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促使教育事業不斷朝著更深入的方向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化作為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載體,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積極創新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就可以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用數學規范語言回答問題,讓學生在數學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實現充分地交流溝通,在優化數學課堂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132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了解到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對學生思維深度和廣度的積極促進作用,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就要重視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育,從關注符號語言教學,培育表達習慣;豐富數學教學形式,提升表達能力;調整學生學習心境,給予方向指引等三個方面切入引領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課堂中探究數學知識,在語言訓練過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關注符號語言教學,培育表達習慣
數學符號是數學學科中綜合應用的特殊文字之一,是數學概念含義層面的高度概括,作為高度濃縮的數學語言,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接觸的就是數字符號,而后又逐步習得運算符號和關系符號等,這些數學符號語言的學習能夠為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和跨越提供良好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鼓勵學生采用符號語言進行教學,通過組織學生歸納總結相應的數學符號,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運用,由此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的數學印象。比如,在學習數的運算時,加減乘除等符號的應用就非常普遍,在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時,=、≈、>、<等的應用也很光泛,教師在引領學生熟悉了這些符號后就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符號運用方法進行指導,同時數學課堂中也鼓勵學生用數學符號語言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析,通過這樣的方式培育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二、豐富數學教學形式,提升表達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明確素質教育思想中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教師要注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豐富數學教學形式,如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由此為學生提供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機會,在師生溝通交流的強化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數學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得以相應的提升。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問: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因此學生能夠輕易給出回答,這就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一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計算這個圖形的面積。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提問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讓學生想到將平行四邊形如何變成長方形,讓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如何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小組探討交流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以《扇形統計圖》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科學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根據預先設置的目標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制作一個扇形統計圖,學生在收集數據和交流探討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由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夠在團隊協作中提升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三、調整學生學習心境,給予方向指引
在培育學生應用數學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并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因此難免會有出錯的時候。針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能夠以鼓勵為主,同時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要能夠通過贊美和肯定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在點評時教師還要恰當采用批評性的語言,具體指出學生在數學表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由此提升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方程》一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如給出張亮的體重36千克,已知他的體重比去年增加了3千克,請問他去年的體重是多少。教師出示問題后請同學們自主分析應用數學語言弄明白數量關系,一步步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應該如何得到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由此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提升其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育是教育工作中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培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以提升。為了促使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就可以從不同的教學方面付出努力,通過多樣教學方法優化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惠.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J].華夏教師,2017(05):46.
[2]許玲.淺談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幾點策略[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