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召順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不是單純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取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熟悉的內容,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生動有趣的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學情境 創設
教學情境創設,就是教師根據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設計一個基于促進學習的特殊環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訓練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職業教育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任職能力,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從情境中來,到知識中去,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以情境創設為手段,以知識的建構為方向,以能力的達成為目標,創設適合于學生學習訓練的教學環境。
一、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
職業教育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相關知識,還要形成崗位任職能力,其實質就是要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發現,成為學生的親身實踐活動,恰當的教學情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于知識的遷移轉化。區別于傳統學習中學生對于脫離情境的知識的理解的字面意思,不僅懂得解決課堂上或試卷中的問題,情境任職能意識到思維層次中的疑難困境及產生的背景,并能揭示真實的生活情境在學習中的內在意義。
2.利于學生沉浸式學習。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傳統書本的知識體系對人的行為影響較小,人們傾向于采用實用的策略,或者是習慣性思維方式,行為活動受身處環境影響更大。
3.利于學生主體的構建。置身情境中的學生很容易產生探究的愿望、解決問題的熱情與責任感成就感,這些學習的動力來源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確證、評價直至創新創造,自主構建個性化獨特的認知路徑。
二、如何在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教學
(一)進行情境創設教學的手段
1.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行模擬情景創設教學
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集文字、圖像、聲音、數據、動畫和視頻等信息于一體,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變靜態為動態,展示感性材料,能讓學生親自體驗和感受知識,樂于求知并加速記憶所學的知識。比如,在《工程機械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中“差速器”的工作原理部分,如果教師僅在課堂板書講解,相當枯燥,內容過多印象不深。但是如果創設“陷車”視頻的情景,發揮生活中的實例啟發,并分別用視頻、動畫等課件進行講解,再組織學生對老師創設的模擬生產現場環境進行討論,使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為視聽等多種感官的共同協作,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論,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為后續學生進入創設的真實情境教學做好知識儲備。
2.利用學?,F有資源進行真實情境創設的教學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如學校的實驗室、實訓車間、校企實習基地、實習工廠等,貼近教學內容創設真實情境,給學生創造實踐機會,進一步構建學生的技能和知識體系。比如,先利用自行研制的推挖裝模訓裝置進行模擬操作,再利用實裝進行操作訓練。教學訓練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真實現場情境,下達訓練任務,學生根據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講評等步驟完成,各組相互講評、學習,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在教學情境中,學生進入一種真實的環境和角色,有助于學生組織形象思維,身臨其境,理解具體情境所傳遞的信息,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今后快速適應職業環境是很有益的。
情境創設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可使用情景展示、角色扮演、實踐體驗、情景辨析、情緒渲染等,所有方法須從增強教學實效性出發,情境設置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要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興奮點,將教材、教師、學生的情感統一在情境之中,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將教學與教育內容寓于情境之中,使其具有深刻內涵,才能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情境教學之后的評價及教學效果總結
情境教學法的評價體系應體現多元化的原則。教學評價應分兩個方面,既要有對學生在教學中表現的評價,也要有教師對自身教學設計及教學效果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學生的參與性、對知識認識程度、創新性、個體性等方面進行,不可使用單一標準,要注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注重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力的發展。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則要強調整個教學過程的綜合效應,教師在情境教學中是否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的情境是否全體學生能共同參與,是否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各方面全面了解并設定提高方案的目的。最后的教學效果總結,應與傳統教學方法在學生學習積極性、知識技能、課堂效果等各方面進行對比,得出客觀的結論。
三、情境創設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一)學生為主導原則
教師在情境創設地要以學生為主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教師只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作用,因勢利導,使學生更充分地參與教學過程。認可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個性發展,使所有學生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全員參與性原則
教學情境創設的氛圍應適合全體學員共同參與,使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和提升的機會,都有展示個體特質的機會,才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激發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三)鼓勵創新原則
職業教育提倡創新,應引入到情境創設的課堂教學。鼓勵學生發掘自身優勢,善于發現,勤于探究,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創新精神。而情境教學法因其具體、生動、形象的特點,對啟迪學生思維和想象力,提高創新意識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綜上所述,創設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所傳遞的信息,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感知信息,加工信息,構建知識,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目地。如何上好一堂課,出色的教學設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職教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探索如何將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有機結合,對于職教課堂教學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馮衛東.王亦晴.情境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馮衛東.情境教學操作全手冊.江蘇教育出版社.
[3]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中國鐵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