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健華
中圖分類號:G8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70-01
摘 ?要 ?在推動體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各級學校的體育運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意識也逐漸滲透進了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心中。基于這一背景,本文從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根據田徑教學實際分析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安排策略,并從完善田徑教學機制、協調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關系、優化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結構、個性化訓練、訓練恢復等角度給出建議。
關鍵詞 ?高職院校 ?田徑教學 ?訓練強度 ?訓練量
田徑主要以走、跑、跳、投為主要運動方式。它是發展人的基礎運動能力,提高人的生活、生存能力的重要運動形式。田徑是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田徑教學對于豐富學生體育健康知道知識,促進學生的運動技和體育精神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學設計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田徑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存在訓練強度不夠,訓練量不合理等問題。針對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就應注意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安排,以期對高職學生展開科學的田徑訓練。
一、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完善田徑教學機制
在高職體育教學管理中,針對田徑運動設計科學的訓練制度,構建完善的訓練體系,是促進學生有效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體育教學管理中,教師應結合體育課程標準要求,為學生設計課程實踐方案,根據不同學期的體育課時安排田徑項目內容創新設計體育教學方法等等,從而完善田徑訓練體系,為學生科學參加訓練創造條件。這樣的體育教學安排,能夠讓學校、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打破經驗主義的不良影響,促使教師在訓練中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適當調整訓練計劃,進而合理優化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提升訓練效率。
二、合理協調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關系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是為了讓學生身心實現協調發展,因此,合理控制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的關系是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訓練強度需要相應的訓練量的支持,但是,巨大的訓練量有時并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強度,尤其是在學生訓練過程敷衍,訓練技巧不佳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針對此,教師應從學生整體發展,適當調整學生在田徑訓練中的負荷與強度,確保訓練量適度,有效化解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矛盾。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毅力、耐力、速度等的專項訓練,鞏固整體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田徑訓練的實際效果。
三、優化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結構
在田徑運動中,訓練強度的科學設計,對于學生的體育素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高強度、高負荷的田徑訓練容易損傷學生身體機能,甚至留下永久性傷害;低負荷、低效率的運動達不到訓練目的和要求,浪費學生精力,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安排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的時候,要優化二者的結構,為學生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例如,針對學生的發育情況,先進行力量訓練,再進行速度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逐步調整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結構,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訓練方案,促使學生在訓練中達到預期目的。
四、針對學生個性發展設計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
學生是田徑教學的主體,不同學生由于身體素養、興趣愛好、心理發展的不同,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的差異,對于體育訓練的認知和能力也千差萬別。在教學實踐中,為保證體育訓練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進行分類訓練指導,確保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運動體驗。例如,教師應該針對性別差異,設計田徑訓練方案,強調學生的訓練強度,重視女生的訓練量,形成差異化的田徑項目,讓學生在不同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中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
五、科學引導學生在田徑教學中的訓練恢復
完善的田徑訓練機制不僅包括對學生訓練潛力的激發,也包括最后的身體恢復訓練。在高強度、高負荷的田徑運動后,如果沒有科學的訓練恢復,學生的身體機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如疲憊、肌肉酸痛、小腿抽筋等等。針對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安排,也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的科學恢復。例如,在100米短跑后,教師應借助人為干預,引導學生機體的恢復,逐漸減少運動對身體的消耗,并科學補充能源,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六、結語
總之,在建設體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加強田徑教學訓練,促使學生在科學的訓練安排中提升體育素養。在田徑教學中,高職院校應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完善田徑教學機制,合理協調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關系,優化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結構,針對學生個性發展設計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科學引導學生在田徑教學中的訓練恢復。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田徑教學中得到全面的訓練,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冠宇.高職院校田徑運動訓練策略與途徑分析[J].教育觀察,2021,10(10):43-45.
[2]向青松.高職院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關鍵技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12):146-147.
[3]伍瑛.高職院校田徑運動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