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改革,越來越重視發展學生創新型思維,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學科就是數學學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當前數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探討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旨在幫助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081-02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extile Road Campus,No.12 Primary School,Suzhou City,Anhui Province,China) QIN Xiaoli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The best subject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s mathematics. Therefore,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current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plore how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aiming t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training;Primary school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數學作為一門能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創造性學習中能自主思考,改掉凡事依賴教師的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接下來是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模擬真實情鏡,培養創新意識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教師的教學難度有些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并且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教師設定的某一情境,給予學生自主權,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提高學習能力。
比如,教材中有一個概念是“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很多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建筑的框架一般都是搭成長方形,然后在長方形中間搭建一個三角形,以增加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準備幾張撲克牌,將兩張撲克牌垂直對立地豎在桌子上,結果是兩張撲克牌都很難立住,而將兩張撲克牌都傾斜搭在一起,與桌面形成一個長方形,就很輕易地立住了。這樣的方法生動且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動手,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這種實驗能激起學生的研究欲望,比如會讓學生想要研究多少度的三角形最具穩定性。
從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在這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學習成果,更重要的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教學活動經驗,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知識。
二、通過問題反思,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隨著新課程教育的改革與推進,國家和政府非常重視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也就是思維能力。學生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就能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和思考問題,更能冷靜從容地面對困難。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一味地要求學生背概念、套公式,導致學生在生活中或是課外遇到關于數學的問題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所以教師要創新教育方法,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探索答案,體會學習的快樂。
舉例說明,在面積與體積的這一課程時,由于學生是先學習圖形,學習求圖形面積時,學生也很快速地掌握了知識點,但是在學習體積這一課時,有的學生不理解面積與體積之間的區別。教師可以給學生舉生活中的實例,問學生,有沒有穿過爸爸的衣服,是什么感覺。大部分學生都穿過爸爸的衣服,并且感覺非常大。教師再問學生爸爸有沒有穿過學生的衣服,大家會說穿不上,太小了之類的話,這里的大小,指的就是爸爸與孩子的體積。通過問題的描述,學生對體積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思維能力。
三、組織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實現創新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動,學習早就不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了,新課改提倡學生要合作學習,在合作中分享和交流學習經驗,實現資源的共享,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
比如在學習求三角形的面積這一課時,學生已經學會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可是應該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教師可以先給課堂留出懸念,讓學生合作交流。先是剪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觀察三角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發現,把一個三角形紙片的三個角向內對折可以折成一個長方形,得到長方形的長是三角形底的一半,寬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小長方形面積的2倍,2倍與其中一個的一半抵消,還剩下一半,因此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還有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選兩個同樣的三角形,將兩個三角形顛倒相拼,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原來的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教師總結發現,學生合作交流不僅得出了正確求三角形面積的答案,還研究出兩種不同的求面積方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更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注意在學生交流學習過程中充當引導和配合的角色,仔細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執行監督的責任,防止部分學生利用合作學習的時間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且幫助學生改正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四、誘發學生靈感,培養發散思維
創新思維也就是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就是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雖然是具有嚴謹性的學科,但是數學的知識同樣是具有靈活多樣性的,所以教師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為了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提煉經驗和規律,靈活運用到其他相似的問題中,有利于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創新解題思路,節省解題時間。
例如,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教師引導學生解題思路,已知條件是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正好還是一把椅子價錢的10倍,所以一把椅子的價錢就是288÷(10-1)=32元,所以桌子的價格是32×10=320元。還有類似的一個問題,3箱蘋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蘋果多5千克,求3箱梨重多少千克?有了上一道題的經驗,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相同的階梯思路解答這道問題,3箱蘋果是45千克,那么一箱蘋果就是1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蘋果重5千克,一箱梨就是20千克,那么3箱梨就是20×3=60千克。兩道問題不同,但是解題思路相同的問題,既可以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知識,也可以在解題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自主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轉變教育方法,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后會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也可以實現更深層次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甄香玲.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4(11).
[2]朱凱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關聯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2020(03).
[3]劉月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教育界,2020(40).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