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霞

【摘? ? 要】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不僅包括人文素養的錘煉,還包括身體素質的提升,在體育課堂教學不被重視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時代要求下更好地促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是體育教師應當考慮的問題,也是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014-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Xihuachi Primary School, Heshui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U Yuxia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not only includes the tempering of humanities,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paid attention to,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n a limited time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 better encoura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consider, and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一、小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重要性
(一)終身體育思想是時代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成為黨和國家的重點關注內容之一。當前,國家正在逐步有序地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小學生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推動部分。全國各地的中小學也在積極有序地推進陽光體育計劃,“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快樂一輩子”正在從一句口號轉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從網絡短視頻中因曳步舞成名的網紅校長,到全國各地中小學音樂曲風多樣的課間操,再到一些私立小學的體育特長班備受歡迎程度,從這些新聞的點贊量、評論量和大眾視角的關注度不難看出,體育運動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社會群體關注的話題。這從側面反映出,長期以來,小學生的文化課與體育課從教學時長、各方教育重視程度、學生的體育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容樂觀。而小學生作為我國公民的一部分,生命健康權是其作為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此外,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關系著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進一步來說也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健康中國。從曾經的“發展體育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到如今的讓體育教育真正成就孩子們的未來,讓學生的文化課水平和身體素質水平兩個方面都有發展,都有進步,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從戰略層面關注學生的體育素養,并將其視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終身體育思想能緩解課業壓力
隨著小學生年齡漸長,學校對學生的升學率更為關注,家長也越來越關心孩子學習成績和升學之間的關聯,高年級學生的課業負擔愈發凸顯。再加上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普及,學生的娛樂方式更多傾向于電子設備,在網絡游戲中疏解學習壓力。不僅沒有使身體得到鍛煉,還增加了眼睛罹患近視的風險。當前,國家倡導全民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也應當在小學生群體中普及將終身體育思想視為終身陪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教學環節非常有必要通過內容豐富、種類齊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體育鍛煉來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小學生的年齡大多處于6~13歲,該年齡段的學生正值習慣和性格的養成關鍵期,而認知水平又相對滯后,無法建立起完整清晰的事物判斷體系,一旦在學習或生活過程中受到挫折而又無處緩解、釋放壓力,有可能對學生的人格造成消極影響。以體育課堂為切入點,通過體育課堂向學生傳遞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不僅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心情更加舒暢,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形式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對成長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具體舉措
(一)緊跟時代需求,重視興趣培養
體育新的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學生肢體協調性和學生體育基礎素質,所以在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傳統的教學內容更新優化,實現“年年教學教師都有新突破,堂堂學習學生都有新驚喜”。在此情況下,教師首先應當對自身的講課語言風格做出改善,盡可能用學生能接受的,甚至網絡化的語言與之溝通,提升課堂師生溝通的生動性、幽默性以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次,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情緒價值,把學生的觀念由“課程表安排我上體育課”轉換成“我要上體育課”。比如,在雨天沒有室外活動的條件時,教師可以室內播放競技體育精彩集錦視頻,如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經典進球、國際足聯和世界杯經典進球等,一可以通過解說幫助學生理解競技體育中的專業術語,二可以避免讓有限的體育課堂浪費成為學生的自習課。最后可以借助室內的理論講授,服務于后期在室外的體育運動,讓學生對后續教學充滿期待,也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
(二)寓教于樂教學,創新教學內容
實踐證明,小學體育課堂既可以作為生動活潑的游戲課,也可以作為開闊學生視野、提升體能技能的活動課。小學生的認知特征是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教師應當牢牢把握小學生這一心理狀態。在傳統認知范疇內,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游戲興趣。隨著時代發展,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也應當與時俱進,鑒于一些小學生的網絡認知能力超前,以網絡上紅極一時的“馬保國”為例,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給大家教授太極拳,在上課過程中,教授學生太極運動的基本要領,由此還可以拓展傳統武術的教學,如拳法,也可以將教學內容延伸至中醫養生、教授五禽戲等。如班級多數學生對軍人感興趣,也可以教授軍體拳內容。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借鑒當前網絡上流行的運動舞蹈,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音樂、曲調,調動肢體靈活性與思維活躍性。通過上述不同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課堂熱情,真正讓學生學在其中、動在其中、樂在其中。
(三)了解競技運動,傳播體育文化
競技運動是弘揚體育精神,向學生傳遞運動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前文所述,教師可以在室內播放競技運動的圖片、視頻資料,還可以在運動訓練后的講評環節,對學生表現進行評述后講一個運動員小故事,用運動員的職業比賽生涯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也可以在每年的春季、秋季運動會上,在比賽獎品的設置中,將一些退役運動員自述性的書籍作為學生參與比賽獲勝的獎勵。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去當地的體育博物館,了解體育運動的發展歷程,體育運動對運動員本人和家庭、社會、民族、國家的積極影響,由此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對終身體育運動接納、欣賞、喜歡。
(四)課內課外結合,提升身體素質
體育課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僅靠一周一節的體育課和課間操時間,給學生傳達運動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在應有的年齡段挖掘其運動潛能,讓體育鍛煉陪伴其學習成長。比如,教師在雙休日可以要求學生以視頻反饋形式報告自己的1公里晨跑。也可以讓學生視頻反饋與父母的其他運動練習,如游泳、乒乓球、籃球、羽毛球的鍛煉。或者讓學生父母下載運動類App,讓學生每天練習15分鐘。冬季來臨時,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去滑雪,在春秋適宜的時候,去進行登山和拓展訓練。充分拓展體育課的運動形式、運動場所,把終身體育的思想滲透到學生學校生活、課余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是讓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增加負擔。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去把控教學環節,有針對性、目的性、創造性地去滲透終身體育的精神,在學生長久訓練的習慣養成中去不斷強化、加深終身體育對健康體魄、完整人格的積極塑造意義,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堂,讓家長看到學生的改變,更加認可體育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潔芬.終身體育教育思想指導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