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口語教學不僅關系著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升,同時也關系著學生英語學習的其他方面,對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掌握當前的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并設計多種英語口語教學優化策略,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以人為本;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崔保江,沂源縣河湖中學。
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不僅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到較強的成就感,還會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基于此,教師需要以促使學生流利說英語為目標進行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同時,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情況為本。也就是說,教與學是一個密不可分的過程,如果教師不結合學生的情況,而是只專注于自己所教授的內容,那很有可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有可能與預期效果背道而馳。所以,教師需要從學生出發,了解學生對英語口語的看法,并對現階段的英語口語教學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設計口語教學策略,切實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部分入手對以人為本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從當前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有所改進,但距離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有一定的差距。具體來說,英語講究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初中生的口語能力在這四項能力中是偏弱的,一是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偏重于考試要考的內容,對口語不甚在意;二是因為學生平時說英語的機會比較少,語言學習對實踐的要求比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弱。
英語口語學習需要學生主動,然而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恰恰缺乏主動。也就是說,困擾教師英語口語教學的一大問題是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積極性。當前很多初中生學習英語是因為教師或者家長要求他們學習,而不是他們自己想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是浮于表面的,看似學會了口語知識,其實很難對其進行靈活運用,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英語口語教學需要多方式,在時代發展的推動以及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背景下,教育領域出現了多種優秀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效果。然而很多英語教師習慣于用自己熟悉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即使學習了新的教學方式,應用率也不是很高。運用自己熟悉的教學方式固然可以穩定教學效果,但弊端也很明顯,即教學效果很難再提升,甚至有可能下滑。對于初中生而言,同一種教學方式下的英語口語學習會讓他們感到枯燥與麻木,良好的學習狀態很難維持。
英語口語教學需要長期的堅持,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積累和應用,而目前的英語口語教學缺乏堅持、積累與應用。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鑒于此,教師首先需要自省與提升,其次需要改變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看法,進而促進他們英語口語實力的提升。
二、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并促進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看似簡單,但其實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在設計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時,教師需要對英語口語教學有整體的規劃,還需要從口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切實優化教學。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初中時期專門留給英語口語教學的時間并不充裕,教師應當抓住一切機會,將英語口語教學滲透在日常的英語課程中。
1.課前多面準備。課前準備是進行英語教學的基礎環節,這一環節的準備越充分,越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師需要重視課前準備環節,切忌經驗主義,用以往的教學經驗來進行相同課程的教學。不僅不能經驗主義,還應當進行多方面的準備。
具體來說,首先教師需要準備英語教材。英語教材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依據,也是在課堂上進行口語教學滲透的依據,如果脫離了教材內容,英語課堂教學就會偏離正軌。教師對于英語教材的準備應當全面且細致,明確教學目標,劃分教學重點與難點,有效制訂教學計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找到適合進行口語教學滲透的方面,并有所標記。比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教學準備階段,筆者認為教學導入環節很適合進行口語滲透,學生對外貌普遍比較在意,教師可以將此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如提問:As fans, can you tell me what your favorite star looks like?很多學生都追星,并且對自己喜歡的明星非常了解,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出他們的表達熱情,是鍛煉他們口語能力的有力手段。因為在導入環節與學生討論了他們喜歡的內容,所以接下來學生的表現會較為積極。故而,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口語教學滲透。
其次,教師需要準備學生。學生是進行英語學習的主體,英語教學是為了學生發展,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英語課前準備,教學效果很難提升,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馳。所以,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并需要從學生的英語成績、口語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等多個方面進行準備,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教師與學生雖然不是敵對關系,但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地進行口語教學滲透。比如,教師可以將口語能力相當的學生進行分層分組,讓同一層的小組之間形成競爭關系,促使他們相互促進,進而讓每位學生都獲得口語能力的提升。
2.課堂增強互動。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重中之重,教師需要抓住課堂教學的機會,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增強課堂上的互動,增加學生的課堂體驗感,讓他們慢慢習慣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堂互動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二是生生之間的互動。
對于師生互動而言,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比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Do you like exercise? What kind of exercise do you like?這樣的問題可以給學生提供較大的回答空間,對他們的口語能力是非常好的鍛煉。教師也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他們進行互動,還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在意的體重、體型等角度展開話題,在互動中逐漸引導學生學習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另外,教師可以運用播放視頻、講英語故事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中鍛煉學生的口語熟練度,同時也讓課堂氛圍積極起來。
對于生生互動而言,教師需要給學生創造足夠的互動空間,同時需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具體來說,教師需要給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進行組內互動。在進行分組時,教師需要進行綜合考慮,不能僅僅依據成績進行分組,最好讓每個小組都有性格活潑、可以帶動氣氛的學生,如此可以讓小組互動更為熱烈。在生生互動之時,教師的監督會相對變弱,要想讓學生自覺用英語進行互動,首先需要教師提出英語互動的要求,其次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很多時候學生不是不愿用英語進行互動,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表達,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熟悉的詞匯來描述陌生詞匯,也可以引導他們學習身體語言。如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進行互動的積極性,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口語思維。
3.課后活動強化。課后活動是強化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并且課后時間較為充裕,也沒有課堂教學的諸多限制,可以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多樣化的鍛煉。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課后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進行有效的口語鍛煉。
具體來說,要想課后的英語口語活動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教師需要在活動設計上多花心思。首先,教師所設計的口語活動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加深他們對活動的思考。其次,教師需要合理控制活動中的任務量,也就是說,很多學生將課后的時間視為非學習時間,如果課后口語活動的任務量較大,很容易讓學生反感。 第三,教師需要注重活動展示。活動展示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活動的重視程度,還能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進一步提升。比如很多學生喜歡看電影,所以筆者在課后給他們設計了一個與電影相關的口語活動,即學生在課后自由組隊,選擇一部大家都喜歡的英語電影,從中挑選一個片段進行模仿表演。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非常受他們歡迎。在活動的最后,筆者會抽出時間讓他們進行班級表演,一個小組表演時,其他小組需要打分,綜合分數較高的三個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口語興趣都會提升。
4.注重評價鼓勵。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優秀的評價可以讓學生之后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現如今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學評價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的評價較為簡單,常常用一兩句話就完成評價,這樣的評價概括性較強,學生很難從中準確知道自己做得好以及做得不好的方面。再如,教師的評價是從整體出發的,針對性較弱。對于評價中的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及時意識到,并有效進行改進。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評價的鼓勵性,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比較特殊的地位,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強的動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的鼓勵需要注意分寸,不能過度,過度的鼓勵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
比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結束后,因為在教學中進行了口語教學滲透,所以在評價時,筆者特意提到了教學中的口語方面,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鼓勵。具體來說,筆者先讓學生對自己的口語表達進行評價,并提醒他們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價,如對自己的口語表達滿不滿意、滿意在哪里、不滿意在哪里,等等。在學生評價結束之后,筆者告訴他們:“不管你們是否滿意,反正我對你們這節課的口語表達比較滿意,大家在表達時很積極,這方面值得表揚,希望繼續保持。雖然這節課的口語表達已經很好,但我知道大家可以更好,你們有沒有信心做到更好?”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對口語學習的重視程度有了提升,之后的學習效果也較好。所以,教師應當善于對學生進行鼓勵評價。
三、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總結
通過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以及教學策略的研究,筆者有了一定的啟示。
一是英語口語教學需要以趣引趣,也就是說,用趣味來激發興趣。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很難體會到英語在社會應用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與其一遍遍地告訴他們學會英語很重要,不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口語學習的樂趣,進而對英語口語學習產生興趣。
二是英語口語教學不能程式化,應該靈活應變。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滲透在日常英語教學中,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是應當滲透得自然而然。課堂教學計劃是早就設計好的,但是學生是變化的,如果他們沒有按照設計好的計劃進行,教師需要及時對口語滲透計劃進行調整,不能一味地按照計劃進行教學。并且,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是不斷成長的,這一段時間感興趣的東西可能過一段時間就不感興趣了,教師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成長與變化,以便設計出更符合他們意愿的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綜上所述,初中時期是學生口語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了小學時期的積累,初中時期的口語教學需要進行適當的深入。并且,教師需要注重口語教學的細節,從整體上進行教學設計,并從細節之處進行教學優化,讓學生的口語越說越流利,并越來越熱衷于說英語,為他們之后的長遠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周穎.小組合作評價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17(24):22-23.
[2]李蘭萍.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6):44.
[3]溫萍.淺談新背景下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6):49.
[4]亢梅.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