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學生識字能力是各項學習能力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書寫和閱讀能力,所以對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需要教師提高思想認識,調整教學方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72
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也是在義務教學階段學生們需要重點學習的課程,因為語文學科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被認為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語文素養培養中的基本能力之一。通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能夠有效助力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在此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知識積累,促進學生智力的提升,所以俗語說“人生識字聰明始”。對此,在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在不同的年級對于學生識字、認字都有具體的要求,這當然給小學識字教學提供了方向。但是,隨著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提出,一些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影響著教學實效。
一、小學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課標要求把握不到位,存在盲目增加學生負擔問題
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與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相關,在小學生識字階段,呈現漸進性的增長趨勢。同時,為了指導教師進行識字教學,新的語文教材中把學生識字要求和寫字要求進一步明確,教材后面也附有識字、寫字表。但是一些教師為了增加學生的識字量,盲目給學生增加任務,超出了小學生學段認字要求,這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識字能力。
(二)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興趣
從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來看,識字教學應該是與文本學習結合,或者是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來識字,但是一些教師孤立地給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且為“集中識字”,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會寫字但是不會用。
(三)開展識字教學基本依賴課堂,有一定局限性
對于識字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滲透,不僅僅局限于語文課堂,還應該擴展到課外學習甚至是家庭學習。但是目前來說,很多教師缺乏相應的引導和措施,導致學生的識字積累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缺乏有效的檢查和反饋
學生識字能力的主要表現還是在于學生真正掌握了字詞,也就是不僅要會寫,還要會用。但是很多教師停留在寫的方面,在用上學生問題非常多,經常出現錯別字,影響了識字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識字能力培養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效指導教學
為了有效地指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新修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出臺,并且也有明確的課標解讀,這是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指南。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從課標要求和課標精神著手,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效地指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
1.要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中心來開展識字教學。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培養適應學生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這實際上強調了要堅持知識與能力并重的原則,立足于學生長期的語文學習來進行識字能力培養,也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時,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2.要立足于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為語文學科是關于我們母語的學科,其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遍及周邊,所以對學生語文識字能力的培養也要利用好語文學科的特點,把語文識字能力教學拓展延伸到課外,應用到日常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之中,也就是常說的要樹立“大語文觀”,時時處處都可以進行語文識字能力的學習與訓練。
3.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識字學習。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他們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所以落實識字教學不可能是“一刀切”,要堅持立足于小學生實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特別是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或者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努力構建開放且充滿活力的識字教育課程。識字教學和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識字教學與其他語文教學活動是一體的,而不是割裂獨立的,所以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納入整體語文教學規劃中,可以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大膽創設有利于開展識字教學的校本課程,用課程引導學生識字,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有實效的教學活動
開展識字教學,必須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相長,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1.要抓好常規教學。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其基礎就是每一節語文課,也就是常規教學,因為識字能力的培養基礎是識字量的積累。教師可以在每天學生開始早讀前或者開始上課前引導學生認識新字、詞,數量不宜太多但是貴在堅持,每天4—6個字詞,一學期就會積累很多;在課上,對于重點字詞要再次給學生強調,增加學生記憶印象。在學生積累一段時間后要注意檢查跟進,了解學生識字掌握情況,對于存在問題的要重點跟蹤、經常檢測,形成應激反應,這樣學生們的識字能力才會循序漸進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