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平

摘 要: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師指導的針對性和效率,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學生間的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翻轉課堂應用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意愿、學校的政策引導、學生的學習態度及網絡學習資源的組織形式等方面。乒乓球課堂教學實驗表明,翻轉課堂模式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公共體育;效果與理論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亦稱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是學生的學習環節在前,教師的教學環節在后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體育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習、練習—教師指導—學生再練習。調查發現,翻轉教學模式在籃球、羽毛球和啦啦操等項目中均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未見到有關乒乓球項目的翻轉課堂的教學研究。筆者希望通過乒乓球教學實驗,驗證翻轉課堂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效果。乒乓球課堂教學實驗表明,翻轉課堂模式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一、翻轉課堂在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乒乓球課堂教學實驗選取中原工學院2019級兩個乒乓球教學班,其中對照班42人,實驗班40人,共計30學時;微信和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通是本次教學實驗的平臺。其中,微信主要用來與學生溝通、答疑以及在線指導,學習通是網絡課程教學平臺。本次教學實驗采用考教分離方式進行。反手推擋和正手攻球技術是乒乓球技術教學的重點,也是期末考試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將其作為本次教學實驗的對比指標,可以更好地說明問題。
不得重復選課是體育課的選課原則,學生基本為零基礎(班級里沒有乒乓球特長生)。教學實驗之初,我們對學生進行了初始水平評估,學生得分基本一致,說明授課前兩個班的兩項技術均在同一水平,處在尚未掌握基本動作階段。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反手推擋實驗組平均分高于對照組4.73分。根據評分標準,對照組學生處在18—21分的水平,而實驗組則處在22—27分的水平,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正手攻球技術實驗組高于對照組3.45分,和對照組相比也高出一定的水平。兩項技術均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
二、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優勢
(一)借助網絡教學提高學習的便利性
網絡教學技術使教師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更加便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預先學習,提前思考消化,使學習更有目的性,且節約了時間。對實驗組學生調查可知,75%的學生更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后運動方面,實驗組學生每周鍛煉時間也高于對照組大約1.5小時。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體育課也采用網絡教學模式。體育教師克服困難,逐漸熟悉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并積極提高網絡技術綜合應用能力,這也為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定基礎。
(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尤其是體育教學,有的學生愛好運動,課后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甚至對一些運動項目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教師如果進行同樣內容的教學,對這部分學生而言缺乏新意,導致其學習積極性不高。然而,翻轉課堂教學恰好消除了這種弊端,教師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使每個學生有各自的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得到更多學生的支持。
(三)增強師生互動、學生間交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求學生主動思考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積極提問。同時,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發現問題,共同探討,提高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課后,學生也常常結為運動伙伴,共同參加課外活動。翻轉課堂教學是一個主動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
(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新內容的學習、練習均在課堂上進行。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術學習大多是要求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發現問題的習慣。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學生通過網絡課程提前學習,提前消化吸收,學生可以提前練習,將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由教師幫助解決。翻轉課堂能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更加快速地掌握運動技術,有效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翻轉課堂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網絡教學平臺的發展
借助網絡技術和教學平臺是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礎。近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各種教學平臺的涌現,各高校開發或引進教學平臺,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網絡輔助教學成為新的教學趨勢。特別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師需要采用網絡授課,這極大推動了教師對教學平臺的認識和使用,有利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應用。
(二)教師的綜合能力和意愿
體育教學以實踐為主,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的翻轉課堂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不足,認為網絡教學比較煩瑣,需要熟悉網絡平臺的應用,還需要錄制視頻、制作課件,太耗費時間。此外,高校公共體育教師普遍工作量較大,每個教師負責的教學班較多,而網絡教學需要教師打破課堂教學時間概念,隨時在線對學生進行輔導、答疑,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這些都影響了教師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學校的政策引導
翻轉課堂教學是混合教學模式之一。學校對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要求是影響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對省內外107所高校調查的結果顯示,要求教師必須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學校只有9所,占比不到10%;有67所高校對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沒有任何鼓勵機制,占比達到60%以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積極性。如果學校明確提出要求,不管教師是主動實施還是被動接受,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人數就會大幅度提高。當然,推廣好的教學模式,單靠對教師施壓也是不行的,學校需要采取相應的政策引導。
(四)學生學習效果
網絡課程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均能認識到這一點,但也有一些不利影響因素。自從2020年春季全面開展網絡教學以來,多次調查結果均表明,惰性是影響學生網絡學習的第一因素。學生網絡學習過程中惰性普遍存在,這基本上是教師的共識,也是影響教師開展網絡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學生網絡學習暴露的問題,在本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中,加強過程管理,克服學生惰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覺性,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五)網絡學習資源的組織形式
網絡學習資源的組織形式也是影響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首先,網絡學習資源的選擇要考慮內容特點、重點和難點,以及課程目的、課程任務等方面的因素。其次,體育運動技術的學習模仿性比較強,內容適合以短視頻方式呈現,但要根據教學需要適當處理,如視頻可以分解與整體相結合、快慢結合,使動作細節更加突出,同時附帶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最后,在理論知識講授時可以增加與乒乓球項目有關的運動健康知識、規則和裁判法,以及具有影響力的歷史事件,如“容國團為新中國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和“乒乓球推動中美建交”。這樣可以使學生全面認識乒乓球運動,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采用翻轉課堂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教師要做好教學設計,有效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要加強網絡課程建設,提高課件制作能力,使課程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摸索和提高,提高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能力;要加強翻轉課堂實施的過程管理,幫助學生克服惰性,提高其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學校要做好引導工作,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引導教師積極探索、改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滿明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3).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3]高德霞.翻轉課堂模式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
責編: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