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薇
摘要:英語課后作業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可以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能夠培養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英語教師要根據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通過布置英語課后作業,幫助學生復習課堂所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也在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上檢查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后作業;有效性
課后作業是為了讓學生鞏固和提高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在學生獨立完成課后作業過程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課后作業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提高對課后作業的重視。目前,英語課后作業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作業完成效果不理想,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提高高中英語課后作業有效性,本文會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中英語課后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課后作業類型單一
教師對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過于單一,每節課堂的作業都是一個流程,缺少創新。學生無法從課后作業中鞏固所學知識,經常發生不知道作業與課堂所學哪一部分的知識有關,得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通常是書寫作業較多,口語方面偏少,這種作業形式分配不平均,導致學生一味按照書本知識照搬到書面作業中,忽略對英語口語,聽力方面的重視。不能保證學生全方面學習英語,英語水平得不到提高[1]。
(二)課后作業完成質量不高
高中生正處于高考的重要階段,學習壓力較大,偶爾會感到焦慮,對英語課堂學習缺少積極性,結束一天課堂學習之后,只是機械的完成作業任務,應付老師,導致課后作業的完成質量不高。課堂氛圍也是影響高中生完成課后作業質量的重要因素,課堂中如果有同學不遵守紀律,互相交談,會分散學生注意力,不能專心完成作業,導致作業效率下降。
(三)課后作業批改方式存在不足
在批改課后作業方面,教師常常只給出學生完成作業的分數,沒有詳細講出作業中存在的錯題原因和如何解決,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上遇到類似問題,還是不會解答。還有一些教師在批改作業中只注重結果,忽略過程,對學生所做的努力不了解,一味批評教育,造成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下降[2]。
二、提高高中英語課后作業有效策略
(一)增加課后作業類型
為了減少高中生學習壓力,教師可以減少課后作業的量,利用課上時間完成課后作業,提高英語課堂效率。課堂的學習氛圍能提高學生學生完成作業質量,教師要提高布置作業質量,選取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作業,不僅能減輕學生學習任務,又提高作業完成質量。增加作業類型,將書面作業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作業中增加趣味性,例如:英語情景表演,英語演講和英文歌等形式,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針對學習內容不知不同類型的題目:選擇題,判斷題和填空題等,讓學生在多變的題目中強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3]。
(二)提高課后作業完成質量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后作業難易程度和作業量,給予高中生足夠的休息時間,不能追求作業數量,要保證作業完成質量。在作業布置上做到讓學生全方面學習,不僅限于單詞的運用,對英語聽力,寫作和口語交流能力也要重視。可以布置聽力作業通過音頻播放問題,鍛煉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堅持長期完成聽力作業,學生聽力水平會明顯提高。在培養學生口語交流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可以給出樣文,讓學生根據文中對話展開交流,小組成員角色扮演,鍛煉口語交流能力。可以讓小組之間根據對話完成度互相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4]。
(三)完善批改課后作業方式
教師在批改作業中要給予學生鼓勵,對學生的努力表示肯定,可以在作業完成優秀的學生本子上寫下“You are wonderful”等類似評語鼓勵學生,對作業稍差的學生也要寫下“Keep trying”等評語進行激勵,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地方,講解正確方法,在今后遇到類似問題不再出錯。這種方式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動力。
教師批改作業,學生經常只關注對錯,不會對錯題進行自我思考,反思。所以,可以采取學生間互相批改方式,如英語寫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同桌之間交換作業,互相批改,對同桌批改的作業互相交流,進行探討。學生的競爭較強,有強烈的好勝心,這種批改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更細心,對英語學習更認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課后作業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重要作用,教師要正確認識英語課后作業中存在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解決方法,提高高中英語課后作業對課堂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英語指導,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丁為憲. 高中英語課后多樣性作業狀況及改善措施解析[J]. 魅力中國,2020(1):64-65.
[2]陳嬿. 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的高中英語課后作業設計[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2):83.
[3]王健. 高中英語課后作業設計的原則與策略優化[J]. 教師,2020(33):51-52.
[4]張開麗. 高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探討[J]. 魅力中國,202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