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進田,唐杰,劉麗,王曉芳,彭志華
摘要:建設好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重要載體與平臺,是加強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加快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從基地建設目標、基地建設思路、基地建設內容三個方面介紹了邵陽學院這一典型應用型本科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情況。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19-0260-03
1引言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加強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加快高校“雙一流”建設的需要。根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積極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精神,如何依托地方區域優勢,發展與當地經濟及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更好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已成為地方本科應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1]。
邵陽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設立于2002年,源于1975年原湖南大學邵陽分校的發配電專業,培養服務于中小型水電廠、火電廠及縣市級電力公司等行業從事電力系統及相關行業的生產運行與管理、工程設計與建設、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以及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近年來,本專業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理念,大力加強內涵建設,持續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本專業辦學聲譽好,電力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以及兄弟院校對本專業的辦學成效和特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基地建設目標
邵陽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總目標:以搭建示范基地建設為平臺,以資源共享、合作友好為基礎,以創新創業項目、學科競賽、行業資格認證和專業實習實訓為依托,以創新創業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為合作內容,以培養湖南省“四化兩型”社會電力行業特色專門人才為目標,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為核心,以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和新機制為載體,以構建“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素質和職業素養”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任務,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具有電力行業特色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建設,把基地建設成為:制度健全,管理科學,機制新型,合作環境友好,教學條件優越,實踐教學特色鮮明和電氣工程學科優勢明顯,學生、高校、企業三方共贏的電氣類專業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3基地建設思路
基地整體建設目標是,通過3~5年時間,將基地建成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服務的具有顯著電力行業特色的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基地。
3.1基地建設原則
1)堅持全面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原則
創新創業教育基地以滿足教學、科研為立足點,針對專業課程設置及教學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規劃。
2)堅持互利互惠原則
開展校企合作,必須滿足“共建、共管、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則[2]。高校通過校企示范基地建設平臺能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于是,我們可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等,為企業輸送素質高、能力強的應用型專門人才[3]。同時,高校可借助自身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服務,也可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申報科研項目、共同公關難題,為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
3)堅持實際效果原則
合作企業與專業契合度高,能為專業學生提供對應實習崗位。基地建設堅持實際效果原則,走校企聯合管理、校企共用的持續發展道路。
3.2基地建設思路方案
建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總體思路:以邵陽學院為主,依托合作企業場地、設備及工程技術人員,合理配置整合校企雙方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勢,積極探索與創新,構建具有行業企業特色、專業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創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省級示范基地。具體建設思路與方案如下:1) 在已有合作基礎上,與合作企業建立長期、友好、和諧、共贏的合作關系,共同申報校企合作共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基地;2)依托人才培養基地,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體系,并有效地付諸實施,發揮人才培養基地在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創業素質的作用,通過3~5年的努力,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成為省級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并掛牌;3)建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可持續發展、資源合理利用、運作經濟高效的管理機制,并對其他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起到示范作用。
4基地建設內容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訂符合專業發展趨勢、滿足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特點、企業生產狀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制訂實踐教學方案;通過調研協商,探索構建一整套旨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基地運作高效的基地運行管理機制;通過自我挖潛、合理配置和培訓提高,建設一支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工程實際經驗豐富和教學技能高超的校企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人力、物力、財力的實質性投入,完善實踐教學條件,開發教學資源,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共享資源,奠定人才培養基礎;通過運行,完善管理與評價機制,為創建示范基地奠定基礎。
4.1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宗旨是人才培養。如何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人才培養方案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中,依托電力行業、服務電力產業、實現校企共贏的建設理念,按照“加強基礎、拓寬面向、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原則,既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為此,一是充分調研,了解社會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二是召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和專家論證會,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三是制定周密的實踐教學運行計劃,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集中實踐教學主要是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企業的介紹,了解企業文化;通過專家講座、研討交流或者學術講座,更進一步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和企業技術瓶頸,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專業通過與企業密切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創新創業環境;通過企業骨干技術人員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同時學生參與校企項目、大學生競賽項目和教師科研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