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
【內容摘要】有效課堂是新課改下的新名詞,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教師們的追求,也是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應從“教”和“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只有“教”的有效、“導學”行為有效,學生積極參與,收獲多,能力提升,才是“學”得有效。因此,構建有效課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參與的熱情,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推動有效課堂的實現。構建有效課堂,運用“少教多學”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少教多學”,能提升學生對活動的參與感,使學生的興趣得以調動,提升學生的自主性,課堂教學效率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文章就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尋找“少教”“多學”的方法,促進初中數學改變低效現狀,提升課堂有效性的論題,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加以簡單論述,與大家分享“少教多學”、實現有效的可持續教學之路。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 ?少教多學 ?有效課堂 ?策略分析
素質教育實施了一些年頭,新課改也推進了二十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更是如虎添翼,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精彩。但是,對于“少教多學”的理念的運用和探索,還存在很大的空間,在中高考指揮棒不變的背景下,多數教師仍然在課堂改革上不敢放手,開放課堂不夠自信,致使初中數學教學停留在理念、口號和實際上不相吻合的特點,教學理念仍然亟待解決。
“少教多學”是新加坡整體教育改革的理念,也成為新課改下的主要教育教學理念。“少教多學”,其實質上是在“少教”的前提下,學生“多學”,成功的教學,不是“保姆式”“包辦式”的“多教”,也不是引導無力的“不教”,而是基于著力點的“少教”,從而“讓學于生”,是課堂模式轉變的精髓。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少教多學”,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這個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和探討,以期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一、設計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課前“多學”
預習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可以讓學生第一時間把握學習的重點,了解即將所學的內容,避免課堂上跟不上教學步驟的弊端。同時,預習也是“多學”的主要體現。有效的預習,也是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必要手段。這就要求“少教多學”的實施時,首先注重學生的預習。為了提升預習的有效性,教師應巧妙設計自主學習提綱,為學生的自主預習提供準繩。如《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時,可以設計下面的預習學案:
1.全等形的概念和性質:(1)概念:_____的圖形,就是全等形;(2)性質:全等圖形的_____和_____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1)由全等形的概念,可以推斷_____叫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兩個三角形中,對應點是_____、對應邊是_____、對應角_____;全等用_____表示;(2)兩個三角形全等,_____相等,_____也相等。
3.全等變換:(1)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其形狀、大小的圖像變換,叫作_____;(2)全等變換的方式有:____變換、____變換和____變換;(3)變換后的圖形____(全等/不全等);(4)翻折、_____和_____是圖形變換的基本方式。
如此的預習任務的設計,讓學生從概念、到性質、到練習,初步感知基礎知識,并了解知識的運用,初步構建知識框架,也了解預習中的難點,較之于簡單的閱讀教材,效果要好得多,故此,對于“少教多學”目標的實現,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設計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課中“多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實施“少教多學”的模式,更應注重課堂上的“多學”,應把學習探究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不是被動地聽、機械地練。為此,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復雜點和爭議點等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探究,讓學生自主構建、理清重點和難點、弄清楚疑點,從而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小組合作也是“少教多學”的最為簡單、最為便捷的渠道,小組合作學習,也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合作能力的提升。為此,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是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主要策略,是“少教多學”的根本保障。作為教師,應秉承“以學為本”的理念,“讓學于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升參與度,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如《三角形全等》中的“角的平分線的性質”以及“角的平分線的判定”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是教師給出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角的平分線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并對于性質定理的給以證明,然后,給出判定定理: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也給學生證明。如此的灌輸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提升,課堂上學生的“所學”也成為奢求。而如果教師改變這種“一言堂”模式,將學生合理分組,并提出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根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進行證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被動聽,而是積極參與到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課堂參與率,課堂教學效率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發揮教師導學作用,激發學生“多學”熱情
“少教多學”理念的落實,不是教師“不教”,而是注重“教”的有效性,也就是強調“導學”的有效性,有效的“導”,學生才能學得有效,才能“多學”。
教師的“導學”,首先應注重興趣的激發。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傳統的灌輸課堂上,氣氛壓抑,學生總會產生排斥感、厭倦感,學習效率低,教學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意識到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貫徹“少教多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如在課堂之初,巧妙的導入,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如《相反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玩“反口令”游戲,如教師說“站”,學生則“坐下”,教師說“大西瓜”,學生則用手比畫一個小西瓜;教師說“向西”,學生說“往東”等;也可以玩“猜數字”游戲,如教師說出“兩數和為0,而差是2”,讓學生快速說出1和-1;教師說出兩個數和為0,而積是-25,學生說出“5和-5”……在游戲的基礎上,從1和-1、5和-5等,讓學生觀察每組數的特點,從而引出相反數的概念。愉悅氛圍的營建,也激發學生快樂學習的熱情,提升參與的興趣,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升“多學”的熱情,教師的“少教”的“導學”很關鍵。提高導學的有效性,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也是不可小覷的有效途徑,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參與。如多媒體的運用、微課、微視頻的融入等,都可以活躍課堂,讓學生動起來,實現課堂的翻轉。如《函數》的教學時,首先用多媒體呈現出摩天輪的圖片,讓學生自主交流坐摩天輪的感受,部分同學沒有坐過的,教師可以讓他們展開想象,再給以言簡意賅地描述:當坐上摩天輪時,高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那么,這個變化有什么規律呢,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函數”。如此結合PPT進行情境創設,激活了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興趣之火。
課堂教學中,借助于多媒體,以其快捷等優勢,呈現重點的突破、難點的解決,呈現知識脈絡的思維導圖,出示大量的練習以及習題的解題分析、方法指導等,實現教師的“教為了不教”節省時間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推動課堂教學更有效。
四、注重課后鞏固環節,讓學生查漏式的“多學”
正確的學習過程是三個環節的緊密聯系: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讓學生“多學”,課前預習“多學”、課堂上“讓學于生”“少教多學”是關鍵,而課后拓展是課堂內容、課堂學習的延伸和運用,是對課堂所學的反思和強化,如果缺少課后的鞏固環節,學生的學習也會功虧一簣,因為,高質量的學習,查漏式的課后鞏固不可小覷,課堂的教學有效性與否,課后的復習、鞏固更不可忽視。如《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教學后,筆者布置學生一個實踐性強的作業:調查班級中任意8位同學的周練數學成績,并記錄下來,再估計一下平均分是多少,根據這個平均分進行探討,高出預估的平均分的記為正數,低于預估的平均分為負數,如預估平均分是80,其中兩位學生的成績是89和75,那么,就記為+9和-5,再采用兩種或者以上的方法,算一算實際平均分是多少,并比較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準確度較大。這個課外作業的布置,改變了“題海式”的作業布置方法,而是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需要出發,將鞏固和作業攜手,寓運算于實踐活動中,讓作業形式活起來。再如,“一元一次方程的運用”教學后,教師也可以留給學生實踐性、生活化的課外作業,讓學生了解商場打折銷售的過程。通過生活的深入、活動的開展,學生們對于教材中的打折銷售的方式的問題,認識更深刻。并且,學生深入商場,了解市場行情,對于打折促銷模式,記錄下來數據,運用所學的知識,再對廠家的經營模式進行分析,比較哪一家的促銷方式是最好的……這類作業的布置,既鞏固所學的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也發展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突出作業最優化,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不僅“多學”也“多用”,凸顯數學學習的價值。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能增強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學生思維力、創新力的發展。有效課堂的構建,就是要落實這些教學目標。教學中,教師應將“少教多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習數學的熱情,豐富教學形式,注重作業拓展和運用,促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錢慧麗. “少教多學”理念走進初中數學課堂的實踐嘗試[J]. 數學教學通訊,2019(20).
[2] 王月紅、王玲. 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05).
[3] 姬長東. 初中數學如何利用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4] 牛建玲. 初中數學如何利用“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