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針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構建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改革實踐。通過對線上線下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依照“起承轉合”的脈絡切分為六個環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英語學習共同體,完善教與學的過程評價機制。本次教學改革實踐顯著提高了學生成績,一定程度上為推進高校大學英語向智慧教學轉型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智慧教學;BOPPPS;雨課堂;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江晉(1980-),女,陜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學法、跨文化交際。
【基金項目】西安工程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BOPPPS模型《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9JGYB02);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基于Wiki的跨文化交際復合型涉外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SGH18H089);全國商科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編號:SKJYKT-1873。
一、研究背景
1.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目前,教育信息化已從數字時代走向智能時代,智慧教育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風向標”。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實踐的主要場所,是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基礎,將傳統的教學過程智能化的全新教學模式。
然而,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制約,如今很多高校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軟件不夠智能化。很多老師仍采用PPT和少量的音視頻結合的方式教學,英語授課形式相對單一,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很多高校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都相對落后,仍然采用灌輸填鴨式教學法,這與新興的智慧教學理念相背離。
多數英語教師不能熟練運用智慧教學手段輔助日常教學活動,主動整合網絡資源為教學提供輔助的積極性也不高。
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參與度和效率不盡如人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真正意義地掌控全局和每位學生。
2. 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現存的問題。經過走訪一線大學英語教師,我校實際大學英語教學中現存的短板可總結為五點,而利用本次教改的創新模式剛好可以一一對應進行解決(見表1)。
為解決以上“課前-課中-課后”諸多方面問題,此次教學改革有針對性地利用BOPPPS教學模型結合智慧教育軟件(雨課堂)開展大學英語教改的研究,收效明顯,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二、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
1. ?BOPPPS教學模型及所選取智慧教學軟件(雨課堂)簡介。BOPPPS教學模型是北美高校教師技能培訓過程中備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型以建構主義和交際法為理論依據,強調有效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導向,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互動和反饋,這種模型將課程教學依照“起承轉合”的脈絡切分為六個環節:導言(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簡稱為BOPPPS。該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為教師指導教學各個環節提供了理論體系和支撐,使課內外教學的安排更加有序合理。
本次教學改革所采用的智慧教學軟件為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聯合開發的雨課堂,將復雜的信息技術融入教師日常教學最熟悉的幻燈片和微信中,通過打造在線虛擬教室,確保師生在課前預習、備課、課中教學與課后復習、測驗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營造互動高效的學習環境,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BOPPPS模型指導下,選用雨課堂可同時兼顧“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六環節,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線上網絡資源,實時推送跟大學英語課程內容相關的富媒體教學資源,定制符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教學設計,并且可隨時隨地進行移動終端測試,真正做到英語教學過程可視可控。與此同時,還可以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動態學習數據進行分類采集和分析。這種以全程量化數據輔助教師判斷分析學生學情的智慧教學新模式,可以幫助英語教師從經驗主義教學向數據化教學轉變,實現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2.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情況概述。(1)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本次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教改實證環節設計思路如下:從大學英語分級班中選取相等數量的對照班和實驗班。對照班按傳統大學英語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實驗班采用基于BOPPPS的智慧教學模式教學。為驗證本次教改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在項目前期對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統一大學英語測試,跟蹤教學兩學期后對兩種班進行中期和后期大學英語學業測試,對所得成績進行獨立樣本 t檢驗等相關數據分析,尋求對照班和實驗班間的差異,驗證這一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此外,采用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對受試班級進行跟蹤調研,為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獻計獻策。
(2)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效果分析。本次教改實踐從理工類2019級英語分級班中選取數量相當的對照班三個和實驗班三個,每班人數在70人上下,涵蓋全校十個學院,數個專業自然班。對照班按傳統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實驗班采用基于BOPPPS的智慧教學(雨課堂)模式開展教學。受試班級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學進度是一致的,分別由教改團隊中兩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承擔教學實踐任務。
為驗證本次教學改革模式的有效性,對照班和實驗班在為時兩學期的教學周期內組織多次統一的英語測試,對所得成績進行獨立樣本 t檢驗等相關數據分析(具體數據如下圖所示)。
如上表所示,實驗班學生成績(平均分86.82)明顯優于對照班(平均分75.1),二者的標準差分別為6.872和8.562。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t=4.766,Df=98,Sig.(2-tailed)=0.000,小于0.05,表明實踐新教學改革模式的實驗班和傳統教學法下的對照班成績差異具有顯著性,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為期兩學期的教學改革實踐,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線下教學設計,在“起承轉合”六個環節中加強了師生互動,對師生同步、異步教學全程進行實時記錄和統計,為學校提供了對教師和教學定量評價的依據,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受試師生廣泛的好評,為新時代高校大學英語教改和以質量為導向的績效評價改革給出了新思路、新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與實踐。
參考文獻:
[1]C C Chung,W Y Dzan, R C Shih, S J Lou. Study on BOPPPS application for creativity learning active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5(31):648–660.
[2]楊芳,張歡瑞,張文霞.基于MOOC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初探——以“生活英語聽說”MOOC與雨課堂的教學實踐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7(5):34-40.
[3]Shuai-guo Wang. The wisdom teaching tool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big data[J].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7(5):26-32.
[4]陳曦蓉.基于CBI教學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以“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9(12):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