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婷潔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一門綜合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在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維在英語學科中是學生要掌握的核心素養之一,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展開學習,同時也能進一步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與發展。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語課堂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如何才能及時轉變觀念并為學生構建科學且高效的英語課程,這已然成為初中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本文對基于品質思維發展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時間路徑分析展開討論,并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思維品質;初中英語;聽說讀寫
一、 基于思維品質發展的初中英語聽說課實踐理論闡述
思維品質作為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大要素之一,而培養初中生的良好品質是英語學科的重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然后也能作用于他們的生活和發展當中。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積極地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和各種文化現象展開觀察,分析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差異,了解教材中的各種語言和文本特點,然后對一些語言形式和文章展開全面的分析評價,多傾聽學生反映的問題,這樣就能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鋪墊同時提高聽說課實踐運用的有效途徑,能夠在初中生良好事業品質發展方面打下良好鋪墊。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教材中的某些話題給學生提出拓展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幫助他們建立思維結構,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接受新知識。按照學生目前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各方面能力基礎,對他們展開聽說課思維品質培養主是要把各種英語學習任務和知識變得更加開放,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視野的開拓和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在課后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也要涉及聽說內容,這不僅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也能有效反映出對他們各方面思維的培養進程。
二、 目前初中英語課堂聽課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現狀分析
核心素養是目前我國教育改革中比較熱門的話題,而思維品質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要素自然受到廣大初中英語教師的關注。雖然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目前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存在著教學內容與方法不新穎且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不重視和不合理等情況。
1. 課堂不能滿足學生思維發展。在應試教育基礎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比較固定,而且每節課都有指定的教學內容與方向,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會把教學目標定位于對學生語言知識的練習和擴展方面,遇到重難點內容也是要求學生先理解然后再死記硬背,留給他們表現和努力學習思考的時間并不多,整個課堂基本上是教師單一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時間久了就會降低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并抑制他們思維能力發展,甚至還會有部分學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
2. 思維訓練方式不合理。現如今有很多初中的英語教師已經意識到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的方法上卻一直沒有找到更好的措施,可能還是單一乏味,沒有什么改變就算是開展的教學活動也是停留在比較低級的思維方面。有些初中英語教師他們留給學生思維思考的空間與時間并不多,這樣也抑制了初中生的想象創造空間發展。還有部分教師他們在教學方面逐漸趨于極端,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思維開放性會把這個課堂都留給學生讓他們隨意的聽講,這樣雖然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畢竟自制能力不強,在學習的方向上還有可能出現偏差,很有可能我以為只要是自己能說會道就可以發展思維品質,這種思想顯然是錯誤的。
3. 發展思維的資源缺乏。很多英語教材基本上每個單元都會貫徹學生在聽說方面的要求與內容,習慣運用話題的方式安排任務。但教材中的內容畢竟有限,每一名初中生的學習方式和自身各方面能力都存在差異,所以教材中所發布的任務和培養方式很難滿足所有學生,因此需要教師根據課程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圍繞教材對資料進一步擴充和創新,以此來滿足學生參與聽說課實踐的興趣和提高學習質量。但有些初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教學的整體方向還是圍繞著教材,未曾考慮到教材資源的缺乏問題,而學生往往無法達到真正的思維品質發展的效果。
三、 基于思維品質發展的初中英語聽說課實踐路徑分析
聽說課教學必須要以初中生的實際學習和發展目標作為出發點,圍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話題對學生展開訓練,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聽說實踐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培養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1. 連接主題,激活學生思維。一般情況下,教材中的聽、說相關教學內容基本上來源于生活,包括人們日常的對話或興趣愛好等。比如,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提供了主體結構圖,它會把整個單元的話題都展現出來,然后直接對重點詞匯和句型加以表現,那么初中英語教師他們在開展聽說活動之前就可以利用這些結構圖作鋪墊。例如,學習到有關物體猜測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按照教材大綱給學生安排聽說活動,先給他們展示一些物品的圖案,然后讓學生猜測一下這些物品之間的關系。比方圖片中有一段對話是“ Is this your eraser?Yes, it is. I'm is mine. It that he is pencil?”。這是一個簡單的問答句式,學生看完以后對于本節課學習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提供的物品圖片讓他們猜測一下。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把圖片打上馬賽克或者模糊化,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對其中的教學目標展開思考,這樣一來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交流思考討論中發展自身思維品質。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多準備一些圖片讓學生猜測,學生能夠接觸的聽說內容將變更多,他們也能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進一步開發思維并增加知識點印象。教師也可給學生播放一些語音讓他們深入了解語言句式,再給學生提出問題并要求他們以最快速度找到答案,這樣能達到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效果。通過教師反復的訓練,學生已經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某些知識點形成思維導圖,這不僅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幫助學生在聽說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也激活了他們的思維。
2. 設計聽說任務,幫助學生理清思維。初中英語教師給學生設置的聽說任務,必須要符合他們的生活實際,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以一個熟悉的內容展開語言聽說訓練,而且他們也樂意參與到學習中,這才有機會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并完成教學目標。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進一步擴充學生所接觸的知識和開發思維,從而滿足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實際需求,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有關“ be going to”語法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播放一段聽力內容,其中要包含特殊疑問詞,這時學生就會產生不解或者疑惑,而教師在聯系教學目標和生活情境給學生多放一些語音,學生便會處于懵懂階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前就把教材整合好,包括“ what、 where、 how、 when”這些詞語還有一些句式,設定好教學的目標和主體,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對“ want to be和 is going to”等將來句式聽語音,把其中的內容挖掘出來讓學生進行對話。比方說“What does某某want to be?He wants to be...”,初中英語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他們和同桌之前進行對話,也可以靈活地結合自身生活和其他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參與到聽說活動與任務的趣味性。在教材基礎上,教師應當進一步擴充新知識,幫助學生理清思維。比方,教師給學生呈現一篇有關未來計劃的文章,要求他們能根據這篇文章用英語寫一段自己對未來的計劃,如此學生便能夠將聽說實踐課堂學習的內容和自身的思維能力實際運用到寫作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 語句框架支撐,構建思維模型。初中生在對聽說學習內容進行理解的同時也應當知道如何表達,教師應當科學地給學生提供一些語句框架指導,提高他們在表達的時候語言更加完整和準確。例如,學習與 section相關的內容,教師給學生播放聽力材料,其中會有“Which picture is the first、Second?”的問題,而答案是一些數字單詞。這樣簡單的對話雖然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所幫助,但是卻不能體現出更有深度的思維訓練。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當以此為基礎給學生擴展一些新的聽說內容或者材料,目的是讓那些能夠接受的學生在知識點和思維方面進一步提高,讓那些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在思維品質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這樣一來教學的整體框架和思維模型就有效建立起來了。
4. 學習策略指導,及時轉變思維。在進行聽說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教師會直接把教學過程告訴學生,其中包含重難點和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這有利于轉變課堂角色,讓初中生從知識點的接受者轉變為探究者。在此期間也能讓學生在思維上發生變化,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等能力。例如,在初中課堂中學習到某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信息給學生展現幾個知識點的圖片,然后給他們提出部分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去解答,比方“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Do you want to play basketball?What sports do you want to play?”等。接下來教師給學生播放錄音,其中的內容和教材知識有關。下一個步驟就是學生如何把這些知識通過自己的對話表現出來并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比方句式中的內容是某人有沒有一個籃球或者他想不想去打籃球,有學生問就要有學生回答。把這些教學步驟設定好讓學生直接參與其中,帶有相應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步驟就會自己掌握,在此期間他們會主動探索和獲得知識,從而達到真正的思維能力發展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聽說作為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進一步對其內容和方式展開創新,在貫徹思維品質培養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