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珍
【摘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強調讓學生具備能夠順應社會發展與時代需要的基礎能力與品格。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目標下學生讀寫融合能力的協同發展,增強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將英語閱讀與寫作融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文本,寫出優美的篇章。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讀寫融合;課堂教學
提升學生英語讀寫能力是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培養目標,同時也是促進中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重要推手。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通過運用讀寫融合教學策略,使學生牢牢掌握英語知識,并學會在不同語言環境下快速完成語言學習,錘煉學生的語言思維,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讀寫融合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分析讀寫融合現狀的同時,提供了幾點課堂教學創新策略。
一、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讀寫融合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核心素養”成為現代教育的又一重要思想導向,主張教師應重視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及綜合品質的培養。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讀寫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式,不僅可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極大地豐富課程內容,使學生獲得更為全面與具體的英語知識,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英語學習動力。另外,讀寫融合可確保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體系與技能體系更為全面與系統,讓學生實現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構建綜合性、趣味性的課程教學環境,切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品質。
二、 初中英語讀寫融合課堂教學現狀
如今,初中英語讀寫融合課堂教學的開展并不順利,當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不僅對教學效率與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還阻礙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如一些教師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這樣便會導致學生無法專心聽講,未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常常覺得自己內容講的充實、詳細,其實學生并未學到多少知識。又或是在引導學生進行讀寫融合的課堂訓練時,教師無法全面、及時地指導學生,那么一部分學生就極有可能會運用錯誤的方法來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會對其以后的英語學習造成阻礙。此外,一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抑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內心的動機不足,甚至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效果不佳。
三、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讀寫融合途徑
1. 積累詞匯、奠定讀寫基礎。要想實現讀寫融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應用,就要讓學生知曉讀寫融合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明確閱讀與寫作間緊密聯系的同時,以這種意識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詞匯積累是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基礎,若教師僅是通過課堂教學要求讓學生記住大量詞匯,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不僅會限制學生單詞掌握量的增加,還會影響后面教師閱讀、寫作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可引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課內外閱讀材料來幫助學生進行英語單詞及短語的積累,并且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大多數英語單詞都是具有多種詞性與含義的,會隨語句與時態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的詞義。同時,教師還要告知學生課本只是英語學習的一種輔助工具,像英語課外書、報紙、雜志當中也有著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學生自己應當在課下主動閱讀更多的課外材料,積累更多的詞匯。此外,最為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詞匯學習不僅是閱讀與記憶,還要將自身所掌握的詞匯運用到寫作中,達到英語寫作目的。并且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還可參考文章或是短句來輔助記憶單詞,更好地鞏固詞匯記憶與運用效果。
2. 加強朗讀,提高交際能力。部分教師由于存在認知誤區,閱讀教學只關注考點和一些關鍵詞匯的解析,將文本以零碎的方式進行解讀,學生不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語境與意思,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構建與應用能力不能夠有效提升。與語文學習不同,英語不具備現實的語言環境,學生從字面上進行想象必然存在理解上的誤區,肢解式的閱讀會讓學生更加疑惑,不能夠起到閱讀教學的作用,這便需要教師構建朗讀環境,讓學生以交際的角度進行語言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英語文章的語音資料,讓學生跟讀或者小組分工朗讀。朗讀需要學生將自己的多個感官調動起來,不可分心,并且要求其加入一些感情元素,使朗讀更為自然。同時,學生通過朗讀也可獲知文章材料的組織構造,進而進一步提升對文章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信心。另外教師還可在日常教學中組織一些有關英語朗讀的夏令營活動,讓學生們學習交流,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
3. 閱讀引導,積極創作文章。許多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能夠理解閱讀內容和表達的情感,然而,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常常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缺乏想象力,無法對文章進行構思和語言的表達,寫作方式簡單直白,可讀性差。針對這一問題,運用讀寫融合策略更有利于將閱讀文本和寫作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借鑒和參考閱讀文本的結構、內容,將閱讀文本中的詞匯、句子應用到寫作表達中,降低學生的構思難度,引導學生積極創作文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在閱讀一定量英語文章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之后圍繞課題借鑒文章中的詞匯、語句、語法等來進行創作。教師在日常應要求學生定期完成一部英語名作的閱讀任務,著重記憶一些名詞名句,并且學會歸類、對比,明確中英文文章在題目、表達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最終確定一些創作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研究與思考創作出相應的文章。如在完成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及費孝通《浮生取義》的閱讀后,學生可圍繞“中外家庭文化”這一課題展開創作,在創作中感知中外家庭文化的差異,同時完成當中一些好詞好句的中英文切換翻譯,包括《愛的教育》中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火車駛在一片綠色的田野上,遍地都是盛開的鮮花,空氣芳香,令人心曠神怡”,英文可以翻譯為“The weather was fine, the sun was bright, the train was driving in a green field, full of flowers in full bloom, the air was fragrant and refreshing”,讓學生學會在文章創作中運用一些優美詞句,同時感知中西方家庭文化的不同,加深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而這一過程也可驗證讀寫融合教學模式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四、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讀寫融合教學策略
1. 課前導入環節。讀寫融合是一種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到一起的一種現代教學形式,有著較強的綜合性,學生不易理解。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做到課堂教學的合理管理與組織,教師要以趣味、新穎、多樣的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動機,并推動讀寫融合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在新課內容教學前,教師可依照學生學情設計與他們學習特點相符的閱讀任務單,并將任務單分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同時降低學習壓力。如在教學“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先圍繞該主題上網查閱資料,包括“保持身體健康的一些方法”“身體健康對我們產生的影響”等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堂導入環節對這些內容進行交流與探討,激發其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
2. 新課教學環節。待學生完成課外閱讀的訓練后,教師便應依照教學要求引入具體的教學內容。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若能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擴大學生的英語知識量,還能為寫作積累詞匯和語言素材。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做筆記的意識,同時強化學生學習思維。其次,在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依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思維導圖,將文本中的內容轉化為導圖的形式,之后嘗試讓學生脫離文本和參照導圖中的內容來復述,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同時為其未來寫作意識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教學“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說一些自己熟悉的人體五官的單詞,包括eyes、nose、mouth、ear、hand...等,將學生的興趣與課堂氛圍充分調動起來。接下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文本中找到與其相符的描述,并且做到有效分析,最終明確描寫對象來展開描述。
3. 讀寫訓練環節。在課堂讀寫訓練環節中,學生常常會感到學習十分枯燥,進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很少與教師互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采取情境教學的方式,借助情境來引出相應的訓練內容,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如教學It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設計一個問路的情境,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對話與討論,最終將討論結果表演出來。在小組討論與學生表演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氛圍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時也讓學生更為深切地感受到讀寫訓練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結語
總的來說,結合英語的語言特點,閱讀與寫作是學習和應用語言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牢牢掌握各種閱讀與寫作技能,善于閱讀,勇于寫作,將閱讀中獲取的信息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的寫作和表達中,通過讀寫融合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在有效完成讀寫融合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英語教師還應極力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原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好的保障,切實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討[J].校園英語,2020(6):127-128.
[2]岳峰.淺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融合”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8):63.
[3]曹祥云.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初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