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在各大學科課堂上,情境教學頗受教師的青睞,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被廣泛運用。這一教學形式不僅能引發學生融情入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的運用技巧。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英語課堂上情境教學的實施現狀,對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情境教學加以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麻小強,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小學。
情境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更具有針對性,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富有情感色彩、具體生動的情境,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覺融情入境,積極參與體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這一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與情境能夠相融,寓教學內容于情境之中,將靜態語言通過生動的情境演繹出來,學生的學習思維被激活,更有利于學生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圍繞情境中提出的問題或者是安排的教學任務,積極進行分析、探究,最終成功解決問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同時,學生也在融情入境中理解和學會單詞、詞組、句型等英語語言表達。情境教學是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創設的,比如說在導入環節,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形象畫面,創設問題情境,巧妙抓住這一關鍵環節起好頭邁好步,迅速將學生的眼球牢牢抓住,使學生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新內容的學習上。又如,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課堂中創設游戲情境、表演情境以及說唱情境等,這些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形象生動的情境之中,整個課堂富有生氣,充滿了勃勃生機,而學生們以學習主人的角色投入到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不斷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
一、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開展現狀
當前,隨著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英語成為國際交流中的通用語言,掌握這門語言,有利于促進各種事務的順利開展。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讀、說、寫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為了滿足日后適應社會和時代需求儲備人才、培育人才。當下,社會公眾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頗為關注,教育也始終成為國民關切的重點。情境教學法走入課堂,其不僅具有針對性,而且趣味性十足,實用性也尤為突出,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1.情境設計形式化。有的教師認為無論怎樣的形式,只要能引領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讓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即可,因此,在設計情境時花里胡哨的形式大于教學的實質,學生們完全被這“新、奇、特”的情境吸引,卻忽視了關注英語知識內容,由此導致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成了走過場,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并沒有真正吸引學生投入到主動學習中。
2.情境教學脫離現實實際。有的教師在設計情境時,并沒有從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而是為了創設而創設。主觀認為這一情境的創設適合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和感受。這些脫離了現實、缺乏真實性的情境,無法調動學生們對生活進行觀察與體驗,與所學內容未能做到緊密結合。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和厭煩心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教師沒有認真精研教材以及學生的認知需求,另一方面學生所掌握的素材比較少,并沒有真正就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作詳細的區分,導致學生們無法切換自己的傳統認知,教師這一方面的功課做少了,也就使得情境創設脫離現實,并沒有產生效果,反而容易讓學生的意識產生混亂。
3.情境實施效果不佳。在情境教學之中,教師的本意是借助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積極地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參與到學習之中。但是事實上,有些情境的創設實施并不到位,學生的參與度也不高,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究其原因,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形式較為單一、機械,沒有引發小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同時,情境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也不夠緊密,學生對于參與情境學習出現畏難情緒,其參與熱情并不高,無形中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英語課堂情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1.營造愉悅、和諧的情境氛圍。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營造良好的情境創設氛圍奠定基礎。當教師俯下身子,用微笑、寬容以及尊重的姿態與學生交流互動,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為情境創設提供有利的條件。教師在這一情境的創設中,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對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實際生活認知進行了解,找準創設這一情境的落腳點,研究哪一種情境創設既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同時還不能走過場、喧賓奪主,能層層引導學生們進入到教學之中。如此,教師所創設的這一情境,便營造出了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做好了基礎鋪墊。
2.創設富有情趣的情境形式。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情境,這是與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符的,通過富有情趣、形象生動的情境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急于投入情境之中,揭開未知知識的面紗,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手段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情境。
第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形象生動的直觀情境。在一些教學內容的講授中,學生因為生活閱歷淺、生活經驗不足,發現所講授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似乎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陌生,無法感知、理解。為了讓學生們形象生動地認識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手段制作課件來播放,學生們通過多彩畫面、多感官刺激,學習興趣一下子高漲,使得學生感知英語知識的時間有效縮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激發。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相同類型或者同一類別的單詞時,教師可利用一些實物圖形的播放模擬情境,讓學生們對課本中抽象的表達,借助多媒體的形象展示而獲得認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通過人機互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激發。多媒體課件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大,而且趣味性也比較強,兼具圖像、文字、聲音等等,通過生動圖像的展示,不斷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讓教學內容更為引人入勝。
第二,創設游戲情境,開展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結合小學生喜愛游戲的這一天性,教師把枯燥的英語知識改編成趣味游戲,在游戲情境中蘊含教學內容,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沉浸到輕松愉快的一情境氛圍中,習得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小學生雖然年齡小,知識經驗也缺乏,但是他們喜歡模仿,通過在游戲中玩耍,體驗生活的愉悅,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學生們自愿而主動地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增強其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水果類單詞時,教師利用touch and guess的游戲,現場準備水果,用英語簡單描述水果的特征,誰能猜中就可以得到它,使得學生們樂于嘗試,踴躍發言,在快樂中學習英語,也在快樂中運用英語。
第三,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中習得知識。為了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地位,教師可以對一些教學內容進行改編,讓學生們對號入座,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情境對話練習。通過帶學生們進入對生活原型的再現情境之中,使得學生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練習對話,由此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鞏固和掌握,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學以致用。比如說,在教學“Hello”這一課時,為了鍛煉學生們的日常交際用語,讓學生能聽懂、也會說,可以通過仿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們紛紛進入角色,進行自我介紹以及詢問對方的姓名。又如,引導學生們體會該如何對所扮演角色的情感、意愿、行為用英語表達出來,在story time中,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所喜愛的角色是Zoom還是Zip,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之中,自然會對這兩個角色的年齡以及他們的形態特征加以認真的區分與確定,并且嘗試用合適的語氣以及動作、語言表現這一人物角色。如此,學生們在運用語言時就更為貼切,而且生動形象。在角色對話中,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勇氣與意識,同時還讓學生認識了更多的單詞,豐富了單詞量。為了引領學生們牢固記憶以及加強理解,教師可以創設學生們隨時隨地進行口語練習的英語角,讓學生們把課堂上所學的英語知識在課下進行深化與鞏固。
第四,創設體態語言情境,增進師生感情。在進行英語語言表達以及交流時,體態語言成為“無聲”的重要信息傳遞,通過體態語言的表情達意,讓所要表達的語言內容借助具體的行為舉止傳遞出來。為了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教師創設體態語言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了解到表達某句話時應該表現出怎樣的行為舉止。師生之間進行對話時,充分運用體態語言,有助于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同時也使學生在進行英語表達時準確明了地表達這句話的意思,對于所包含的語言意義更為準確地加以理解。教師結合PTR教學法將動作與口語直接結合起來,每說一個英語句子就利用肢體語言加以表現,而學生們則跟著教師一起做。這樣,學生們就能懂得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借助這一體態語言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動起來、活起來,善于用自己的肢體體會這個句子的意思,也讓學生們便于記憶。
第五,改編教學內容變成chant或者song來創設情境。不少學生都喜歡讀節奏感強的chant,有的還喜歡好聽的英語Song。把教學內容進行chant或者song的改編,學生的記憶就會格外牢固,讓學生們感到富有情趣,也有音樂律動,學習激情被充分的調動,在這一富有音樂律動、激情四射的情境中體會學習英語的美好。如,學習了“I like...do you like...”這兩個句型之后,教師可以將內容編成chant形式,比如“Flowers, flowers, I like flowers. Do you like flowers? Yes, yes, I like flowers.Dogs, dogs, I love dogs. Do you like dogs? Yes, yes, I love dogs”。帶著學生有節奏地進行朗讀,或者以唱歌的節奏chant,學生們的興趣格外濃厚,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受。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所學過的知識內容進行自編、自讀以及自唱,既可以進行同桌合作、小組合作,亦或者是單獨創作,由此,學生們的創作熱情被激發,在這樣一種輕松、愉悅的情境體驗中,實現了三維目標的整合與體現。
為了加強學生們對詞匯的記憶,在進行單詞教學時,通過相同類型的單詞展現圖片,亦或畫面,使得學生們置身于一個形象生動仿真的環境之中。而在句型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們在真實語境中輕松愉悅地運用句型來練習對話。在會話教學中,則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心理特征選擇一些簡單并且有趣且與學生實際相結合的話題情境,對學生加強聽、說訓練以及語言實踐,從而使學生形成英語語言能力。
三、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遵循當前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理念,切實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進行英語教學的情境創設。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情境教學的理論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做好情境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同時還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做情境教學的主人,使得學生們在充滿情趣的情境之中吸收知識,豐富知識儲備,同時在不斷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利用情境教學既可以進行詞匯教學,也可以進行句型教學、會話教學,讓學生們融情入境,愛學、樂學、會學、善學,由此不斷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加強語言信息的輸入,也讓學生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學以致用,筑牢英語學習的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曼.情境教學,讓小學英語課堂更加精彩[J].新課程(小學),2018(9):140.
[2]盧倩倩.用“真實的虛擬”激發英語情境教學的活力[J].基礎教育參考,2019(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