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楠
摘? 要: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新時期新形勢下,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為目標,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從就業市場環境現狀、就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環境現狀;問題;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的重要一年,國家迎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各種挑戰。目前,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全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選擇也作出了全新的定位。高校如何促進畢業生就業,是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所要明確的目標。
一、新時期新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市場環境現狀
(一)為適應疫情常態化,就業單位的招聘形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線上視頻面試招聘越來越受企業和大學生的親睞。相比于線下招聘,線上視頻面試招聘有著更多的優勢。第一,地點靈活,不受空間的限制。大學生面試就業單位,不必因地點而耗費精力、物力、財力,只要身邊有電腦,周圍有網絡,即可在線上完成面試。第二,時間自由。以往為節省時間所采用的線上面試,在后疫情期間已成為了重要的面試形式,這為招聘人員與求職者高效及時的溝通創造了條件,有力地證明了線上招聘面試的可實施性[1]。
(二)新冠疫情以來,我國就業市場呈現低迷狀態,大學生就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人數高達到874萬人。但從市場需求來看,相較于以往,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招聘量有了大幅度的下跌,呈現出市場供求不平衡的狀態——供大于需,這大大增加了畢業生就業的難度,也使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面臨巨大的挑戰[2]。
(三)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需求作出了極大地調整。據大數據報告顯示,互聯網行業招聘需求力度旺盛,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國家經濟的穩步恢復和持續發展,各行各業的不斷前進,都離不開高新技術型人才,因此,這對于高校課程結構也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時期新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線上招聘面試存在缺陷。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招聘,企業的營業資質容易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這致使部分求職畢業生對招聘單位的可信度存在懷疑,從而對線上面試存在排斥甚至抵觸心理;招聘單位在進行線上面試時,擔心通過互聯網方式對求職者的了解和考核不全面不充分,在錄用時,會存在諸多隱患。
(二)就業迷茫焦慮心理。大學生在四年的生活學習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沒有清晰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與認知,這導致大學生在畢業季求職時存在迷茫焦慮的心理。現階段,畢業生求職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好高騖遠,對自己過于的自信,對于中小型企業的職位、工資低的職位、勞動強度大的職位不愿接受,從而導致畢業生就業創業率低。
(三)自身綜合素質無法滿足市場要求。許多大學生在步入校園后,沒有很好的轉變自身的學習生活方式,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導致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過分的放松自己,沉迷于游玩享樂,學業不精,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各項從業技能。
(四)高校專業課程設置不適應市場需求。高校的專業設置是高等教育的決定性因素,人才培養的質量離不開好的專業設置。許多高校只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忽視了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在學期末的實踐周中,高校不能合理的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實戰訓練。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高校在課程結構及教材的選擇更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學生學習的知識體系與市場需求錯位。
三、新時期新形勢下就業困難的措施
(一)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線上線下就業指導工作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采用大數據技術,搭建大數據平臺,為畢業生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就業服務至關重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就業課程、就業咨詢、就業實踐、就業活動等線下工作,促進學生尤其是畢業生更好地掌握實戰經驗。高校在構建線上就業招聘信息網站時,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定位就業趨勢、服務在校學生、審核企業資質、預測行業方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資源信息保障[3]。
(二)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先進化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應與時俱進。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仍舊遵循之前的大綱,其中不乏有許多專業課程已不適應于當今時代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時,第一,可以與當前就業形勢相結合,開展設置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課程,進而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成功率,推動靈活就業。第二,在每學期的課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提供與專業相符的校外實踐平臺,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從業工作,提高就業認識和從業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第三,開展就業指導課程、就業創業微講堂,帶領學生深入雙創基地感受真實的創業環境,舉辦模擬求職大賽、就業創業實訓營、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在其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升就業求職能力。
(三)建設專業就業指導教師隊伍
為讓學生制定精準的職業發展規劃,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與認知,高校應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知識素養的專注于就業研究指導的教師隊伍。第一,由校內輔導員、就業指導教師、心理咨詢師與校外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管理人士、技術人才構建內外專業就業指導隊伍。第二,與各大高校的就業指導隊伍及地方各級就業研究工作者定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通過經驗的分享和總結,逐步提升教師隊伍的相關技能[4]。
結束語
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就業工作的質量與學生是否能在畢業季及時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以及學校良好穩步的發展息息相關。面對這一特殊而又關鍵的階段,高校要積極探索就業工作新方法,處于一線的輔導員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負責任的內心、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從各個維度提升高校的就業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朱佳藝.后疫情時代高校“穩就業”工作探索[J].教育與職業,2021(04):65-68.
[2]馬新宇.經濟新常態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發展分析[J].山西農經,2021(05):163-164.
[3]王少麗.大數據在高校精準化就業服務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04):199-200.
[4]田蓉.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文化,2021(0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