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青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的過程中,采取何種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升,成為當前新課改的重要任務之一,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力的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較大的幫助,因此被廣泛地運用至學科教學實踐中。文章重點分析初中政治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結合著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分析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原則,制定出科學的策略,確保教學成果得以鞏固,達到理想化的成效。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政治;運用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相對有效的學習手段,積極地組織學生參與到小組交流活動中,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多發言的機會,確保學生可以積極地鍛煉自身的能力,學會交談,拓展思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能夠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現實的問題,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交流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的才華盡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掌握提煉語言的技巧,提升語言的表達能力。交流就是心靈的交融和共通,屬于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能讓個性更加張揚。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很多理論內容的學習需要學生的積極溝通,只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才能讓學生的智慧集中到一起,由此進行適當的歸納和總結,保證強化有效的合作和交流,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
一、 合作學習的本質概述
合作學習的主體組織形式為學習小組,通過將教學動態因素視作重要的標桿,堅持著相應的導向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借助于教學因素的有效互動,將小組成績視作評判的標準,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達到理想化的學習目的,完善策略體系以及教學理論。合作學習的源頭就是社會心理學家針對學生團體動力影響展開的研究,同時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不斷發展而來的合作學習模式相結合,近十年的時間里,其逐步地衍生為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現已被五十多個國家運用至中小學教學實踐中,因為不同國家對于策略的理論理解和實踐方法存在著差異,所以出現了較多的分支,某些以掌握技術和基礎概念為基本目標,在方案設計方面趨向結構化,還有些則是以學習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為目標,側重于非結構性課堂活動。合作學習重點表現為學生座位形式轉變,分析其本質,主要是借助于橫列式到圍坐形式的變換過程,讓學生樹立起互幫互助的信念,在以往個人學習的基礎之上,學會相互激勵和支持,由此實現團隊共進的目的。教師也是其中的一員,需要做好合理的引領,通過分析小組的表現,讓他們獲取應得的獎勵。
二、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價值
(一)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通過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合理地運用至教學實踐中,使得傳統的教育形式加以轉變,突破了以往師生間的界限,塑造了師生平等的關系,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自由和舒適的環境之下自主地學習,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激烈的討論和交流中,迸發出思想火花,運用答辯的方式,辨明是非。
(二)積極轉變學習的狀態
通過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合理地運用至初中政治教學中,使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得以轉變,學生的地位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到知識獲取的過程中,真正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并應用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習的興趣,彰顯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分組原則
學習小組的劃分通常是根據組間的基本水平加以分析,只有組間水平相近,才能更好地實現共進。組員各自的差異明顯,需要教師根據班內的實際情況,對小組進行科學的劃分,存在矛盾的同學堅決不能分在一組,需要依照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加以調整,確保小組合作成效更加明顯。初中政治教學中,小組的人數多是控制在4~6人,人太少不利于合作,人太多合作效果會受到影響。每組需要確定一名組長,需要其彰顯出組織能力,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對于學困生而言,應該由優秀的學生積極地幫助,使其逐步擺脫學習的困境,以此也可讓優異的學生更加自信。在具體的合作中,小組成員還需明確的分工,每位學生均應該擔任特定角色,如操作者和報告者等,小組角色需要合理的輪換,強化有效的互動。
(二)團隊建設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便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實踐以及操作等過程,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在課堂上真正彰顯出自身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之中,學生們的學習方式更能滿足心理需求,當其中一個學生發言的時候,其他學生會聚精會神地聽著,他們除了觀察學生發言的狀態外,還會獨立思考,由此產生共鳴,表現出明顯的參與積極性。小組組長一般會對活動展開合理的組織以及分工,尤其是課堂發言需要遵循特定的紀律和標準,按照既定的安排,合理闡述自身的觀點,當其中一位同學發言的時候,其他成員應該認真思考,在別人闡述完畢,才可表達自身的觀點。在一個小組中,不能刻意地強調學習成績的優劣,這樣極易影響到團結與協作,每一個成員都是小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應該榮辱與共,形成強大的合力。小組屬于團結合作的集體,借助于集體的力量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整個集體中的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為同一個目標前進。
(三)人人參與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只有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欲望,才能更好提升課堂的基本效率,確保教學的成果得以優化。若是課堂教學中缺少了學生的參與,則無法彰顯出他們的主體地位,整個課堂也會成為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從而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成果。需要及時鼓勵學生參與到相應的行動中,真正通過人人參與的過程,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的實踐,由此依照自身所學的知識探討新問題。初中政治教學的內容多是理論,這就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能夠讓他們真正通過自己的行動解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勇敢地表現自己,實現個性、能力的多重展示,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