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要:數字化時代讓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混合式教學是將傳統的課堂講授與當代線上學習相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基于超星開發的課程網絡學習平臺——學銀在線,對《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崛起,高職院校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混合式教學方式的探索,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一項重要性的內容。
一、當代高職學生的學情分析
大數據時代,隨著網絡技術及數據信息發展和普及,極大地拓寬了大學生視野,豐富了大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也逐步形成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規律。
(一)學習時間碎片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移動設備的普及,信息輸送渠道越來越完善,當代高職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因而也形成了知識點學習碎片化的特點。在課程知識點設計的過程中,應以微課等短視頻的形式進行知識點的教學設計,有助于碎片化資源的自主學習,也較為符合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學習資源線上化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線上教育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越老越多的專業課程進行了線上課程建設,高職學生也更愿意再線上尋求更過的學習資源,來有助于知識的學習、強化及突破。因而,課程教師應不斷整合線上教學資源,優化線上教學的組織能力,滿足高職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學習手段不斷線上化。因此,在教學方法層面應逐步設計線上教學環節,并與線下教學環節相融合,逐步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
(三)學習內容線上線下融合化
隨著課程資源不斷線上化,高職教師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并逐步運用于課程教學,這帶給高職學生的問題是,線下學習和線上資源的學習如何融合,這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挑戰。在信息化時代,專業課程需要摸索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階段式”教學模式。
在數字化教育時代,面對高職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上的學情規律,作為高職教師應逐步進行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提煉典型的任務、銜接任務前沿,重塑學習技能。通過教學以盡早讓學生進入工作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典型工作任務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為社會培養合格型人才。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應用設計——以《客戶關系管理》為例
為迎高等職業教育合信息化教學的大趨勢,積極探索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從多方面促進教學方法改進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思維拓展能力。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解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的,它將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相融合,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個性學習的學習模式,也貼近了當代高職學生知識學習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手段線上化、學習內容線上線下融合化等學情規律,也是打造高職院校精品專業和精品課程的核心環節。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和單一網絡教學的弊端和局限性,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這是一種值得高職教師積極探索的教學模式。作為《客戶關系管理》課程教師,也應積極摸索適合該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客戶關系管理》一般是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的目的是在學生掌握扎實的認知客戶、建立客戶關系及維護客戶關系管理知識等基礎之上,通過實踐訓練和仿真實訓相結合,使學生具備從事客戶關系管理的職業技能,理解并形成對客戶關系管理崗位職業道德的認同,為后續頂崗實習及就業的奠定專業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純線下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當代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目前,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缺乏研究。因而,本課程進行了在線課程建設,并依托于線上教學平臺,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圍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理念,課程進行了線上“學”,線下企業項目進課堂的“訓”二階段式教學,全面破除了傳統課堂教學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1.階段一:線上系統學知識
線上,教師利用教學資源庫和網絡課程平臺組織課程學習內容,設計課前學習任務,包括知識點學習、知識點測驗兩個必學任務,以及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分析、資料收集、項目實訓等其他任務,通過“學習通”推送到學生。學生接收任務,按時完成。教師平臺上跟蹤學習進度,監督督促,收集學情反饋。根據線上測驗和學生提問的結果,教師將知識劃分為學生掌握比較容易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理解有困難的“重難點知識”兩類,并針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線下教學設計。
2.階段二:線下教學設計
線下,教師首先利用思維導圖,對課前碎片化的知識梳結構,理脈絡,讓知識系統化,也帶領學生對課前所學進行整體復習;再通過隨堂測驗檢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線下課堂上聚焦“重難點突破”,課程項目分類設計案例討論、項目實訓任務等,對接崗位工作內容的項目引入企業專家及實戰項目(主要對接京東工作坊及永輝營銷體驗中心),以訓促學,強化知識運用。通過“知識運用”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抽象知識形象、具體化,帶領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和素養的提升,課上活動與職業道德培養相結合,教學與育人并行。
3.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貫穿全過程,考核實施雙主體,考核內容多角度,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全面考察。課程考核繼續采用平時考核70%與期末考試30%相結合的方式,平時考核針對課程參與、線上課程學習、線下實訓任務完成三個環節,覆蓋學生線上線下學習的全過程。
課程參與環節,考核內容包括課堂簽到及課堂表現。課堂簽到直接通過學習通獲取;課上表現,教師作為評價主體,評價對象包括課堂隨堂測驗成績、課堂提問參與等方面。
線上課程學習環節,考核內容為平臺表現,通過學習通平臺直接獲取成績。平臺表現以課程平臺分數為評價依據,該分數考核內容包括知識點視頻完成情況、知識點測驗成績、主題討論參與情況三個部分。充分利用在線課程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共同考核。
線下實訓環節,考核內容包括實訓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展示三個環節。線下實訓項目以企業實戰項目為載體,突破以往的案例分析或仿真訓練的實訓項目,讓實訓更貼近企業實際工作內容。線下實訓項目評價采用“校外企業、校內教師、學生自己共同參與式”的三維評價體系,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期末考試改變傳統試卷的方式,通過在線課程建設試卷庫,由任課教師結合學生過程學習情況組卷,以機考形式組織考試,充分實現對學生的知識考核全面性,真實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改革與反思
(一)深挖課程團隊教師的優勢,優化課程資源建設
每門課程都應配有課程團隊,而每個課程團隊成員的所長是差異化的。因而,挖掘課程團隊教師的潛力,聚合他們的各種資源,如理論、實踐、思政素養方面的優勢,加速建設《客戶關系管理》在線課程建設,充實課程資源,打造省級精品在線課程。
(二)網絡資源建設是基礎,豐富的資源要與教學組織相匹配
基于學銀在線上線的《客戶關系管理》在線課程,并積極拓寬課程上線平臺,如加入愛課程平臺,進一步擴大網絡資源建設的影響力,不斷完善和豐富課程資源。與此同時,課程團隊也應積極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使豐富的教學資源與教學組織相匹配。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是核心,教學“二階段”需精細化打造
隨著2019年高等職業教育的“100萬”擴招計劃的實施,高職學生的成份及學情規律也更為突出,他們更多來自于中職學生,而他們的學習手段也普遍網絡化、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內容操作化等特點非常鮮明,因而針對學生的變化,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應作出相對應的調整和設計,而《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知識的掌握及知識的轉化之間難度差距較大,知識易懂,而轉化運用較難,這也給教學“二階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帶來了挑戰,因此,亟需精細打造線上線下“二階段”式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好的輔助于《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專業學習。
參考文獻:
[1]呂國成.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J].產業與 科技論壇,2018(6)
[2]陳小秀,畢傳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客戶關系管理》 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6(6)
[3]瞿艷平.國內外客戶關系管理理論研究述評與展望[J].財經論叢,2017(3):111-116.
基金項目: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院級課題,項目名稱:信息化背景下《客戶關系管理》課程對接轉型研究,項目編號:JY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