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德行規范和文化課知識的學習是大眾觀念里學習生涯的主流,但是美育一直與德育教育相輔相成,這兩者的融會貫通更有助于學生的發展。藝術可以培養發現美的眼睛,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發掘出自身潛在的才能,也可以提升自我,為社會各個領域做貢獻。
【關鍵詞】藝術教育 美育與德育 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人的感情推動力有薄弱之分,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可見,跟隨文化進步,我們不僅要重視科學文化教育,還應要發展美育。
在學齡階段,小學時段可以看作是美育的正式起步,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藝術興趣方面有了自我選擇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個特色藝術班的班主任,在我的日常教學中,我也在嘗試改變以往的固有觀念,除了關注學生的課業成績和心理素質外,我會將一部分的目光放在他們的藝術培養上,所以對于日漸重要的美育教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藝術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藝術源于生活,從出生起我們就在主動與被動地接受藝術帶給我們的果實。學生的某些突出才能,便是外界的事物喚醒了他們潛在的天賦。這些天賦可能都體現在美術、音樂、舞蹈等方面,而這些是無法通過課堂文化教育完成的,所以老師的職責就是挖掘出每個學生的特長,然后在家長的協同下使其壯大,能夠在學習藝術的基礎上做到創造藝術。
藝術教育的春風化雨,也使得學習過程更加令人愉悅,比起課本知識,學生們顯然對這些藝術課程更感興趣,所以藝術學習也應該“寓教于樂,寓學于樂”。這里就體現了對革新的要求,傳統課堂的你問我答并不適用于藝術教育,像夯實基礎知識一樣的灌輸式教學也顯得有些生硬,這個過程應該充滿了創新思維和拓展能力。給予學生們一定的自主空間,發揮他們這個年紀應有的天馬行空,讓他們知道藝術不受限,想你所能想到的,做你所能做到的,讓藝術真實化。例如學習美術,就不應該局限于圖畫和模仿,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紅花綠葉,四季才是大自然的調色板,不是所有的天空都是藍天白云,一場雨會讓晴空變臉。這是一個立體的世界,所以學習也應該是立體的,老師要善于引導,消除學生腦海里的固有條框。因為小學生的審美通常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還無法獨立判斷或辨別自己的審美取向,很容易受到成人的影響,所以老師的帶領和環境的影響就非常重要[1]。
二、藝術滋養德行,德藝促進審美
德育教育是小學階段一個永恒的話題,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地方,從學生一入學就開始強調“仁義禮智信”,但是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對于社會還處于懵懂狀態,所以樹立一個正確的道德觀念,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辨別外界是非,審視自身缺陷。
對于藝術培養來說,美育和德育一直是相互配合相互滲透,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審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兒童和青少年審美和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這兩者相互促進,又相互監督,一起把學生推向更高的成人標準,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兼顧到藝與德的同時發展,會讓學生在創造性發散思維的時候心中更有尺度。
我們應該有意讓美育和德育相互配合。例如在音樂課中,大部分學生選擇了鋼琴課,對于初學者來說基本功非常重要,但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所以經常有人中途放棄。所以除了學習樂理知識,老師還承擔起講解音樂歷史的任務。這樣的知識傳播,不僅可以讓學生領略到鋼琴的魅力,也可以教會他們持之以恒。道德的培養任重道遠,小學課堂理應擔負起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正確價值觀的責任,讓學生和老師在美育和德育中共同進步。
三、美育教育和文化自信并進
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有責任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未來屬于年輕一代,這不僅僅是代際更替上的必然,更意味著少年必將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用自己的所學所得為祖國添磚加瓦。人民網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強師生文化自信。”的確藝術的發展總是會和優秀的文化匯合,對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更需要我們的學生有這樣的文化認知能力,在泥沙俱下的洪流中堅守自身[2]。課堂教學時,我們既要注重在傳統文化的授課中適時補充一些經典故事,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除此之外,又要巧妙地與藝術學習相結合,例如語文教材中有《安塞腰鼓》這篇課文,課堂上,老師通過課文和視頻讓孩子們知道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可是若要孩子們能體會到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在學校舉行的傳統舞蹈展演時,當學生穿上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手拿著紅綢鼓棒,大家齊聲吆喝,伴著有節奏的鼓點,他們那紅撲撲的臉蛋上都寫滿了興奮和驚嘆。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和跨越時空的文化握手。那一刻,不僅是學生、老師,整個學校都為藝術所帶來的極強感染力而震撼。這植根于民族的文化作品向來有著經過歷史沉淀后迸發出的強大生命力,文藝就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通過藝術教育傳揚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這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靈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提升了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增強他們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這樣的教育也是美育教育的方向之一,更是未來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 力?藝術教育對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發展探討[J]??科研管理, 2020, 2(4)
2.大美育視角下的幼兒園美育新探[J]. 王立華.??幼兒美術.?2019(06)
安徽省合肥市世界外國語學校?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