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倫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幼兒的教學要求不斷增加,同時也要求幼兒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德育以及道德素質的培養。所以幼兒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更應該基于立德樹人這一點去培養幼兒品德,也更應該對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發揮德育教育的策略,培養幼兒品德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讓學生在幼兒時期就接觸正確的德育教學,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和增加。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品德教育;幼兒品德;教學探究;思考問題
德育對學生非常重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和義務,學生需要從小樹立良好的品德素質,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學不僅僅需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對德育思想的灌輸也是必要內容。因此幼兒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滲透德育,有利于幼兒的思維發展向著一個健康的方向,推進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對幼兒心理的塑造有重要作用。因此培養幼兒品德教育有利于實現教育事業朝著更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
一、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品德的必要性
學前階段,是學生各個方面形成的啟蒙時期,在幼兒心智和知識的培養上教師都應該做到正確的引導,因此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式非常重要。“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品德教育是學生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東西,幼兒在學前時期接受的教育,必定對幼兒長大后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重心放在育人上面,注重培養幼兒的品德,讓孩子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修養在幼兒時期有所發展。對于幼兒素質的培養滲透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道德和素質進行時時刻刻的引導,在幼兒園中滲透和體現德育的觀念,不僅對學生學習能力和修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能豐富學前階段的教育意義,實現幼兒綜合全面發展。
二、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品德的策略
2.1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增加有關德育的教學情境。
在幼兒課本中,有許多輔助幼兒學習的教學案例都可以用來實現品德教育,教師要利用這些案例,明確教學目標,在課堂中,設置相關立德樹人的教學背景或者利用相關歌曲詩歌等作為課堂的一部分。雖然幼兒時期學習內容較少,但學習離不開教學情境的設置的創造,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或課堂上,通過利用有關本課案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可以有效將知識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的正確理念,教師也應該注意將教學中滲透德育視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目標,努力做到在課堂上保證幼兒知識和道德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教一些有關德育的詩歌作為課堂的導入部分,或者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德育的教學觀念,利用具體事例展開德育知識的灌輸,之后引入本課主要學習內容。如利用保護環境、熱愛祖國、尊老愛幼等作為課堂主題帶入學習內容,讓幼兒從小被德育知識耳濡目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2.2利用實踐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前階段幼兒年齡小,很多時候幼兒并不明白品德的定義和概念,對是非概念難以分清。幼兒理解能力差,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展開有關德育的主題,培養幼兒的品德,這樣可以利用行動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清楚什么是良好的品德。教師要在實踐活動之前對幼兒講述相關本次實踐主題的知識,在實踐活動結束后也要對本次活動總結,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收獲。如宣傳保護環境主題時,教師在指出環境破壞的危害后,可以帶領幼兒們在幼兒園內或去學校附近的公園撿垃圾,利用撿垃圾告訴孩子們亂扔垃圾是不對的,垃圾應該在垃圾桶里;也可以讓孩子們在小花園澆水,讓幼兒熱愛花草,告訴他們踐踏草坪是不對的。教師要堅持使幼兒在正確的思政教育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對日后的做人和學習也有積極作。
2.3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品德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必須首先要注重自我的品德提升,提數在課堂中滲透德育的教學質量,才能更好的向幼兒灌輸品德思想。第二,教師要擺正部分家長不重視德育的觀念,強調德育教育對幼兒的關鍵性教育作用,提高教師立德樹人教育的認可。第三,教師在教學中增加有關德育的教學情境時避免過多,導致幼兒注意力分散,采取適當一二即可。第四,不論以什么方式滲透德育教師都要注意帶動幼兒的興趣來開展。第五,實踐活動必須注意幼兒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結束語
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品德非常必要,教師可以利用有關德育的教學情景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幼兒接觸品德知識。在德育的滲透中,可以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身素質也能夠做到明顯的提升,同時也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在進行品德知識的教育時,教師也要注意相關問題,不斷提高個人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何芳.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品德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29):42-43.
[2]王九偉.如何提高幼兒品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幸福家庭,20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