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摘要:豌豆出口和國內鮮食市場的強勁發展,促使豌豆種植面積的增加,幾年來灤南縣豌豆面積均在666.67hm2以上;糧改飼項目拉動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和畜牧業節本提質增效,灤南縣青貯玉米面積超7333.33hm2,豌豆—青貯夏玉米—冬小麥—籽粒夏玉米兩年四茬種植模式應運而生,實現了種養雙贏;冬小麥節水穩產配套技術項目的實施使灤南縣冬小麥生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豌豆;青貯夏玉米;冬小麥;籽粒夏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1? 豌豆栽培技術
豌豆忌連作,此模式更好的解決了重茬問題,通過豌豆—青貯夏玉米—冬小麥—籽粒夏玉米栽培,充分利用土地、水、光熱等自然資源,增加農業種植收入,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還能防止春季土壤裸露造成沙塵污染,利于生態環保,實現社會效益。
(1)整地:播種前旋耕整地,施腐熟有機肥1000kg/667m2。
(2)品種選擇:常年種植品種以中豌六號為主。
(3)播種時間及播量:早春土壤化凍后頂凌播種,常年播種時間三月十日左右,播種量15~16kg/667m2。
(4)播種:播種機可一次實現播種、施肥、覆土等工序。隨播種施10~15kg三元復混肥,行距30cm,以55000~60000苗/667m2為宜。
(5)田間管理:生長期間視苗情追肥,追尿素5kg/667m2,開花結莢期適時澆水。
(6)防治潛葉蠅:清除田間、田邊雜草,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隔8~10d再噴一次。
2? 青貯夏玉米栽培技術
豌豆收獲后,搶抓農時滕茬,播種青貯夏玉米。
(1)夏玉米品種選擇:選擇籽粒產量和生物產量高、抗倒能力和抗病綜合能力強、持綠期長的適合全株青貯的品種,如美盛887、沃玉3等品種。
(2)播種:采用免耕機械播種,播種施肥一次完成,采用60cm等行距種植,播種量為2.0~2.5kg/667m2,種植密度4000~4500株。播種深度4~6cm,播種后澆蒙頭水。
(3)肥水管理及化學除草:隨播種施N:P:K(12—8—10)的配方肥4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20kg:保證大喇叭口期和吐絲期水分供應:夏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封閉除草,40%乙阿合劑懸浮劑150~200ml,兌水50kg均勻噴施于地表,土壤表層必須濕潤,不能高溫時段作業,倒退式進行噴藥。
(4)化控防倒:在夏玉米7~9展葉期,噴施生長調節劑玉米金得樂15ml/667m2,兌水10kg,防倒增根。
(5)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玉米螟和褐斑病。20%氯蟲苯甲酰胺10ml+1%甲維鹽乳油10~20ml,兌水50kg均勻噴霧,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蟲和紅蜘蛛:25%咪鮮胺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褐斑病,根據發病情況隔7~10d再噴一次。
3? 冬小麥栽培技術
冬小麥種植遵循“七分種三分管”的原則。播種、收獲100%機械化,規模較大的合作社施肥、澆水、噴藥也實現了機械化。
夏玉米青貯收割后澆水造墑,旋耕機進地旋耕作業,深度15cm以上,隨耕翻施腐熟有機肥1000kg。
(1)冬小麥播種:品種選用輪選266、京花11 、中麥175、河農6049等冬性較強的高產品種,播期以9月27日~10月5日為宜,播深在3~5cm,適播期內播量15kg/667m2,隨播種施用含量(N:P:K)15:10:15的配方肥40kg。做到精細播種,播后鎮壓,實現一播全苗。
(2)適時雜草秋治,小麥3~4葉期、雜草2葉1心至3葉期,是秋季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11月上中旬)。重點防治節節麥和雀麥,3%甲基二磺隆油懸浮劑25ml/667m2,兌水30kg噴霧;防治野燕麥、看麥娘、黑麥草等禾本科雜草,用6.9%精惡唑禾草靈乳油40~60ml/667m2加水30kg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等闊葉類雜草,用20%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乳油50~60ml/667m2,加水30~40kg,均勻噴霧。
(3)適時澆好封凍水:掌握在日平均氣溫3~5℃,一般年份11月下旬~12月上旬,夜凍晝消時進行,要澆足澆透。
(4)科學肥水管理:冬小麥返青至拔節期肥水運籌因地制宜、因苗制宜,分類管理。一類麥田控促結合,春季第一次肥水推遲到拔節中后期,追施尿素12~15kg/667m2;二類麥田促控結合,在小麥起身初期追肥澆水,追施尿素10~15kg/667m2;三類麥田以促為主,春季追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cm地溫穩定在5℃時開始追肥澆水,施尿素5~7kg/667m2,第二次在拔節中期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0kg/667m2,提高穗粒數。抽穗開花前后澆第二次水。
(5)小麥吸漿蟲防治及中后期實施“一噴三防”技術:四月下旬達吸漿蟲防治指標時用5%毒辛顆粒800~1600g/667m2,兌細沙土25kg結合澆水均勻撒施。于5月上中旬,用25%咪鮮胺乳油60ml/667m2+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g/667m2+99%磷酸二氫鉀50g/667m2,兌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治小麥蚜蟲、白粉病、銹病等,增加小麥粒重,并抗干熱風。
4? 籽粒夏玉米栽培
冬小麥收獲后搶抓農時,播種夏玉米,品種以浚單20、紀元128、滄玉6S、鄭單958等。采用60厘米等行距種植,播種、管理同青貯夏玉米,在氣候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適時晚收,以增加籽粒產量。
參考文獻
[1] 王志成,張新田,李春艷,等.春播青貯玉米—冬小麥—夏播青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J].農業科技通訊,2018,560(8):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