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要】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的是聽力、語法、閱讀和寫作,若其重要性,在考試中首屈一指的一定是閱讀理解,因為其考試頻率高、分值大。但是,現階段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弱,因為學生不愿記憶單詞,對閱讀技巧有所忽視,掌握不到文章的大意,慢慢地失去做閱讀理解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本文試圖通過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改善英語老師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閱讀是高中英語中非常重要的模塊,與聽、說、寫并駕齊驅,閱讀是聽、說、寫的基礎,通過對單詞的記憶,可以有效提高聽、說、寫水平,對文章內容的閱讀,不僅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習其他知識的重要方法,不同的英語文章包含不同的知識。由此可見,閱讀理解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如果學生能夠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得到成長,就能為之后的英語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高。然而,長久以來,英語老師的課時較少,學生上課使用的閱讀資料也不足,老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較為傳統,讓學生機械記憶單詞和短語,對一些較難的句子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法讓生動有趣的課堂變得死氣沉沉,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也變得大不如從前。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語言的知識部分,對文章的內容和意義不能深刻研究和理解,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進步。另外,有些不發達地區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英語老師所組織的閱讀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迷,教學資料相對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量較低,高考英語閱讀得分率低。面對如此現狀,如果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對文章結構有進一步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會逐漸提高,而且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和老師的想法進行碰撞交流,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 思維導圖的內涵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的聯系,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思維工具。左右腦的機能被思維導圖充分利用,通過一些圖畫和文字,文章各層級的關系得以體現。學生看到思維導圖,他立刻會明白其中的層級關系,可以將知識互相聯系起來。有研究指出,人的左腦掌握著邏輯,數字等,右腦掌握著創造、想象等,思維導圖充分利用了左右腦,使左右腦一起工作,這樣將圖畫和文字結合起來,既有左腦對數字、邏輯的敏感,又有右腦創造和想象的形象思維模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便于更好地理解。思維導圖是由中心出發,延伸到四周,整體到部分、部分到部分,相互之間都有聯系,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思維導圖體現了認知心理學關于知識結構的理論。
思維導圖常常被運用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之中,被當作一種學習工具來使用。當面對難以理解的文章的時候,學生可以用重要詞匯、高頻短語來梳理文章的重要內容,繪制出體現文章邏輯關系的思維導圖,以此來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語法和詞匯的相關知識,還增強了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和文中事物關系的認識,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他們尋找和處理文章信息的能力,加強了邏輯思維能力。英語老師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引導學生繪制正確的思維導圖,逐漸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深層次含義,而不只是停留在文章表面。在老師教會學生如何繪制思維導圖之后,學生要逐步自己去嘗試繪制思維導圖,回想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對文章重新學習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果英語老師要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了解思維導圖的優勢,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的不同階段,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 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勢。思維導圖被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它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于文章中事物之間邏輯關系的理解。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將文章的整體思路和邏輯關系進行梳理,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大意和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快速梳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閱讀時可以將大腦中出現的圖式與發現新的信息相互匹配,如果匹配的符合條件就能對文章內容產生新的理解。思維導圖有其自身的特點,圖形形象生動還可以與文字相結合,它因這種特點非常適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可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高中英語課堂上,老師常常對學生進行閱讀文章的相關訓練,如果在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并且學生將自己對于英語文章內容的理解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老師可以通過看學生的思維導圖來了解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路,將使老師對學生的教導更為高效。由于思維導圖的優勢,它被廣泛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在學習詞匯的時候,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擴展詞匯,在學習寫作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路、突出主題、梳理結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閱讀理解中也是明智之舉,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題和語篇關系,讓學生閱讀起來更為簡單,更為有趣。因此,英語老師應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多使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 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式。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可以分為閱讀準備階段、閱讀思考階段、閱讀總結階段三個階段。思維導圖也有其類型的劃分,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適用于不同的階段。閱讀準備階段可以采用自由聯想類和語句分析類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對于思維導圖圖式的思考,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閱讀思考階段可以使用結構類和概括類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可以快速理清文章的大致結構,提高學生的文字信息處理能力,迅速梳理出文章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文章概括能力。閱讀總結階段可以采用聯想類思維導圖,將文章內容進行拓展,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對其進行深度解讀,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首先,在閱讀準備階段,為了激發學生心中想到的相關圖式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英語老師可以在閱讀前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1)How do you feel about...?(2) What may happen......?(2)What do we know about......?可以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問題的討論,這些問題逐漸調動學生頭腦中已經存在的舊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充分運用自己頭腦中的知識來思考,并且利用小組討論的模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概括,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內容上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逐漸向抽象思維轉變。英語老師可以在思維導圖的重要知識部分插上相關解釋的圖片,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讓抽象概念具體化,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將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和短語聯系起來,構建出完整的知識結構。
其次,在閱讀思考階段,老師的主要工作是對學生所閱讀的內容進行講解和說明,在學生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重要知識的概括能力。英語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教授學生閱讀文章的技巧,提升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采用小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對文章理解得更為透徹。
最后,在閱讀總結階段,英語老師幫助學生將其閱讀到的內容與自身對文章的感觸建立一定的聯系,有利于新舊知識的結合并且形成新的思維導圖。英語老師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逐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一階段采用聯想類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圍著一個主題,將相關的知識分成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包含文章的重難點,通過對知識重難點的回顧和復習,掌握整篇文章的關鍵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課堂上使用越來越受學生歡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在課堂上使用不同的思維導圖來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將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改善單一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文章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郭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98-99.
[2]張潔.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21(3):134.
[3]周梅,王玉宏.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研[J].成才之路,2021(1):68-69.
[4]齊萬年.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20(23):242-243.
[5]趙育花.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0(5):117.
[6]鄒英楠.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遼寧教育,2020(7):65-69.
[7]滕蕓.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2):12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