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鴻英
摘 要:財經類高校主要的專業設置都與金融相關,是培養我國金融人才的主要場所。故深入分析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推行課程思政的特點與必要性,并提出課程思政要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觀點。同時結合財經類高校的專業課程教學現實,探討了在推行課程思政過程中的主要策略,力圖為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進行有效融合提供理論指導與現實依據。
關鍵詞: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02
財經類高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往往更加側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學習,認為思政教育僅僅是輔助性教育,對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沒有科學的認識,實際上加強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是值得重視的研究方向。
一、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推行課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職業誠信
財經類的專業學習不僅要教會學生未來工作的技能,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更要讓學生明確職業道德的要求,清晰職業紅線,對自己的專業職業道德有充分的認識,這就離不開課程思政的推行,只有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才能針對性地對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進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讓學生提高認識,遵守行規,時刻以堅定的政治立場與職業道德來約束自己。比如教師在教學“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需要對會計服務的對象進行詳細的介紹,對財務會計主體進行確定,使學生可以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對自己未來從事的工作更加向往和熱愛,自覺認真遵守相關的職業規范。
(二)法律法規
財經類的專業學習離不開對相關政策與法律的了解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讓課程思政能夠滲入在學生心底里,種下法治的種子,讓學生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要謹記法律法規的要求,絕不觸碰職業底線。比如在“初級會計實務”課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財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該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對業務進行準確核算,嚴格按照會計準則開展工作,對工作更加嚴謹、認真,培養良好的道德,從而在學生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職業觀。
二、課程思政要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一)豐富教育形式,拓寬教育視野
為彌補平日大學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凝聚共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思政素養,就要豐富課堂教育形式,組織學生加強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靈活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學習,除了課堂授課之外,還要發揮智能手機、互聯網的作用,利用多媒體為他們發送相關信息,滿足廣大學生學習需要。要靈活采用案例分析、合作學習、視頻播放等形式,為學生傳遞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料,激發他們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撰寫心得體會,深化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有效指導自身行動,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教師在進行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擺脫單純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教育的單一方式,而要積極創新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新穎化,通過校內活動、課堂作業、課堂實踐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不再單一被動地灌輸理念,而是將這些理念內化成行動參與考核。教師在進行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提供學習案例,讓學生產生內心的震撼,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二)課程內容延展,拓展出課程思政切入點
隨著當代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與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寬,各種不同的思想和言論通過多種方式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用戶,也是當前互聯網中互動參與度最強的群體之一,其思想活躍度與創新性都非常強。在專業課程內容延展的過程中,要注意與時俱進,提高思政教育的時代感,防止學生出現厭倦的心理情緒。高職院校教師應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創新課程思政切入點,盡可能將現代思潮引入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切實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完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
調動學校多方面的力量,踐行全面育人的方針,將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的局限中解放出來,完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讓學生在學校的日常活動中同樣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可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的理念,并在日常實踐活動中踐行與貫徹,同時又將在實踐中產生的疑惑與問題,帶回到課堂上,使課堂教育有了現實的指導意義。這種良性的循環,可以有效地調動高校內各部門、各學科的參與積極性,有效地完善思政教育的全面性與系統化。
任何學習都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中,德育教育也同樣如此。學校要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通過與各種人群的溝通與交流,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到自己的力量與自己的責任所在。以“經濟法基礎”課程思政為例,首先要在課堂上融入課程思政。將“經濟法基礎”經濟法律知識和馬克思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針對具體案例進行講解,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問題,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其次要在課下實踐融入課程思政。學生利用課下實踐舉辦與“經濟法基礎”有關的實訓內容,比如觀看法制節目、舉辦經濟法案辯論比賽等,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強化綜合素質。
三、在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中實行課程思政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