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風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的理念影響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需要教師以提高學生信息技能以及引導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處理一些簡單問題為教學目的。在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之上,教師們便需要將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拋棄,以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教學,以此來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信息技術 ?現狀 ?策略
在我國新課改的影響之下,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也逐年明朗,教師們也明白需要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為目的,讓學生們可以在生活實踐之中,學會關于信息的獲得,加深及其管理,并且能夠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與信息技術互相融合,尋找出問題的解決方式,并且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在學生對于知識進行信息技術的探索時,使學生可以對于信息和信息采集的過程,方法,結果分析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感知能力①。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時,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交流,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科學健康地將生活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
一、信息技術課程的意義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標準有著非常嚴謹的理論基礎,它和我國目前新課改的信息技術標準是非常重合的。新課程理念可以說能夠引導未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未來,也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是息息相關的。信息時代的發展更新也讓教育事業中信息技術課程得到轉變,在這個過程之中,全面發展學生信息素質已經成為我國目前不可或缺的部分。信息素質之中不是單純的包括信息的處理方式、問題解決能力,其中還包括通訊教育與信息的傳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目的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將高中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增強,讓學生經過學習這門課程,提升自我的信息獲取、教育、解決問題等能力,讓其感受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開拓學生們的思維發展,及自我動手實踐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及其問題
1.課堂教學條件不夠優越
因為我國在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有著較大差異,每一地區的學校在教學的用具上的投資也是有不同的方式。在城市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多媒體技術教學已經相當普及了,在信息技術教學這方面也非常重視。而對于偏遠山區或者農村地區,計算機還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買得起的,很多這些偏遠地區也是無法將計算機配備到各個學習之中來進行信息化技術教學。除此之外,還有較多學校雖然已將計算機配備起來,打造出了屬于自己學校的機房來達到信息化技術教學的目的,但是因為計算機的設施過于老舊,已經無法追趕上當今電子設備快速發展的今天,所以計算機維護的不夠及時,硬件不能得到按期的更換,是直接影響信息化技術正常教學的②。
2.教師水平及學生基礎存在差距
在如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之中,有一部分任課教師也對于計算機是一知半解的狀態,他們自身都沒有做到將信息化技術熟練地運用,只是單純的知道一些電腦的皮毛知識,在進行課堂實踐授課時,只能將教材中所提到的內容進行枯燥無味地復述,無法達到信息技術教學最開始的研究及教學目標。除此之外,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很多家庭已經備有電腦,很多學生都是從小便開始接觸電腦等不同的信息技術產品,對其的操作運用都已經十分熟練,這些學生所具備的信息化技術知識儲備甚至已經超越任課教師。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從來沒見接觸過電腦等不同的信息技術產品,這便導致他們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時變得非常茫然。因為有這兩個關鍵性問題,導致很多已經對信息技術知識熟悉的學生無法學習到更多信息知識而喪失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再加上教師水平限制,也無法將真正的信息技術操作傳授給那些一知半解、從未接觸過信息技術的學生們,使其覺得學習十分費力,從而也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
3.課堂教學手段單一,理論與實踐不能并進
以往教學模式已經完全不適用于當今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了。信息技術教學這門課程是要求學生將理論和實踐互相結合的,而以往的教學之中教師會把關注點更傾向于理論知識之中,這樣導致學習內容不僅乏味又無法讓學生將實踐進行融合,使課堂缺乏趣味性和實用性,無法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出來,使絕大部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喪失了學習下去的興趣,所以這也使信息技術課程處在了一個高中階段略微矛盾的地位。最后,信息技術教材的編排內容也并不那么合人心意,其內容更多的是文字的相關介紹,并沒有對于軟件應用等問題的解析,使整本教材的內容不夠完整喪失了生動性。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研究
1.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采用自主研究課堂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教學這門課程與高中其他的科目相比較,是有著較多理論知識和難以理解的名詞的。想要讓學生完全掌握這些專業術語,單純地靠教師在課堂之中的講解是不會有作用的,學生往往只會覺得枯燥無味,同時也無法將其刻在腦海中。可能還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網絡這方面知識時,接觸到了硬件設備,例如中繼器,交換機等等,因為該設備有著很多相似性及連續性,學生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和辨認,學習起來的接受程度也就變得非常低,這便需要教師將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運用自主學習探究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使課堂之中教學模式得到改良,使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增加,提高信息技術教育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③。
教師們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將與當堂課內容相關的精彩的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然后告訴學生們這些他們在經過學習之后也可以做到,然后讓學生自己對感興趣的網頁視頻進行瀏覽,仔細觀察其中所存在的內容。當學生對于瀏覽網頁產生疲倦時,引導學生進行自己制作網頁,并在教師的協助之下在因特網上發表。
在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知識講解后,可以以某一主題來引導學生開啟一場網絡的研究運動。學生通過自己在互聯網上進行搜集制作網頁是素材,并且將學生進行分組,發布任務建立出獨立的網站并進行在班級展出,引導學生在制作網頁的同時充分地將互聯網上的資源進行運用,靈活是使用網絡通信功能進行討論。著這個基礎上,很多學生在經過自主研究收集以及和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合作之后,不僅僅是能夠將網頁制作的知識全面了解,還能夠自我實踐的制作出很多不同的網頁,開拓思維,以此來達到信息技術課程真正的教學目的。
2.提高教師本身水平,做學生在學習道路中的領航員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相對比其他高中科目,更為明顯的特點之一便是知識的更新換代非常快。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教師們也需要將自身的水平不斷提升,及時學習新的知識,將知識結構更新,以便更好地為學生進行授課。
俗話說,教給學生的是一碗水,教師便需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需要擁有將自己水桶里水倒入學生碗里的能力和方式。擁有了這樣的方式與能力,即便教師只有一碗水,也可以將這一碗水一滴不漏地傳遞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觀念更新換代,嚴格按照新課改理念進行課堂授課,并且了解其他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水平,提升教學效率④。同時,引導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時,遵守法律,明確道德,使學生們樹立互聯網社會之中的正確三觀。從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要求中我們可以讓教師放棄以往的教學模式,運用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的理念之下進行實踐,對于新課程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學加深探索,來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3.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學習平臺
信息技術所蘊含的內容極廣,涉及了多個方面,其中包括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溝通等,在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之中不會將這些所有方面進行學習,只會對信息技術核心的關鍵內容進行學習,學習了核心內容與技術之后,便能夠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扎下堅實的基礎。教師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條件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關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信息環境的創造不只是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創造,其中還包括信息技術理念的建立,讓不同的力量都參與進來,教師對高中生進行引導,使其參與其中,讓學生可以安全,健康的運用信息技術。
4.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之中教學,需要教師將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目的進行結合,這樣對于學生是否能夠主動地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將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提高。在教育界常說的一句話:教無定法。我們平時所說的教育方法例如演示法、教授法等都可以和教學目的融合起來,以此來提高教師在課堂之中的教學成果。
信息技術課程的任課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優勢利用起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具有指導、學習、發布作用以及互相借鑒的網絡教育平臺,運用網絡信息的更新,將技術教學的過程充分優化。
教師們就自身的授課特色與課堂實踐進行融合,創設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網絡平臺,在平臺之中為學生們創設一些模塊,例如:教學指引,作品鑒賞,信息共享,任務發布,提示方法,學習感悟等,并且對于不同的模塊進行不同的網頁制作,以此來加強學生們視覺沖擊,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知識,提高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興趣。
結束語
高中生們如果僅僅只是單純地靠教師在課堂之中的要求來進行學習知識,是不能夠感受到信息技術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的,也無法自主研發出屬于自己更有效的學習方式的。所以,教師們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之中,要不停地對自身的水平及教育方式進行改變創新,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之中逐步地深入和實踐,對于學生借助不同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之中的疑點難點進行更深層次的解析,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課堂氛圍之中真正了解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以及學習信息技術為自身提高所帶來的效果。這才是新課程背景中信息技術課程想要為學生學習帶來的教學效果,教師們應當以此為前提開展教學,以期將教學效果最大化。
【注釋】
① 孫長遠.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微課程應用研究[J]. 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09):3-4.
② 郭紹海. 淺析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策略[J]. 科幻畫報,2020(08):225.
③ 焦恩龍. 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新探[J]. 天津教育,2020(21):99-100.
④ 牛冬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知識窗(教師版),2020(06):120.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