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要:群文閱讀是把一組文章,按照文章內在順序組合到一起,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教育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閱讀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思維力的發展,全面培養和提高語文素養,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也應采取這種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讀,促進其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閱讀;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獲愛閱人物獎的朱永新曾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1]所以語文課堂愈加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書籍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增加知識的儲備量,豐富頭腦,開拓視野,增強閱歷,同時還能提升學生語感。正是因為這樣有諸多好處,現在的教學尤其注重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而群文閱讀也正是一種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的好方法,所以深受廣大教師的歡迎。
一、群文閱讀的內涵
群文閱讀指的是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一個簡稱,最大的特點是由:單一文本的閱讀教學走向多文本的閱讀教學。[2]是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圍繞一個主題,構建的多元文本的過程。群文閱讀有三種形式:一是教材內選文;二是教材內外選文;三教材外選文。現在語文部編版教材,以單元為主題,適合精選其中的一篇文章,帶動多篇的形式。教材內外選文意味著教材內選取一篇課文,按照“1+ X”理念,一篇課文帶動多篇群文閱讀的形式學習,群文以課外閱讀為文本。教材外選文是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選取一組同體裁或者同一文體較為優質的文本進行群文閱讀。
二、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吃透教材,合理組編閱讀內容
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一就是議題,三指的是群文閱讀,讓真正的想要事半功倍,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是否吃透教材,是否了解課文的內涵與主線,是否選取合適的文本材料。在選文時可以選取同一主題,注意不同文章之間的環節點、可以選擇同一體裁、同一文體選取或同一作者下的不同文章。其次在選文時務必要注意,文章要有一定的梯度性,由淺到深的順序,學生逐層理解,步步深入,所以群文閱讀要求老師要有較高的水平,對教材有深入的理解,老師要經過長時間的積淀才能達到。最后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注意合理有效的復習,在群文閱讀中也要如此,在即將遺忘之前鞏固所學內容,再次練習閱讀類似文本內容。
(二)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為閱讀打牢基礎
群文閱讀一般文章以多篇形式出現,字數較多,而我們的學生年齡較小,閱讀能力有限,所以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在課前做好預習的工作,首先解決生字詞的難關,遇到讀不準或不理解的生字,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查字典,查工具書,向別人請教等方法解決,要保證在預習中不留生字障礙,教師以予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理解文段,理清主線,抓住幾篇文段的共同主題,共同主線,以點帶面。但也要注意學生預習與課堂上閱讀時也應規定學生時間,所給的時間可隨學生水平高低而變化,以便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而且閱讀的篇幅也應注意,循序漸進,按學情選擇文本,一開始不宜過多,以防孩子失去興趣。
(三)精選議題,引發思考
問題是教師教育的手段,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教師設計選取怎樣的議題,就容易引發怎樣的思考。首先,因為我們應培養學生多元思維,所以在選取議題時,應少設計統一標準的答案,應提倡多樣化的答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其次,群文閱讀并不是單篇,要把多個文段內容看做一個整體,提取、整合信息,對文段的共性問題予以探討。最后,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合理遷移,將所學知識在多篇材料中加以應用。
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學生讀書少、不讀書。[3]而且即使讀書,學生也比較注重讀課本內的課文,很少讀其他書籍,所以學生的閱讀量極少,導致寫作文時非常困難,而現在有效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的方法就是群文閱讀,通過多讀,多看,“1+X”模式,拓寬閱讀的廣度,即使一開始時學生理解得不全面,但是,堅持下去,多讀多練,之后能明白所學所練的內容,明白文中的道理。這種方式優化了課堂質量,閱讀水平得以培養,最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我相信語文群文閱讀一定會持續迸發出鮮活的力量,在語文閱讀教學占據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學會設計,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幫助我們的孩子擴大閱讀面,為提高語文核心素養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改變,從閱讀開始》[N].人民日報,2012-01-06(17).
[2]薛猛;朱超凡;牛羽霞.《從《大學》教育思想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與路徑》[M].《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8年6期
[3]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專治”不讀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