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羅佳興
摘要: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愈加強烈,健康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對標國際醫療先行區,針對我市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問題,提出打造我市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對策。
關鍵詞:健康產業;國際醫療先行示范區;博鰲樂城;對策建議
1.國際醫療先行示范區發展現狀
1.1博鰲樂城全球特許藥械先行區
博鰲樂城是首個國家級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擁有國家九項突破性優惠政策支持,通過審批后可同步使用國際先進的醫療新技術、新藥物、新設備。
在醫藥醫療領域政策層面上,博鰲樂城先行區具有進口藥械特別監管制度,臨床急需藥品可以帶離先行區,未獲我國批準注冊,向海南省藥監部門提出申請,審批速度由原先的27天-6個月不等壓縮到僅需3-7天。
博鰲樂城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首例突破100例,可用腫瘤創新藥、罕見病藥達100種,國人不出國門便可用上救命藥、放心藥和平價藥。該先行區目前已逐步打造眼視光、心血管、醫美、耳鼻喉、骨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代表性藥械產品有: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膠囊已被多部指南推薦為心血管高危一級和二級預防用藥。Rezum水蒸氣療法作為一種微創療法,八分鐘解決男性前列腺增生問題,5年的手術再治療率僅為4.4%,復發率低。作為早期病灶篩查的金標準的兩種試劑盒,胰彈性蛋白酶1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主要診斷、排除與胃腸病狀相關的胰腺問題。M2型丙酮酸激酶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檢測可實現超早期腸癌的發現,具有靈敏度高、假陽性低、不需要特殊飲食,定量檢測。
1.2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生命品質改善中心
愛樂活跨境免稅大藥房,博鰲一齡依托自貿港和先行區優勢政策,以快速、全球化的方式創新打造了生命養護特色O2O商城。構建“跨境電商+自營品牌+全球合作”為結構的服務內容,與“在線直播+互聯網醫院”構成完整的云生態系統。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集團和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聯袂打造博鰲樂城眼視光中心,將專科技術優勢與先行區進口藥品、器械政策相結合打造更多新產品,新項目。
通過科室共建、醫聯體合作,與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阜外醫院沈晨陽主任專家團隊、中國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董會卿專家團隊等國內著名醫院和臨床技術水平領先的醫療團隊合作,共建影像中心、心血管外科康復中心等重大、多發疾病康復中心。
海南一齡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法國克羅尚比德康復中心、梅迪麥克斯公司簽約,合作成立“博鰲中法康復醫學中心”。中心秉承“全程康復管理”的服務理念,將傳統中醫特色療法與國際先進康復技術、設備相結合,制定專業化、個性化生命品質改善方案。
1.3博鰲一齡醫院管理集團
博鰲超級中醫院是融合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療養、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教育培訓、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臨床示教、中醫特色醫療旅游于一體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基地,是海南省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海南省中醫藥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海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12月,正式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評審,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博鰲超級中醫院凝聚全國知名中醫院和中醫藥大學的智慧力量,在內部設有石學敏院士工作室、張大寧、雷忠義、李佃貴、王世民等國醫大師工作室、王新陸、郝彬、周學林等9個全國名老中醫工作室,中醫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工作室、醫學流派傳承工作室、黎族醫藥研發工作室以及特色優勢專科14個。在周學林院長的領銜下,博鰲超級中醫院已建立具有中醫藥優勢的50個病種的治療方案。其中以糖尿病科、老年病科、中醫針灸推拿科、中醫特色療法科、康養復健科、脊骨調理科、中醫藥轉化科為主的特色科室,結合中醫經絡檢測、遠紅外成像檢測、中醫體質辨識、運動適能檢測等中醫創新科技設備,充分發揮糖尿病、腎病、身心醫學等專科領先優勢,開展具有傳統特色的中醫診療服務。例如,糖尿病科采取自然療愈七位一體;中醫針灸推拿科主要采取刺絡放血、針刺療法、電針、溫針療法、臍針、艾灸、針刀、群罐療法、中頻藥透、全身理筋等方法治療各種疼痛、各種功能性疾病和感覺運動障礙性疾病等。現已與10家全國知名中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合作單位,與烏克蘭、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家有關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進行國際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創新實踐。
1.4恒大國際醫院
海南博鰲恒大國際醫院是美國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在中國的唯一一家附屬醫院。位于波士頓的布萊根和婦女醫院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主要教學醫院之一,在布萊根和婦女醫院的技術指導基礎上,博鰲恒大國際醫院是一家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的以腫瘤專科為主的國際醫院。醫院第一期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醫療樓和康養樓兩大區域。醫院致力于整合國內外醫療專家、技術、設備和新藥物等醫療資源,引進先進的MDT診療模式,提供國際優質的腫瘤疾病篩查、診斷、治療及康復服務。同時,發揮先行區的政策優勢并借鑒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和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在醫學研究領域的杰出成果,致力于打造高標準的臨床科研和轉化平臺。
2.我市健康醫療產業存在問題
(1)醫藥產業高層次人才建設步伐不快
人才層次不高,人才結構不全。
(2)醫藥產業創新基礎不夠優良
研發投入不足,中成藥產業規模小,技術基礎弱,品牌優勢不強,產業鏈、創新鏈尚未形成。
(3)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供給優化不夠
尚未形成可復制、信息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此外,沈陽市高端養老服務機構供給缺乏,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展緩慢。
3.國際醫療先行示范區值得我市借鑒的發展思路
3.1加快醫藥制造業人才建設
(1)健全科技人才服務企業相關政策措施
一是引導體制內科技人才服務企業。以科技立項、科技獎項和晉升評價等調動科技人才服務企業的內生動力;以不求所在,但求實效原則保證科技人才的創新環境;以責任和目標促使科技人才與企業同理想、共命運;以成就感和獲得感促進科技人才與企業共成長。二是制定體制外高端科技人才政府編制、企業崗位的政策措施。
(2)打造高端人才團隊
一是借鑒先行區經驗,不斷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引領作用,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二是學習跨國藥企圍繞主要產品線建立專注細分領域的研發、制造、市場和銷售高端人才團隊,致力成為細分領域藥品專家。
3.2加強醫藥制造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基礎建設
(1)完善創新平臺建設
一是圍繞醫藥產業發展戰略需求,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園區現有創新平臺,統籌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二是鼓勵企業建設高水平海內外技術研發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形成分工明確、統一協作的創新體系;三是引進醫藥產業領軍CRO機構和一致性評價機構,提升創新平臺、創新技術和創新視野站位。
(2)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一體化創新
一是以績效評價構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利益共同體”,避免象牙塔里搞研究,科研、生產“兩張皮”;加大力度引導企業特別是化學藥品制劑企業重視基礎研發和應用技術研發,加大試驗研究投入。二是借鑒先行區經驗,加大化學藥品制劑、生物制品原研藥開發,聚焦未獲滿足的臨床需求,瞄準全球醫藥前沿科技重點攻關,逐步形成上市一批、臨床一批、開發一批的良性循環,力爭在靶向治療、緩釋控釋等專注領域新藥創制國際領先;抓住跨國藥企原研藥專利到期,加快化學仿制藥研發。三是跟蹤基于經典名方、醫院制劑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審評審批法規政策變革,全面推動中藥創新性新藥、改良型新藥和同名同方新藥研發。
(3)制定中藥產業專項扶持政策,支持中藥企業創新發展
一是制定中醫藥重點研發計劃,加大對中藥產業創新支持力度;建立開放、共享的中藥研發中試放大平臺,建設從事合同生產為主的高標準中成藥、醫院制劑、健康食品、傳統藥膳生產基地。二是鼓勵企業主動融入區域創新體系,特別是中藥產業大省、強省,吉林-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協同發展。三是支持企業注重品牌定位,開展傳統優勢產品二次開發;引導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針對需求、專注細分領域創新,輕資產發展。四是支持企業改善產品結構。借鑒“一齡生命養護中心”、“恒大養生谷”經驗,積極發展健康食品、傳統藥膳;基于“遼藥六寶”等優勢資源研發遼寧特色產品。五是注重中藥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梯隊引進和培育,構建專業化、集聚發展的中藥產業生態。
3.3加快分級診療,提倡健康檢查、注重防病
(1)制定政策措施促進分級診療
一是加快與服務人口相適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完善執業(助理)醫師和護士等人員配置,提高床位數量。二是開展基層診療標準化、規范化培訓,做到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三是借鑒先行區經驗,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水平,把更多的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四是放寬基層用藥目錄范圍,推動慢性病長處方制度,保證基層醫院臨床用藥需求。五是通過醫療機構定位,醫保支付等政策,構建層次分明的分級診療格局。
(2)完善基層醫療信息化基礎設施,改進醫聯體運行機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一是政府投入和引進第三方機構相結合,建設和完善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設施。二是鼓勵上級醫院通過對口幫扶模式和遠程醫療,不斷提高對縣級醫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三是建設農村區域醫療中心。四是改進醫聯體象征性、階段性和義務性關系,建設市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一體的醫療集團;建設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一體的醫療集團。
(3)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優質、優勢醫療資源協作,注重體檢精細化,做到未病先防
一是鼓勵二、三級醫院專家進社區,構建名醫工作室服務體系。發揮優質醫療專家在中西醫診療中的作用,打造多元化的診療服務格局。二是支持中醫藥進社區,構建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和康復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和在康復中的核心作用,打造多元化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和中醫康復服務格局。三是支持第三方機構進社區,構建檢驗檢查、醫學診斷、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等外包服務體系,利用國際化高水平檢驗儀器、技術,做到健康體檢精細化,制定個體化調整、治療方案,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發揮社會資本在醫療資源配置中補充作用,打造多元化的醫療輔助服務格局。
(4)打造中醫藥健康醫療產業,優化養老服務供給
借鑒博鰲超級中醫院,努力打造中醫藥健康醫療產業,將優勢集中在 “四個一流”,匯聚一流的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中醫優勢學科帶頭人;制定一流的中醫診療和中醫養生保健方案;提供一流的高品質,個性化溫馨服務;實施一流的管理和運營機制。“四個平臺”,中醫診療、養生保健一站式服務平臺;中醫藥專家學者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中醫優勢學科與中醫院協同發展平臺;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平臺。“政策優勢+人才引進”,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弘揚、傳承、創新傳統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流派絕學和民族醫藥高級人才;帶教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聯合醫療”,與知名中醫藥大學、中醫院合作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以及特色科室、特色項目。大力發展國際中醫藥服務貿易。
優化養老服務一是建設國際化高端養老機構,滿足沈陽國家中心城市老齡化服務體系需求。二是借鑒先行區醫養結合經驗,推動依托信息化系統平臺,品牌化、規模化、連鎖化、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三是借鑒恒大養生谷康養式度假公寓的經驗,加快推進康養公寓建設。
課題:遼寧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2019-lnzy019)沈陽市科技創新智庫研究課題(2019YJ01)。
通訊作者:胡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