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宇
摘要: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很希望自己是那個發現者和探究者。小學數學課堂中,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剛好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以孩子為主體,靈活運用教學方式,讓學生想上課,會上課,又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學,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通過近年來在低段的教學和學習中得到的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初探,提出了幾點建議,不僅延伸了現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空間,還增強了小學數學學習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低段;綜合實踐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22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育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綜合與實踐作為數學新課程標準四大板塊之一,將成為既有特色又有分量的一部分。目前,作為新課程標準教科書新增設的內容,在小學低段的每一冊的教材中都安排了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學生的活動經驗,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它不同于新授課和練習課,也不是一般的數學課外活動。作為小學低段數學教師,我們該如何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下面我結合自身實踐與探索,談幾點認識:
一、確定目標,明確主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在培養目標方面體現了綜合性,不再是傳統的“魚”式灌輸,而是對學生“漁”的培訓,讓他們自主通過對“漁”的技能掌握,通過創新和實踐而不斷獲得更多的“魚”。換而言之,學生不僅是單一的知識獲得,更要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特別要有強烈的創新欲望和優秀的實踐能力。
要想有好的成果,那么就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明確主題對于小學低段數學綜合實踐課則是重要的環節。如果選擇了一個好的主題,活動進展順利,師生互動積極,現場氣氛活躍,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如果對主題不明確,學生思維會產生混亂;或與學生現有經驗脫離,則學生會感到迷惑;再者研究主題太過空洞、枯燥,使學生失去了興趣。
所以,一定要對綜合實踐課程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鉆研教材,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實現一個良好的開局。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看一看 擺一擺”,要明確這一課不僅是對觀察物體、平面圖形、乘法計算進行鞏固和拓展,要不然這只是一節單純的復習課,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滲透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
二、師生互動,積極引導
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同時做到換位思考,引導學生從個體融入整體。
例如《數學》一年級下冊“小小商店”一課,老師作為一名顧客,向小小商店的同學們購買商品。老師向同學們展示如何選購商品、比較價格、核算價格、付錢,同學們則推銷產品、核算價格、找零。然后,通過角色互換,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學會了付錢和找零,還體驗到了兩個社會角色。而且在實踐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平等的,在溝通交流中得到了共同發展。
三、勇于創新,快樂學習
1919年,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創造”引入教育領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培養“創造精神”和“開辟精神”的人才。跨入新的世紀,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具有重大意義。
1.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要有自己的見解。引導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和表達欲。我們要創造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團隊研究,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在活動中交流,在交流中創新。
2.引發學生創新興趣,興趣是動力的源泉。感興趣的事或物,一定是能使人感到快樂的。那么,我們就要讓學生在創新中產生快樂感,表揚與獎勵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平時表現平平的學生,通過對其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創新思維的表揚,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在學習成績上升的同時,感受到了自信與學習的快樂。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剪一剪”一課中,有些同學將紙多折幾下就能剪出更多的小人。有些同學剪自己喜歡的形狀。他們發揮著自己的想象,享受著其中的樂趣。同時他們通過互相交流,探討著自己的體會,分享著自己的方法,各自發揮著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都能很好地說明自己的方法,為什么要這么剪和能剪出什么樣的數量和形狀。
四、建立情感,和諧發展
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情感態度,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也會直接影響到每一名學生。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積極使人進步,消極使人退步。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影響學生的一生。學生消極的情感態度(如抱怨、焦慮、懈怠、內疚、憤怒等),不僅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影響學生的人生態度,尤其是低段的學生。而積極的情感態度,會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陽光。總之,教師要認真落實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
例如,我們在進行一年級下冊“小小商店”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將主題設為“愛心義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同學們奉獻愛心。讓同學們從小了解,“受”是一種快樂,“施”更是一種快樂。在商店里設回收站,可以讓同學們懂得保護環境和循環利用資源的重要性和養成節約的美德。
總之,通過小學數學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低段同學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責感會有比較大的提高。但作為課程改革中的新型產物,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地思考、學習和探究,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中不斷自我完善。
參考文獻
[1]陳余光.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1).
[2]徐國裕,羅文恩.上好數學活動課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云南教育,199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