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花
摘 要: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采用靈活的課堂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真正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的特點,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34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平臺,所以在學生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節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師應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必須認真分析問題,優化和總結真正適合學生發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滯后,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后,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滲透到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標準》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當前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來看,仍有一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強調學生的成績,課堂教學仍以“題海戰術”為主。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不僅會逐漸下降,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忽略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
素質教育理念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是部分教師卻錯誤地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想為學生灌輸較多的知識,從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被發揮出來。由于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較為呆板。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非但無法有效實現,課堂教學效果也難以保證。
(三)理論脫離實際,學生無法有效理解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
因為數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將數學知識寓于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進一步了解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有效提高其數學學習的應用意識。但是,由于當前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壓力大,部分教師與家長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僅僅是為了完成所謂的練習,進而在具體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殊不知,正是由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生活內容相脫離,理論脫離了實際,使得學生片面地認為數學學習就是為了取得高分,無法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數學學科。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不充當“死讀書”的人。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其日后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氛圍沉悶
就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往往為了趕進度、完成任務、提高所謂的課堂教學效率,直接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單一、片面,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大多在教師的直接講解中度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枯燥,非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大大削弱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致成為當前影響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因素。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嚴格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指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傳授學生知識,也應當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此外,教師應當不斷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明確自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有所思考,不斷開闊思維,使其課堂學習得到延伸,進而顯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不斷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不斷學習的驅動力。在學習數學學科時,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對周圍一切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但是又無法長時間對同一事物保持較高的注意力。同時,數學本來就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若想真正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必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有趣之處,不斷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思考,并參與到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實現其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三)不斷豐富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的數學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相應的內容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同時,數學教師要引導每位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于相對抽象的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刻,自身的課堂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