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維
【內容摘要】思維導圖主要指的是將各項知識點利用于知識框架圖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有效學習,還可通過顏色以及箭頭等的實際變化情況,對于不同分支所存在的關聯性,和重難點知識內容加以標注,并利用地圖這種形式表現出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這樣十分有助于降低初中生理解數學概念的難度,使其更為充分地吸收相關的數學知識及概念,從而保障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 ?數學概念 ?教學 ?運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傳統的“題海戰術”中剝離出來,就要打破固有教學思維,積極創造新型教學模式,做到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利用思維導圖將數學教材中大量零散知識點進行歸納梳理,延伸到點與點,線與線之間的直觀聯系,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成果。本文旨在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如何運用展開全面分析。
一、思維導圖及數學概念二者之間的聯系性
在新課程標準越發深入的背景之下,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學生對于本門學科的學習要求,并且,運用以往落后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也只能夠使得學生初步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點,而難以獲得深層次的掌握,也不利于促進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在此情況下更別提培養其發散思維以及理解能力。對于上述問題,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以及教學的現狀來探尋更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如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向學生充分展示相關的數學概念,從全局著手,把控不同數學概念,明確導圖的關鍵詞,使思維可向四周發散,這樣就能夠使得和思維導圖之間存在關聯的數學概念能夠獲得良好的歸納以及總結。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
1.以思維導圖歸納數學概念整體性
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多是進行板書書寫,學生只是被動地進行公式定理記錄。面對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有些學生只是單純地死記硬背,缺乏對數學概念的歸納和分析,沒有有效地將數學概念串聯成一個整體。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缺乏自信心,學習效率低下,考試成績下降等。為此,教師將思維導圖模式引入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將數學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點以層次分明的整體形式羅列出來,以每個數學知識點為基礎,向四周進行發散。例如,以初中數學《幾何圖形》舉例,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四邊形等,都屬于幾何圖形。在學習幾何圖形這個數學概念時,教師可以設置幾何圖形為中心詞,在確定的知識點中心上,向四周進行思維發散,直到將本章內容重點數學概念羅列完整。面對幾何圖形的思維導圖,學生還應補充分支數學概念。如立體幾何圖形,初中立體幾何的學習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不僅要學會看圖,還要學會畫圖。學生在進行思維導圖補充時,可以選擇樹狀圖、氣泡圖、橋狀圖等,學生從自身喜好出發,選擇最適合自身學習的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歸納總結。
2.以思維導圖提高復習高效性
調查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合理的梳理,便于學生復習鞏固,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專業知識印象,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那么,學生應如何快速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架構?又如何在大量數學概念中迅速找到對應知識點?這些都是值得數學教師和學生去深入思考的問題。在平時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模式引入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為學生數學復習、知識鞏固提供方便。以往學生學習中,只是單純片面地記住數學公式定理,時間一長,大量知識點復雜地疊加在一起,難免造成學生學習思路混亂,導致學生邊學邊忘,復習的時候找不到關鍵內容切入點,盲目復習,沒有明確目標。如果這個時候學生有一份明確的思維導圖,那么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一節課的所有知識點及關鍵數學概念,幾分鐘便可以掌握需要復習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節省了學生復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甚至一本書的知識點,幾頁紙就可以搞定。
3.以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發散思維
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固化束縛住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大大降低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不會發散思考問題,處理數學問題時思維死板,只會盲目地按照教師思路去解題,做不到獨立自主解決問題。例如在初中數學《軸對稱》教學中,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鞏固軸對稱圖形知識點的同時,可以思維發散到垂直平分線的運用。原因是利用思維導圖模式,將軸對稱圖形各個知識點梳理展示得非常完整,學生可以基于思維導圖提供的基礎,去深入探索研究,做出總結延伸,提高了學生數學核心競爭力。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善于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進行關鍵詞引導,學會將數學學習中各個知識點完美銜接在一起,不斷根據自身需求去規劃、改變,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基礎框架。
4.思維導圖為學習帶來省時性
數學作為一門嚴謹性強,邏輯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學習困難,甚至不愿意主動去學習。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家長過重以分數定論,忽略了學生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程度,尤其在復習考試環節,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意味著要在大量知識點中重新學習一遍以便加深知識點印象,費時費力,還要花費大量學習時間去重新總結思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消極心理,降低了學生學習效率。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快速理清各個知識點中相對應的聯系,迅速找到核心內容,省下了很多文字備注,不但節省了學生重新翻書找資料的時間,還加快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日后學習生涯發展、個人綜合素質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實現學生數學學習上的進步。
5.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
以往在開展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工作時,教師對于課前預習往往不夠重視,甚至認為概念性的內容僅需在課堂之中向學生直接講述即可。而若想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就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由于在實際教學之中易產生較多的問題,所以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需在課前先實施積極的規劃,使得初中生能夠在數學概念課堂之中始終追隨著教師的講述及思路,如此則會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具備方向性。對此,教師在實施系統設計的階段,就需結合于課堂教學的內容,做好預習計劃,再者也需為學生設計好數學習題,從而確保學生在學習數學新概念和知識點時能夠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加以學習,而不會產生茫然學習的狀態。預習是尤為關鍵的,初中生對數學新知識點之中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內容,能夠通過預習來進行提前的思考與分析,這樣則可將所存在的重難點知識實施合理劃分,以便在課堂學習之中逐一去理解相關的重難點知識,解除自身所產生的疑惑。對于初中生自身而言,也能夠提前確定適宜的學習目標,然后針對教師所設計的計劃內容,設計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計劃,如此則非常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學生在預習好相關的概念及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則能夠選擇此單元的重點內容實施更為深入且具體化的數學概念教學,通過展現于思維導圖的數學概念來深化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數學學科為全部學科之中對于學生的邏輯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要求均較高的一門學科,在學習本門學科的知識時,不僅要促進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務必要確保其更為充分地理解復雜性的概念,而概念即為深入理解基礎知識內容,隨后貫穿至實際章節之中。
6.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概念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對于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要求也愈來愈多,而其中的一項重要要求即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就實際情況來說,因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具備很大的困難程度,因而不少初中生均不愿主動投身至數學概念的學習之中,更不能夠確保自學活動開展的有效性,通過教師的觀察,能夠發現不少學生即便投身至了自學活動之中,那么在參與此項活動時的自覺性以及主動性也均較差,甚至是未能進行自主學習,更為注重娛樂,而在此情況下,勢必不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針對上述情況,如能夠利用于思維導圖,那么則可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概念,這主要體現在運用于思維導圖之后,能夠為學生的數學概念學習確定正確的方向,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的頭腦之中構建清楚的知識感官。因而說,能夠將思維導圖當作強化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途徑之一。
7.利用思維導圖標注概念的重要信息
為促使學生明晰重難點內容,那么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能夠在重難點的概念教學之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對于重難點概念的主要推導原理進行補充,還可利用相關的條件及方式來優化思維導圖的內容,這樣可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具備更為豐富的資料,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內容,也可幫助學生擺脫概念學習的瓶頸,如此則非常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以及數學學習能力,從而也能夠為初中生之后的數學概念學習做好一定鋪墊。由上述內容可知,利用思維導圖標注概念的重要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在進行《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數學概念教學時,對于本節課內容來說,重難點在于明晰射線、線段與直線之間所存在的關系,而在此重點之中卻包含了此單元之中的許多概念內容,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則能夠結合于此,合理設計好思維導圖,這樣則可使得學生充分了解射線、線段和直線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促使學生扎實掌握相關的知識概念,也唯有掌握好知識概念內容,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才會更為順利,也才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思維導圖模式已經廣泛用于學習生活工作中。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思維邏輯分明,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總結梳理能力,為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國家企業持續輸送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磊.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中對知識體系構建探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21(02):3.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羅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