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一種能為幼兒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在幼兒教育中,通過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獲取知識、開拓視野,還可以增強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總的來說,早期閱讀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另一個窗口,是幼兒日后進行學習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則需從課程游戲化的角度出發,以游戲的開展促進幼兒自主閱讀,讓幼兒愛上閱讀。基于此,本文將圍繞“立足課程游戲化建設 促進幼兒自主閱讀”這一主題展開進一步探究,希望能為廣大幼兒教師帶來一定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課程游戲化;自主閱讀
前言: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是人們生活所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知識學習的基礎,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筆者認為,既然閱讀能力的培養如此重要,便應從娃娃開始抓起,從幼兒教育開始抓起。實際上,在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便是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在3-6歲階段,由于幼兒并不具備學習意識,因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極具難度的。基于此,為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即可立足與課程的游戲化建設,以游戲的開展來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一、開展尋找字寶寶游戲,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在幼兒園閱讀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幼兒自主閱讀一直是廣大幼兒教師所積極探索的問題。基于此,若想讓幼兒主動投入到閱讀的“懷抱”中,則需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采取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以游戲來吸引幼兒自主閱讀。
例如,在閱讀《橡皮膏小熊》這個故事時,為吸引幼兒閱讀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去閱讀這個故事,教師即可組織幼兒進行“尋找字寶寶”的游戲。具體游戲方式如下: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與幼兒講解“熊”這個字。如將“熊”字下方的四個點比作小熊的手和腳,以加深幼兒對這個字的認識。而后,教師即可請幼兒對《橡皮膏小熊》這個故事進行閱讀,為每個幼兒提供一根彩色的筆,引導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尋到“熊”這個字,而后用彩筆將其圈畫出來。最后閱讀完畢,找到“熊”字寶寶最多的幼兒即可獲得動畫貼紙一枚。如此一來,在游戲活動的開展下,幼兒便有了閱讀動力,從而主動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實現促進幼兒自主閱讀的目標。
二、舉辦講故事大賽,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在3-6歲階段,幼兒并不具備學習意識,因而若想在閱讀教學中促進幼兒進行自主閱讀是一件非常難的事。然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是要做到勇于迎接挑戰、迎難而上,尋找促進幼兒自主閱讀的辦法。基于此,為實現上述閱讀教學目標,教師即可從課程游戲化建設的角度出發,以幼兒的好勝心為切入點,在閱讀過程中舉辦與幼兒身心發展相契合的競爭游戲,由此方可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例如,在閱讀《動物幼兒園》這個故事時,為吸引幼兒閱讀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去閱讀這個故事,教師即可組織幼兒開展“講故事大賽”。具體開展方式如下:首先,在幼兒閱讀之前,教師即可為幼兒講述講故事大賽的比賽規則。第一步,幼兒需獨立完成對故事的閱讀;第二步,閱讀完畢,幼兒即可將自己看到的、理解的故事為幼兒園教師及同伴進行講解;第三步,講解完畢,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講解的過程及內容進行評判,選出故事大王,獲得橡皮泥玩具一份,其余幼兒也有參與獎,可以獲得輕泥玩具一塊。而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動物幼兒園中都有哪些動物呢?它們之間又發生了怎樣有趣的事呢?”,而后請幼兒進行閱讀。最后,在比賽的激勵與教師的提示下,幼兒即可完成講故事大賽,由此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三、開展角色扮演游戲,促進幼兒自主閱讀
在幼兒階段,幼兒大多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得到大家的表揚。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即可抓住幼兒“愛表現”的特性,組織幼兒在閱讀活動中開展角色扮演游戲,以角色扮演游戲的開展作為幼兒自主閱讀的內在動力。
例如,在閱讀《小河馬拔牙》這個故事時,為吸引幼兒閱讀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去閱讀這個故事,教師即可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具體展開,即是在閱讀開始前,教師即可請幼兒分別扮演小河馬和牙醫,請幼兒按照故事書中的內容進行表演。如此一來,在任務的驅使下,幼兒便會主動的投入到故事的閱讀中,由此實現促進幼兒自主閱讀的教學目標。
總結: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已明確指出,開展語言活動的教學目標之一便是培養幼兒形成良好閱讀能力。因此,為提高教學水平,讓幼兒在幼兒園取得更多收獲,則需教師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給予充分重視。基于此,在閱讀教學中,為促進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即可從課程游戲化的角度出發,通過尋找字寶寶、講故事大賽、角色扮演等游戲引導幼兒主動投入到自主閱讀之中。相信在游戲活動的開展下,定能早日實現幼兒自主閱讀的教學目標,發揮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鳴.課程游戲化理念下的幼兒自主閱讀[J].基礎教育研究,2020(02):91-92.
[2]陸麗娟.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繪本閱讀分析[J].家長,2019(32):177.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龍湖茉莉幼兒園?葛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