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燦
摘 要:伴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滲透,廣大教育工作者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物理在初中學習階段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物理知識相較于其他知識比較抽象,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障礙和偏差。再加上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會要求學生大量“刷題”,學生會對物理知識產生抵觸情緒。因此,物理教師可以多個角度切入教學,借助深度學習模式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文章對當前物理教學現狀和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重要性進行簡要論述,在此基礎上,文章重點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運用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深度學習;運用策略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積極建構,掌握知識的深刻含義,有效提升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主動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刻認知,以此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一、 當前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經常會采用“灌輸式”教育,單一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要求中,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的教學思路,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阻礙作用。除此之外,盡管教師已經學習了新課標理念,但是仍然有一些老教師固守成規,遵循著課堂由教師主導的思想,所以導致合作學習環節、自主分析環節等過于形式化,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期待用這些環節聊天,從而在根本上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種種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依然是淺層學習,學生并不能真正地體會知識的本質,并且不能踐行知識情感價值觀,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性成長。因此,教師需要深入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有效應用深度學習模式,將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體,自身成為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真正的鍛煉。
二、 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新時代的社會環境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學好課本知識,更要有自主思維、自主探究,以及實踐動手等各方面的能力。深度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已經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主探究物理中的現象。實踐證明,學生通過深度學習模式學到的知識會掌握得更加牢固。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機械化的背誦和刷題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教師需要制定恰當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領悟知識的深層含義,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高階思維。初中物理學科有著一定的特殊習慣,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全新的學科,所以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尤為重要。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深度學習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并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三、 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運用策略
(一)制定單元目標,完善課時學習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文化知識達到一定的程度,更要求能夠掌握一定的技能。因此教師在運用深度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思想意識,給學生自主成長的機會。注意學生習慣以及思維方面的培養,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每個單元之前,學習目標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可以針對整體課程進行課時分布,明確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部分,輔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確保學生能夠保證扎實基礎,穩步前行。
例如:在學生學習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力和機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本單元的重點做合理分析和制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本單元內容的重點,所以教師可以在講授“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之前內容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應用知識為學生作為課堂引申。在學習了《探究滑輪的作用》之后,教師可以將“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作為課堂導入的復習部分,加深學生學習遷移的能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此提升整體學習的有效性。系統化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條理清晰的物理思維,所以教師在運用深度學習模式時教學內容的制定十分重要。
(二)合理制作微課,突破重點難點
在物理深度學習模式中,微課教學可以成為很好的輔助工具。從現實背景來看,信息化教育手段能夠為教學活動提供很大的便利。初中物理課程中有著很多抽象的知識點,初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所以課堂的學習時間會讓學生無法將知識很好地消化。微課能夠有效促進深度學習的發展,微課本身具備短小精悍和主題突出的特點,學生隨時隨地對重點難點進行攻破,在反復性的學習中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從而實現高效深度學習。
例如:在學生學習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之前,教師可以將本節對應的重點制作成微課。蒸發和沸騰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對應的探究實驗過程瑣碎,學生在學習過程很容易出現遺漏,所以教師可以將這些相關的抽象內容制作成微課講解。教師在微課制作中可以從多個角度中引導學生通過探究視頻了解液體沸騰的特點,通過多個對比圖像的實驗數據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認同感。教師將本節的基礎知識整合成預習視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或者在課下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這樣的學習模式會將知識系統化,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視頻中會越來越喜愛學習物理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插入相關的生活情境,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后續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以此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物理順利的走向社會。
(三)鏈接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初中物理給很多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物理學科中有很多瑣碎的知識點,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精力時間去學習,學生會對這些繁雜的知識望而生怯。從教學目標上來說,初中物理教學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物理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并且運用到實際生活,所以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找到物理知識背后的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物理知識的價值,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