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慧萍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更要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會和學校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因此,幫助學生樹立一個健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這個階段,學生學習任務多、壓力大,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將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觀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心理健康;教學觀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2-0063-02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eachers must not only become the guides of students' learning,but also guide the way of students' growth. While improving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teachers must also become m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of concern to society and schools.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healthy attitude. At this stage of high school,students have many learning tasks and high pressure. Therefore,as a mathematics teacher,you should effectively infilt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help students grow up healthil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trategy of permeat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concept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Mental health;Teaching concept
作為教育的根基,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影響深遠的作用,心理健康并不是一門專門的學科,它貫穿在教學的始終,數學這門課程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對數學都有一定的抵觸情緒,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心理,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養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1.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
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授課前要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學施教,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當學生的心理需求被滿足時,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數學教師在授課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通過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來推斷學生的掌握情況是怎么樣的,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如果說教師只偏向好的學生,這對于其他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公平的,會讓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然后否定自己,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只講學習方法和對待學生的學習態度兩個方面出發,把學生都培養成努力、積極的人,不管成績如何,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勇敢的迎接挑戰,因此,教師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直接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情感體驗。
2.打造良好的氣氛課堂
一個良好的氣氛課堂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學習。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老師都應該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心理學上來說,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可以讓學生進步的更快,這樣學生會自主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讓他們敢于提出問題,教師應該轉變過去的方式,應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揮發散思維和多元化思維,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也應該具有批判性思維,對待傳統的教學方式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清楚的認識自己的不足,素質教育提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是學生的教師,在生活中是學生的朋友,這應該是教師的最高境界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的大腦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有利于開拓學習思維和開拓思路,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時要對課堂的氛圍進行積極的探索,設計一套適合高中生的方案,師生關系是課堂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民主和諧的課堂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是學生進步的動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教師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因為他們都是最獨特的,高中階段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可能一場考試就會讓學生情緒低落,厭惡學習,這種不良的情緒在班級管理中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留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疏導,點撥,通過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的去感染學生,,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