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運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前置作業設計被應用到小學高學段數學教學中,其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同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與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高學段前置作業設計的作用,并探究了前置作業設計在小學高學段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對策,以期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前置作業;小學高學段;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4-0050-02
引 言
在前置作業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前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掌控前置作業結構與難度,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前置作業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數學基礎,從而將前置作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一、將前置作業設計應用到小學數學高學段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教師應用前置作業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并將疑問帶到課堂學習中。在課前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對數學知識展開思考與探究,更好地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而前置作業設計正具備這樣的優勢。與傳統課前預習相比,前置作業設計有所不同。預習是對新知識的提前學習,主要以數學教材為預習材料,并從中找出重難點知識。但是,在前置作業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要對新的知識進行預習,還要對舊的知識進行回憶與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式不應局限在記憶公式與概念方面,還可以從生活中領悟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源于實際生活,進而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二、前置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
教師通過前置作業設計,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前置作業內容過程中,需要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而在對全新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其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前置作業時,要顧及各個層次的學生,兼顧班級中的每位學生。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是有限的,要想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要將數學教學由課上延伸到課下。在前置作業設計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些拔高的題目,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學段學生來說,探究學習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教師只有不斷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探究能力,才能讓學生深入掌握數學知識。
(三)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高學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基礎,在前置作業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根據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探究新的知識點,從而在無形中培養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前置作業設計在小學高學段數學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將教學的重點從備課轉移到如何設計前置作業上,引導學生在課前了解疑難知識點。綜合來講,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前置作業設計時,要進行多方面考慮,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設計出優質的前置作業,進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1]。
三、設計前置作業的方法
為了在小學高學段數學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前置作業的作用,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做好前置作業設計,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前置作業設計中融入趣味性元素
具有趣味性的前置作業能夠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將趣味性知識融入前置作業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根據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對新的數學知識展開思考與探究。與此同時,學生能更好地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促進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最好的“助燃劑”,能夠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疲憊感,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前置作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特點與生活經驗,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與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與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此一來,作業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學生對待數學課堂的學習態度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位置”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二維的方式繪制一張上學路線圖,并要求學生在路線圖中標記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嘗試描述各個建筑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繪制的路線圖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回答兩個建筑物之間的位置關系。通過完成這樣的前置作業,學生能在生活中總結數學知識,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及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做游戲的方式,檢驗學生前置作業的完成情況,如要求學生以第幾排、第幾列的方式描述出某位同學的具體位置[2]。
(二)設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前置作業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之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容易對數學知識產生抵觸情緒。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重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獲取數學知識。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前置作業時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條件,讓學生以活躍的思維方式思考數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提出課堂問題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