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宇環
摘 要:數學知識很多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學習數學能讓學生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問題情境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闡述了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作用,并簡要分析了當前數學教學的現狀,最后對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設問題情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3-0042-02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研究表明,有效的情境創設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符合學生愛探索的心理特點,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師角度
師資力量不足。數學對初中生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很多學校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對數學師資團隊的建設非常重視,但即便如此,數學師資團隊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很多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部分教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也是數學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原因。最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相對比較落后,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沒有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學模式,導致在課堂上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二)教學角度
教學方式沒有創新。初中數學課堂上,很多學校依舊沿用傳統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效果。同時,很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雖然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思維。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而教師習慣了自身的風格,導致創新意識嚴重缺乏,會限制學生在課堂上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成績以及學習效果的提升。很多教師將重點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全面的評價。
(三)學生角度
學生的主體地位未體現。教師在短時間內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很多教師習慣了主導課堂,沒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基本都是教師一味地講課,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是被動地接受,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造成了不利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也是很多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的重要原因,學生只有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才能獲得進步。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作用
(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能使學生找到狀態,讓腦細胞更加活躍,讓學生對事物保持熱情,并且能夠集中自身注意力,提高自己理解、感知和記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合理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在課堂上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保障。實踐證明,學生若是對學科感興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質量,并且能夠持續保持學習積極性,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能夠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先要將知識的概念傳授給學生,然后再逐步教授背景、定理以及公式,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慢慢接受數學知識。從模糊到清晰,從抽象到形象,從假設到求證,讓學生能對數學知識發展的過程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并且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結構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三)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鍛煉的一種能力,大量實踐證明,學習數學對發展思維有很大的幫助。人們思維的啟發是從認識事物開始的。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是特別強,因此,在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思維的發散進行鋪墊,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產生聯想,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并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生活化策略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教師一定要創設學生能融入的問題情境,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生對知識有了興趣,才能為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讓學生具備學習的動力,從而對數學知識不再抱有抵觸心理,而是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
比如,在教學初一上冊關于比0小的數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一個簡單的問題,如班上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回答45人。教師再問,那100減去45還剩多少?學生回答還剩55。教師繼續問,那45減去100呢?這個時候,學生會對問題產生疑問,從而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這種問題情境既建立在學生的原有認知上,又能引出新的知識,讓學生腦中的新知識與舊知識產生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最好的教學案例一定來源于生活,學生若是能在實際生活中很好地運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便能產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同時還能清晰地了解知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另外,教師還可將多種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如將問題情境教學模式、趣味教學模式以及生活化教學模式相結合,便可以形成一種混合多元的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既符合時代特點,也符合新課程改革對當代數學教育工作的要求,可以有效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確保每一位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和意義。教師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