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梅
摘 要:素質教育的發展已經歷經了數十年的光景,目前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愈加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追求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傳統意義上學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歷來是素質教育改革的主要陣地。文章作者從求趣、求理、求實三個角度入手,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面優化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討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學習;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3-0048-02
數學是兼具自然客觀規律性和社會主觀理論性的綜合類學科,也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主要科目之一。小學數學雖然主要以基本的數學概念和計算方式為教學內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學生空間構建、邏輯推導、抽象概括、數形結合等能力的要求,其要求學生具備較為完整且精深的數學素質體系。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的初級階段,對外界信息的獲取主要依靠感性渠道完成,對既得信息的整合模式呈現出典型的“點”式特征,在信息反饋和應用環節也常常缺少社會實踐關聯性。因此,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普遍感到有些吃力。與之相對應的是,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長期束縛,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依舊停留在簡單的知識輸出和技能呈現層面。教師沒有對知識要點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有效體現與梳理,也未能很好地表現出數學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和價值,同時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充分激發,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進程受到巨大阻礙。
由此可見,要想真正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面升級,最關鍵的便是讓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從理念和方法入手,切實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條理性和實踐性。
一、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
正如筆者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方式具有很強的感性特點,基本不具備抽象提取和理論總結的能力。同時,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個人的興趣取向,注意力很難通過強制手段集中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上。基于對以上事實的認識,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知識信息的呈現方式進行趣味化、形象化改進,充分挖掘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信息表達方面所具有的直觀性、生動性、動態性優勢,以圖片、音頻、視頻等更具感官作用效力的形式呈現知識和技能內容。教師還可加入一些故事性元素,使學生能用更符合自己興趣取向和理解層級的方式了解知識和技能應用的過程,從而縮短教學內容從課本到學生主觀理解間的思維加工路徑,并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元、角、分”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面額的人民幣紙幣、硬幣的具體形象,并按照面額大小的順序一一排列。教師還可以利用Flash軟件制作或直接從網絡資源中下載具有擬人風格的動畫短片,讓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分別介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一比誰的用處最大,最后得出大家各有所長的結論。
(二)數學游戲的開展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活動對小學生有著天然的強大吸引力。在游戲中,小學生的思維和活力都將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各種潛藏的能量也將被開發至最大化。針對這一特點,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數學游戲在課堂教學中所能起到的巨大推進作用并靈活運用,教師要結合當前階段的教學任務、需求及學生的集體意愿以及對既有學習成果的掌握程度,盡可能多地開展富有趣味元素的游戲活動并鼓勵學生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極大地激發,學生的信息獲取、處理和反饋等能力也會在自主狀態下實現破壁式提升。同時,學生還會在自我表現欲望和好勝心的作用下自發地完成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快速梳理、擇優整合和精準輸出。教師因而可以從多個方向達成提升學生知識應用層級、提升學生整合信息能力以及激活學生學習行為動力的復合目標。
比如,為了訓練學生的運算速度和對各種運算法則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玩一場“速算24”的游戲。即由教師從一副撲克牌中隨機抽出三張牌(提前拿出大、小王),讓學生利用加、減、乘、除等運算方式根據三張牌上的點數設計出式子,使式子的最終運算結果為24,用時最短且結果正確的學生為獲勝者。
二、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條理性
(一)對學情的精準把握
盡管尚處于身體和心智發育的起始階段,但小學生個體之間在信息理解、記憶、加工、反饋和性格、愛好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迥異。基于對這一事實的尊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極力避免“一刀切”式無差別施教,應對每位學生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結合這些情況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考核、評價標準,以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和特色。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把握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如學生對不同知識板塊的理解層級、對不同題型的處理能力、對不同考查方向的應對效果和對不同授課、練習方式的適應程度等都應得到充分體現。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在歷次檢測或考試中的總體得分情況和每個模塊的失分情況做一番搜集,最后將這些內容以數據的形式整理成圖表,并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
例如,教師可以將本階段內每位學生各次考試的試卷和練習冊統一收上來,將學生每道題的得分情況、考查內容和失分原因整理出來并錄入到應用了大數據技術的AI信息處理軟件中,該軟件可自動生成一幅反映學生個體學習情況和各個科目成績變化趨勢的統計圖表。該圖表可供學生進行自我剖析,也可作為教師日后調整教學策略的可靠參考。
(二)對知識的模塊化處理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呈現出典型的二維化特征,對數量比較龐雜的知識很難構建清晰的邏輯結構和知識框架,在處理涉及多項知識板塊的題目時常常沒有頭緒,容易出現很多非知識性錯誤。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中重視對知識的模塊化處理,幫助學生從知識和技能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共同作用角度建立更加牢靠而清晰的成果框架,引導學生在更深層次把握數學知識的邏輯核心與聯動方式,從而使學生在練習和考試中能夠更好地做到融會貫通、多向共進,從多個角度獲取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質量和效率。在采取這項措施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和當前階段的教學、考試任務需求,合理把控模塊總結的規模、數量、范圍和進度。教師既要避免過于激進而無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消化時間,也要防止過于保守而遲滯措施效果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