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祝琴
摘要:在我國教育中,"減負增效"已經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絕大部分教師還是專注于學生練習、習題等方面,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當再一次提出了"減負增效"之后,教師就應當創新教學,不斷反思,尋找符合學生學習的有效教學,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又能滿足教學需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提質減負;品質課堂
一、高效備課是構建小學數學品質課堂的捷徑
教師高效的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備課要求教師把教科書上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加工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教科書的細節,比如每章的要求、例題的類型、練習題目標等,教師不能只是簡單敘述課本的理論,以及就題講題,更要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內涵,梳理知識的脈絡,帶領學生探究每個例題。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認真挖掘課本的每個知識點、每個要求,力求把教科書所蘊含的知識完整地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數學知識。
二、互動教學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主要手段
要達到高效課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留給學生。
(一)聯系實際,創造有趣的題景
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如果教師只是講解知識,學生很難記得住,也難以讓學生理解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但如果在講解知識的時候可以和他們身邊的事物相聯系,則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的時候,先給學生一個長方體的模型,讓學生自己測量它的每條邊,自己找規律。
(二)互動教學,提高學習氛圍
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數學問題,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比如在講解《乘加和乘減運算》時,我以本班為例,班里一共6個小組,其中5個小組每組6人,最后一個小組5人。最后,讓學生計算我們班一共多少人?如何列式子?我把學生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每組派代表發言,然后小組間相互指正,充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減輕學生精神上的壓力
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長進,反之就會適得其反。作為一個學生,應該懂得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然而,他們沒有一個人不想得到家長的稱贊,老師的愛護,同學們的友愛,當然,這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換取好的成績來實現;這是他們自己心理的負擔,同時,他們也承擔著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期望。如果一個學生基礎比較好,也比較懂事,成績當然沒有問題;那么對于一部分基礎不好,同時又背負著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自己想學好的時候,成績又跟不上來,他們的心理又是怎樣一種狀態呢?可想而知。 學生心靈上的負擔,必須要從他們自身的心理方面和學習方面來分析,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同時要督促他們堅持學習,不棄不餒;另一方面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必要時可進行個別輔導。
四、提高教師素質
(一)要備好課
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與本課有密切關系,免得用一些冗長的問題擾亂學生學習的思路,既達不到理解問題的效果,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教材熟識的基礎上,才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改變自己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如果教師面對學生的質問而啞口無言,那么,學生會怎么來看老師,他們又怎樣能夠佩服老師,甚至接受呢?對上課的內容作充足的準備是對自己的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保證,同時也是一個教師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挖掘文本與生活有關的知識,提高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當然教師必須具備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這樣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拉近,自然而然,他們就會對老師所講的課感興趣,學習也就會努力了。
(三)作業要做到"少而精"呈階梯性
常有學生向我反映,做作業有時甚至到半夜,無可置疑,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因為社會的發展要求他們應學的知識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作業做多了,身體和精神疲倦了,自然就會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假如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是太多又可以鞏固知識,積累學習經驗,培養感情,那么,誰會拒絕這么簡單而又大有好處的勞動呢?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去休息,去多看課外書,進行適當的課外活動,以及探索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能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士承.小學數學品質課堂的構建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30)1-15.
[2]郭玲玲,周世如.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提質減負的研究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 2018(31):61.
[3]王穎奇.真知灼見源于多思善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品質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19):59.
[4]王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于提質減負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8(37):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