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花
摘要:在新課改推進的環境下,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掌握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這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十分關鍵的環節,因此,老師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時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和相關的生活情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終實現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教學目的。基于此,以下對創新環境下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創新環境;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51
引言
在小學開設語文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創作能力。而要想真正達成上述教學目標,則需要充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實際教學時一味進行知識的灌輸,這不太切合實際,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為語文素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渠道”作用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學生一但遇到了什么問題,都會優先選擇通過詢問教師來解決自己的困惑。但是,在我國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往往更加傾向于上下級的關系,教師在學生心中就代表著權威,不可質疑,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對向教師提問這件事情有一些畏懼。所以有些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之后寧愿不解決都不愿意向教師詢問。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盡早轉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之間成為朋友,讓他們敢于向自己提問甚至是爭辯,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渠道”作用。長期如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通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熱情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行為往往偏于感情化,若是學生喜歡一位老師,那么在上這位老師的課時就會十分認真;若是學生討厭一位老師甚至心生抵觸,那么他們就會表現得偏于叛逆以及十分被動,不想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老師,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因此,老師要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老師可以采取手拉手、拍拍手等比較歡快的方式,建立融洽的氛圍,讓學生拉近與老師的距離。有時,相比于刻板的語言,老師的肢體動作更能引起學生的反應。在小學語文課堂里,老師要張弛有度,學生表現優秀時要給予表揚,學生犯錯誤時也要給予一定的批評。特別是對那些不想學習、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批評后,老師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一定的引導,引導他們了解老師的真正想法。有時文字的形式也能很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文字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減少面對面交流的不自然,還有利于老師掌握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通過這些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老師面前有話說、想說、敢說,長此以往,學生就能接受老師的教導。老師要注意在教學時不可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指責和批評,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寬容以及幫助,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輕松、愉快地學習,產生對語文的濃厚興趣。
三、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
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采用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缺少了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學習能力自然也無法得到提升。因此,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創新環境下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揮出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十分鐘的獨立思考時間,引導他們自己去發掘學習中的問題以及學習方法。也可以在每節課結束前的幾分鐘為學生留下課堂回顧的時間,讓他們總結本節課所掌握的知識。總之,想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要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之后的自主學習活動展開奠定基礎。
四、加強自學訓練,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對于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主動性以及自主學習習慣變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時,要借助一些具有針對性地訓練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無論是在課堂當中還是在課間當中以及在家庭作業的布置當中,都要有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在里面,讓他們在自主地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他們才會建立自主學習的信心,從而去提高語文學習的信心,增強建立課堂內以及課堂外的學習主動性。比如說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作為基本點去訓練他們閱讀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不能只是看,還要加入思考與分析,從而去建立閱讀分析的模式,要求他們在自我的閱讀當中去掌握文中的情感,而不僅僅掌握字詞,了解文章當中富于子之間的情感,要進行自我的反思與思考,結合生活當中自己的表現與父親的關系可以讓他們進行小小的總結或者是發言,當然也可以通過小組的模式進行閱讀后思考的討論,通過小組長的征集與總結進行全班的自主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對課堂學習習慣加以引導,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自身經驗及課堂反饋去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將課堂作為切入點,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雪.創新環境下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1(04):137-138.
[2]魏九彪.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64.
[3]田麗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