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東
【摘 要】廣播電視設備維修工作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下有必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智能化維修、自動化檢測排障以及動態化養護預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優勢,對設備運行狀況做到全方位智能化的了解,及時排除設備故障進而保證廣播電視傳輸系統穩定性。本文筆者將基于以往的設備維修工作經驗,就廣播電視設備維修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幾個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信息化;廣播電視設備;維修;應用策略
一直以來,廣播電視就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體現社會大眾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廣播電視行業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慢慢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因素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和節目播出質量,一旦有故障問題出現,如果沒有及時采取科學的解決方法就會降低播出質量,所以有必要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利用在設備維修中。
(一)實現設備維修過程可視化
具體維修過程會涉及故障類型、故障位置、故障發生頻率、設備參數以及故障代碼等數據,所有數據在信息經濟時代中都可作為管理層的決策依據。但是傳統設備維修方法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數據的有效整合,這讓數據價值受到了極大的壓縮,導致整個維修過程的隱蔽性較強,公開性和透明性不足,不利于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優化維修方案[1]。
(二)快速檢測設備及系統異常運行情況
由于廣播電視傳輸系統設備類型繁多,系統之間有著較強的聯合性,設備自身組件多且精密,不管故障問題發生在關鍵組件位置、設備線路中、還是控制系統里,維修人員均未能快速檢測出故障所在位置,這拉長了故障排除時長。廣播電視設備技術故障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轉移”或“傳遞”,進而影響整體傳輸系統穩定性。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到廣播電視設備檢測中,可以將設備運行各環節以數字化的方式記錄呈現出來,通過PC端就能讓維修人員動態化地了解到設備運行狀態,檢測是否存在故障信息,是否需要全面檢修等。
(三)構建設備生命周期維修成本管理模式
就現階段廣播電視設備管理情況來說,一味重視建設而忽視了管理的問題始終存在,低水平的設備日常管理與維護甚至會加速設備折舊,耗費更多成本支出,還會削弱設備創收能力[2]。所以,廣播電視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就是融合設備維修與財務管理、優化成本管理流程、拓寬成本管理內容以及在設備維修業務中納入成本管控,業財融合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在廣播電視設備的建設、維修和養護等多個環節中滲透成本管理理念,能夠實現維修成本精細化管理。
(一)數字主控機房維護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
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在信息化發展趨勢下加入到了廣播電視系統中,數據的收集、整合與歸納在數字技術發展進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影響,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在數字廣播電視中,所以當務之急是有效解決已出現的故障并做好相應的保養。新興的數字化技術對很多工作人員來說還較為陌生,并未掌握具體的使用方式方法,尤其是綜合測試儀和活化儀的維修保養。覆蓋范圍十分廣泛的廣播電視設備在技術上有著稀缺性的特點,關于數字廣播播出設備的全面測試和檢測都需要先進的技術才能完成,那么需要使用到的就是SDH光傳輸網絡來實時監控使用中的電源設備,它能及時捕捉到廣播電視設備運行的異常信息,從而精準定位并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全方位的維護數字廣播電視設備,確保設備運行正常,讓廣大觀眾對廣播電視的需求得到滿足。
(二)信息傳輸系統維護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
作為廣播電視設備重要組成部分的信息系統,其日常維修和保養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關工作人員在每周定期的工作匯報中要一一總結廣播電視設備已出現并處理的故障問題以及可能存在的故障隱患,并從客觀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根據性和科學性的維修方法,并在具體維修流程中根據此前做好的準備工作有序地開展問題修理措施,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被妥善解決,杜絕故障問題延伸危害到其他廣播電視設備[3]26。相關工作人員在結束維修后要通過信息平臺檢查維修記錄表中關于維修內容、具體處理方式的記錄是否完善,并做出相應的補充,以便總結維修工作并為后期養護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三)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維修平臺
一方面,圍繞設備維修構建視頻會議平臺,將維修人員辦公室、管理層、設備機房以及設備監控通過物聯網技術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辦公室內就能讓管理層和維修人員實時了解到設備運行情況,一旦有設備運行異常信號發出,平臺就會通過報警系統給維修人員發送故障代碼,并在第一時間取得與管理層的聯系,圍繞故障信息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設備檢查,從而大大提升設備技術維修效率。與此同時,在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管理中應用次平臺還能有效打破多個部門之間的壁壘,尤其是即刻告知節目播出部門開啟緊急預案,保證電視節目播出質量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圍繞廣播電視設備及系統運行構建監測平臺。
(四)基于BIM技術完善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維修流程
一方面,立足于設備運行環境經歷BIM模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的基礎條件之一就是良好的環境,很多設備中的精密元件非常多,有著極為苛刻的環境要求,通過構建設備運行環境BIM模型來提升設備對運行環境的適應性,在模型中逐一輸入設備基本參數,運行環境中的溫度、濕度以及溫濕度的相對變化率,經過模型自身算法的運作輸出最佳環境參數,相關工作人員對照著進行環境參數調節即可。另一方面,立足于設備布線建立BIM模型。有很多干擾性信號存在于廣播電視設備運行環境中,其中有外界干擾因素也有設備自身因素,傳輸過程中信號的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都會受到干擾信號影響,進而造成廣播電視播出質量下降,沒有帶給觀眾良好的節目觀看體驗。所以需要通過設備接地的措施來有效消除干擾信號,構建設備布線BIM模型根據接地電阻計算值輸出接地方案。
(五)善用大數據智能化整合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維修數據
一方面,充分發揮設備自動巡檢技術優勢,將其與維修人員工作平臺建立有效的連接,在系統根據設備運行異常信號感知故障后,會全方位地對設備進行檢測最終精準定位故障所在。與此同時,維修人員可根據廣播電視臺的業務自主設定自動巡檢周期,比如像日常工作一樣每日巡檢設備運行情況,或者以周為單位全面巡檢設備,這能大大減少工作人員工作量[3]27。記錄與反饋是包含在自動巡檢技術中兩個關鍵功能,如若自動巡檢過程發現了故障問題,系統會自動記錄故障類型和位置,以日志的方式保存信息,次日維修人員登錄系統后便會收到提醒要及時消除和復檢故障。另一方面,建立設備管理數據庫。首先要將每一臺廣播電視設備都連入網絡中,統一存儲所有設備的型號、運行狀況等,對其實行精細化管理。
總而言之,我國廣播電視設備在近幾年實現了飛速的改革發展,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有所加強。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拓展性地探索科學信息技術優勢,以提高廣播電視設備運行穩定性和節目播出質量為目的,將信息化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維修工作中,以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亞飛.試述有線數字電視機房設備的故障排除與維護措施[J].大科技,2019,(07):217.
[2]吳鵬.信息化技術在廣播電視設備維修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20,473(09):220-221.
[3]方建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維護中的問題與對策研討[J].數字化用戶,2019,25(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