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靜杰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聽、說、讀、寫是其最基礎的能力,也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但是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班級整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本文對“課堂互動,提升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能力與自信心”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的建議策略。
關鍵詞:課堂互動;英語學困生;學習能力與自信心
課堂互動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互動的方式可以分為眼神互動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言互動等多種選擇,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英語課堂情況選取相應的方式來靈活控制課堂。由于人大腦的組成結構以及學生本身的性格特點造成了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很困難,一次次的失敗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內心否定自己。這種教育現象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絆腳石”,嚴重阻礙學生的進步。
一、基礎提問互動,樹立學生信心
所謂學困生,簡單來說就是在學習語文教學內容時較為吃力的學生,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教師若是想轉化學困生,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我們要認識到,學困生是在教育教學中非常特殊的教育對象,教學也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學困生在心理上對學科產生了偏差,一次次的失敗也不斷加深了學困生對自己的否定,重拾信心是非常關鍵的任務。有信心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成功。
英語提問也是分層次的,教師在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有控制課堂的作用。教師在提問時,重點關注學困生,在提問學困生時重點提問學困生的基礎部分,基礎部分難度相對比較低,只要學困生上課認真聽講絕大多數都能回答上來。比如在學習初中生肖版七年級上冊unit one《good morning》在這一課,主要學習了三個主要的問候語“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這三個短語作為重點知識要求學生張口就來,會拼會寫會對話。其次還學習了一個句子“How are you?”這個句子的難度不高,再提問學困生時可以讓學困生進行翻譯和回答即可。當然學困生本身的基礎是比較差的,如果再回答問題時遇到了拼寫上的困惑以及回答的磕磕絆絆,教師要及時做好引路人,指引著學困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一般情況下,結果很多次正確的回答就有利于樹立自信心,而且互動的過程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吸收能力。
二、小組合作互動,提高學生能力
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有利于促進小組間成員的交流和協作,在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同時還有助于拉近小組之間的距離。適當組織課堂的小組互動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在初中英語中很多必讀課文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科體驗感,所以組織小組合作互動,有利于模擬真實的對話場景,融入課堂文本當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里面2b屬于任務型閱讀,任務型閱讀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找出答案。在分組時,學困生以及學優生多層次交叉分布,要求每組找出“Write down the unhealthy habits of each person,then think of healthy activities for them.”,給小組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積極交流得出最終答案。在最后全班各個小組通答案的環節,可以讓學困生進行回答簡單的問題,比如“Tony's unhealthy.”等,小組之間交流互動,能夠帶動學困生更快速的進步。教師也需要多向學生強調英語的重要作用,英語不僅僅在我們的高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一門新的語言和文化。針對學習方法不正確的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對這些學生多一些注意和幫助,讓他們能夠及時矯正自己錯誤的學習方法,并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加強有效互動,注重因材施教
互動按照功能可以分為有效互動和無效互動,只有發揮有效互動才能夠發揮課堂互動的價值。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盡管學困生他們也有學情以及性格特點多方面的內部差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據學困生在上節課的掌握程度以及本節課的課堂表現靈活應對制定課堂策略。比如在學習人教版Unite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有的學困生在單詞方面非常欠缺,所以在課堂提問時,要重點提問單詞的翻譯和拼寫以及詞性,做到全面的互動提問。“Vacation”是名詞:假期的意思,有固定短語go on vacation是“去度假”的意思。通過課堂提問互動方式來保證學困生的單詞功底。還有的學困生在說英語方面非常困難,在課堂上多引導其互動,讓這部分學生多開口、多發音,提升這部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四、結語
每一門學科都有各種情況的學困生,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偏科現象在初中階段很正常,作為教師就應該幫助學困生突破自己。本文通過“基礎提問互動,樹立學生信心、小組合作互動,提高學生能力”和“加強有效互動,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讓學困生重拾信心、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淑芳.激發高中英語學困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科技視界,2020(14):123-125.
[2] 王嶸,于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及對策研究——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105中學為個案[J].基礎教育,2011,8(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