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軍
【摘? 要】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不僅要關注知識講解,更要重視深度學習過程,設計符合班級實際學情的內容,帶領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拓展。本文就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實踐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深度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079-02
Research on the Deep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Hanwen Primary School,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EI Xinjun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knowledge explanation,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epth learning process, design content that meets the actual learning conditions of the class, lead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learning, develop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to expand to a deeper level.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depth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under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Deep teaching;Practice
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課堂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影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在深度學習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從設計問題情境、尊重個體地位、引發認知沖突和開展課堂訓練四個方面進行教學實踐,關注深度教學、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一、設計問題情境
新知識學習基于學生已有經驗建立,只有新知識與已有經驗間建立某種有意義聯系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知識、提高數學核心素養。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班級實際學情、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激發學生的課堂探究欲望。課前,數學教師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梳理教材內容,結合數學教學經驗創設情境開展針對性教學,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信心。
講解“分數除以整數”時,在數學學習前,教師設計了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列式,喚起學習過“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探究小數除法。課前預習中,教師提出問題:“列舉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 [45]÷2來解決?”班級學生自主思考,有的學生想到生活中遇到問題(一瓶裝滿[45]容量瓶中分別倒入兩個杯中、每個杯子中會倒多少水,一塊蛋糕的[45]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能分得幾分之幾。)結合上述問題,班級學生在探究中嘗試畫圖,如,將蛋糕簡化畫為一個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4份再除以2,取出其中一份后表示為[25]份。本次預習中,教師基于學生已有學習基礎設計數學問題,在探究中運用畫一畫等直觀活動進行推理,使學生更好地深刻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算理,培養直觀素養。
二、尊重個體課堂地位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引發思維向深度思考。課堂教學中,學習是最基本活動,小學生內心往往存在著依賴教師講解的心理,不愿意積極學習、主動探究,學習質量和效率不盡如人意。小學數學授課時,教師要減輕學生依賴心理,引導他們課堂開展探究活動,在思考中掌握教材知識、發展學科素養。
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知識點時,教師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要求個體探究與長方形面積相關因素,提出與底、高、斜邊有關猜想。緊接著,把平行四邊形導入方格中,讓學生按照一個方格代表1m2,不滿一格按半格數一數。依據圖形,學生按照一定順序動手數出完整格子共有20個,20個方格用不同顏色寫出1-20的數字,再細數還有8個不完整格子,得出的格子為24m2。此時,班級有的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m、高是4m,底和高相乘是24m2,由此產生猜想: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平行四邊形高等于長方形寬,得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面對著這一猜想,數學教師尊重個體學習地位,引導他們動手剪拼直觀感知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系,動手推理驗證中得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整節課課堂學習中,教師尊重小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圍繞已有認知設計問題,關注課堂探究過程,針對思維共性問題進行糾正,讓每個人思維向深度拓展,發展個體數學推理素養。
三、引發認知沖突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引發思考沖突,根據班級實際學情進行研讀教材內容,閱讀教學大綱后從教學目標入手,從生活化角度巧妙設計數學問題,圍繞課堂內容整合教材資源講解教材內容,聚焦教學中重難點引發學生課堂思考,讓他們更好地參與數學課堂活動,在探究中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講解“小數除法”時,教師設計了“用餐AA制”問題情境,即,班級四名同學一起吃飯,最后飯費總計花費41元,四個人采取AA制付費,余下1元如何分配。班級學生并沒有經歷過如何分配1,與原有認知產生沖突,嘗試用畫圖或寫橫式方法探究方式分配1元,再分析想法是否合理、探討是否有更加簡潔過程。本節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經歷從真實情境中抽象、提取信息過程,讓學生分析和探究問題中數量及數量間關系,建立除法模型、列出除法算式。接下來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圍繞問題情境探討“剩下1元如何分?”,課堂探究中以“分錢”為主線,圍繞元、角、分間關系理解小學除法算理,探究活動中理解小數除法本質算理。課堂活動中,教師設計數學問題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在深度分析中掌握算理。
四、做好課堂訓練
有的小學教師認為計算練習非常重要,要給學生一定時間消化算理、在試題中進行實際操練。數學試題練習往往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在消化完新知識后才能解決遇到的試題。此外,數學教師還要重視暴露思維的錯誤習題,要關注改錯過程、糾正錯誤思維。數學練習中,學生要在原來地方修改錯題,避免產生錯誤誤導,形成正確數學思維。在算法概括和總結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過早理解算法,而是在錯題基礎上總結正確算法,鼓勵他們總結需要注意的問題,還要了解錯誤出現的原因、選擇有代表性例題展現解題中出現的錯誤思維,讓每個人在探究中解決、發展數學綜合能力。
在班級學生猜想、實驗、推理、驗證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后,教師設計試題應用剛學到的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探究做題習慣,總結課堂所學內容。
(1)基礎練習(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m2)一個停車位是平行四邊形,它的底長5m,高2.5m。它的面積是多少?(2)提高練習[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下圖所示),單位:cm2](3)拓展練習,讓學生體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特點。(4)猜測游戲,再次讓學生體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它的底與高之間的微妙關系。數學教師還要重視暴露思維的錯誤習題,要關注改錯過程、糾正錯誤思維實現深度求解。學生要在原來地方修改錯題,避免產生錯誤誤導,形成正確數學解題思路。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從以上幾個方面抓緊課堂教學,把學生思維引向更深層次,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倪興奮.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深度學習策略實施路徑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11).
[2]阮婧.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48).
[3]羅成林.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20(02).
[4]張仲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新課程,2019(04).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