聽力文本的聽力策略。)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heck the answers in 3a.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information.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從聽力文本中獲取有關做好垃圾分類,解決環境臟亂的具體信息,提高學生注重重點信息的提取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儲備語言信息。)
Answer the questions;
Who are the speaker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3) What rubbish can be recycled?
4) What does a greener person mean?
5) How to be a greener person?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一個個層層深入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去提取聽力文本信息,然后對聽力文本進行深入的解讀。在教師的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與聽力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學生的思維也不斷地向文本的更深層次推進。經過對聽力文本的深度加工和重新建構,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力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得到培養和提升。)
五、結語
教師只有在充分解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和要求,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先自己深入解讀聽力文本,然后根據對文本的解讀和理解去設計教學活動,才可能有效引導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與技能,領悟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深層含義,批判性地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觀點,獲得新知識,建構新概念,從而將語言學習與意義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張秋會等, 2016)。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師對同一文本的解讀視角與方式可能都不一樣,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以哪種方式進行解讀,教師都應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框架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去思考、去研究。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文本解讀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入門,同時還要加強平時的聽力文本訓練,鞏固學生課堂上的學習內容,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為有效,并且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相應的學科知識、學習技能與學習策略,最終形成終身的學習能力,逐步形成和提升符合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需要的價值觀念、必備品和關鍵能力這一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ELT, 2007.
[2]陳琳.辯證實踐外語教育途徑[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3]胡壯麟,朱永生,張得祿,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4]皮連生.教學設計(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王薔,胡亞琳.英語學科能力及其表現研究[J].教育學報,2017 (2):61-70.
[6]徐玲.討論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體閱讀策略[J].文教資料, 2015(4):175-177.
[7]張惠敏.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鏈的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33-37.
[8]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11-16.
[9]徐玲.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體閱讀策略[J].文教資料,2015 (4):175-177.
[10]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6(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