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英語學科的重要性談起,剖析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在此基礎上,闡明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所存在的差異性,并論述了高中英語教師要因勢利導,充分利用這種差異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價值。文章最后,提出了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學生差異;高中英語;多元化教學
【作者簡介】連雪晞,福建省仙游縣蓋尾中學。
引言
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接受教育情況各不一樣,這就導致每個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習慣選擇大眾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采取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實現個性化學習,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發展。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實現分層教學,教師一般是逐句、逐段來講解課文,引導學生分析句子和段落,整個過程會貫穿一些學習任務和問題,但是這些任務和問題的層次性不強,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近年來,雖然也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性,具體表現為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來實施教學,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各種問題,例如分層依據比較簡單,導致分層不夠科學、合理。另外,教師在將學生分層時,對于不同層次之間的區分度只在量的方面進行了區分,分層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并且缺乏動態性。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屬于動態變化的過程,教師將學生分層之后往往很難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變化來調整層次,這便很難確保差異教學的效果。
二、差異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價值
1.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很難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在閱讀課堂上得到提升和發展,而引入差異教學之后,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對于每一個層次的學生來說,都需要從學生多個“最近發展區”出發來確定學習目標,設置學生跳一跳就能夠達到的目標,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2.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差異進行教學,不僅能夠促進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還能夠適應當下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往教師的教學方案、教學策略都比較單一,并且教學的針對性不強,沒有體現對全體學生的關注。而采用差異教學,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來制訂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基于學生差異的閱讀教學,教師需要細致分析學生的特點,對于教師來說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來備課。備課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在差異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教師無論是對教材內容、課程標準還是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都更加了解,從而制訂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方案,最終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三、基于學生差異的高中英語多元化閱讀教學策略
1.基于學生基礎差異,應用隱性分層教學方式。學生一般是在初中階段接觸正規的英語教學,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前,雖然會經過中考的篩選,進入同一所高中的學生整體成績差不多,但是整體成績不代表學生的英語成績,而且還有很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會發揮失常或者是超常發揮,這就使得高中生的英語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差異就是其中之一。教師可以采取隱性分層教學方式設計不同的英語閱讀訓練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幫助學生完成閱讀訓練。例如,面對相同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給全班學生布置兩種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基礎型和提升型兩類,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五第一單元為例:
Unit 1 ?Reading-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
【導學流程】
(1)歸納推理
Read the title of the text and the headings within i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ext and how is the information organized?
It is about _________________ and the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in ____________, from earliest to present time.
(2)Skim the first paragraph to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that tells the reader what the text is going to be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尋找細節
1)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①Western art has changed very little over the last seventeen centuries.
②Paintings in the Middle Ages did not use perspective.
③In the Renaissance most artists painted indoors.
④Impressionists painted landscapes.
⑤You cannot recognize any object in abstract modern art.
⑥Abstract art is still an art style today.
2)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①Why has Chinese art changed less often?
A. It developed slowly.
B. Chinese people didn't like art.
C. Art in China followed a similar way of life for a long time.
D. Chinese art had a steady root.
②What did the Western paintings in the Middle Ages mainly draw?
A. Nature paintings. B. Realistic paintings. C. Abstract paintings. D. Religious paintings.
③When did painters mainly focus more on people and less on religion?
A. 5th to 15th century AD. ? ? B. 15th to 16th century.
C.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 D. 20th century to today.
④Who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use perspective in paintings?
A. Masaccio. ?B. Giotto di Bondone. ?C. Claude Monet. ?D. Pablo Picasso.
(3)合作探究
Retell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Styles in Western art have changed __________________. Art is influenced by the ________ and _______ ?of a people.
During the Middle Ages, the main ____ of painters was to represent _________ themes. Artists were interested in creating _______ and _____ for God.
In the Renaissance, people began to _______ more on _____________to life and less on ______________. Artists tried to paint ______ and 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really were.
Masaccio used __________ in his paintings which made people _________ they were ______ ______ a hole in the wall ___ a real scen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Europe changed _______ ______________ from a mostly ___________ society to a mostly _________ one. The _____________ were the first to paint ________. They had to paint _______ and their paintings were not ___ _____ _____ _____ of earlier painters.
Today people accept ___________________ as the _________ of ______________. Some modern art is _______ while some is __________.
(4)總結點撥:Summary 兩種主要的閱讀方法。
Method 1:Skip(跳讀)。這種方法主要針對歸納推理題(主旨大意、中心句、作者意圖等) 。一篇文章的主題句、中心思想往往出現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許多文章開門見山地在第一段就提出了要說明的對象或者要論證的觀點,而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也會對全文的說明和論證進行總結。
Method 2:Scan(掃描)。這種方法主要針對事實細節題,只要抓住題目關鍵詞,在文章相應地方尋找相應的句子,逐詞逐句進行掃描來尋找答案。
2.基于學生能力差異,應用不同的檔次目標進行教學。對學生不同的英語能力差異,教師需要依據具體的情況來設定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分為難和易兩類,這樣才能夠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進行英語閱讀,促進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在“Women of achievement ”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中,文章主要描寫了簡和她的同事在非洲原始森林觀察非洲黑猩猩的片段,闡述了其從事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及取得的成就,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差異,為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設定兩個教學目標。例如可以提出問題“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 paragraph”。對于英語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讓他們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更深入地挖掘文章的信息,掌握文章的考點,比如可以提出問題“What did the group do first in the morning?What do the chimps do after they woke up? What did Jane spend many years doing?”,采取不同的檔次目標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才能真正讓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3.基于學生的興趣差異,應用豐富的作業形式進行教學。每個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一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盡可能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閱讀文章,而且閱讀教學之后的作業布置也是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關鍵因素。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來設計不同的閱讀任務或者課后作業。比如對于性格開朗的學生,他們熱情、喜歡開口說,所以在閱讀課上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內容設計交流討論的話題,激發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興趣;而對于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來說,教師則可以設計一些書面問答的作業或者任務,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結語
受到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能力表現出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基于學生的差異來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策略,實現差異教學,并豐富閱讀教學的手段和方式,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葉春.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華辭賦,2018(7):113.
[2]宋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9(19):326.
[3]杜明通.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評價的行動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9(5):32.
[4]紅艷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7):91.
[5]王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多元解讀策略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