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
摘要:隨著社會化水平的日漸提升,人民逐漸滿足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此前提下,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心理素質的培養也是新時代新人才的重要培養準則。于是在學校教育中結合有效手段在低齡段小學生群體中妥善開展體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對體育游戲進行謹慎的篩選。
關鍵詞:體育游戲;低齡段體育教學;小學體育
對于學校教育的層面而言,體育游戲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及課程內容等實施的,以體育動作為基本內容、以游戲為形式、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的特殊體育活動。老話說:“每天鍛煉半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在中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游戲有助于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健全的性格和團隊合作精神,規范其行為意識,達到良好的德育、心育效果,對于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奠基作用,可以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選擇可以有以下幾個原則:
一、著眼群體特點,改變單一形式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脫離幼兒教學,身體素質相較于幼兒園兒童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卻還比不上較高年級的學生,因而需要針對性的發展意見。不僅如此,面向小學低齡階段學生體育教學可選擇的體育游戲有著單一化、扁平化的特質,教育方法固定,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學生能夠從游戲中學到體育知識較少,這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多方位、全方面發展。
所以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和教學現狀,當今的體育教學應該改變目前的單一局面。
在此次教學實踐中,我班開展了初步的改變。由教師帶領學生們對老舊的“跳房子”游戲進行了改編。“跳房子”游戲已經存在很多年,是人人熟悉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涉及到了單雙腳跳躍的變換、手腳協調能力和身體平衡能力。這次改編要求學生在開始前把沙袋扔進格子里,跳躍到該格子前離開時要轉身把沙袋摸走并且雙腳不出線。這不僅強化了短時間內學生身體協調能力的迸發,還運用到了學生對于身后方位的估計和判斷能力,以及對身體部位的控制水平。并且由于是人盡皆知的傳統游戲改編而來,學生們對于新游戲規則也能很快適應,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學體育課堂的活力性與新穎性,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性。
二、滲透體育知識,強化學生認知
小學階段的學生與幼兒時期不同,已經具備了獨立活動的能力和意向,然而年齡太小,缺乏一定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因此有必要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有目的性地選擇適當的體育游戲,向學生灌輸安全意識和體育知識,塑造健全的體魄。
比如在體育課開始時,可以做一做熱身操,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使學生了解到活動開四肢關節,有利于提醒身體做好運動的準備。與此同時,還要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注重運動技巧和鍛煉方法,運動前后還要注意肌肉拉伸,以免劇烈運動后肌肉產生酸痛給生活帶來不便。或者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比如在奔跑游戲中不慎有學生發生摩擦意外,教師要第一時間暫停游戲,學生也要在聽到哨子聲或看到有人摔倒時停止活動,給受傷者一定的活動空間;此外,教師更應該在體育課上開展相關的自救或他救知識講解,為學生灌輸“簡單的破皮可以先清理消毒,處理不來的情況一定報告老師”的觀念,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是開展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
三、融合體育精神,升華體育教育
除了傳統地在體育課堂上傳授游戲技巧以外,教師還應該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灌輸體育精神的概念。
例如在進行分組拔河游戲時,不僅本方團隊要團結隊友,勁往一處使;對于對方隊伍也不能是敵視的態度,不應該在游戲中使絆子,危害同學的安全,也不應該因為比賽的輸贏而將情緒帶到比賽之外。“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是傳承多年的競技精神,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要以勝利的游戲體驗為目標培養學生的爭取精神和向上的積極動力,也要在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友善的體育精神。公平、公開和公正是體育精神的代表,也是我國傳統美德的體現。
不僅如此,體育游戲的選擇更能夠促進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創造能力的提升。在拍球、丟沙包等眾多游戲中,學生會有意識地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游戲。文靜內向的孩子會選擇原地拍球,而活潑好動的學生則會選擇丟沙包。這是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體現,學生通過對于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為進行主觀判斷,從而對接下來的活動進行創造性地發展。
結語:
體育游戲以其趣味性、活動性對于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關乎著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更因其蘊含在體育活動背后所體現的觀念教育而對學生的人格培養、三觀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是屬于文化課堂之外的文化輸出。所以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更要注重對于學生適應性的新體驗,也要給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新感受,讓學生在友好、平和的教學環境中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敏會. (2014).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讀與寫(上,下旬), 000(001), 297-297.
[2]戴淑芳.淺談民間體育游戲在學前體育教育中的選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3):144-146.
[3]高云紅. 體育游戲與小學體育精神融合的教學實踐運用[J]. 新課程(小學), 2016, 000(010):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