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
摘 要:作文是對學生文字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考量,在新課標和新高考制度的推動下,傳統的以模仿為主的作文教學思路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的需要,如何探索全新的作文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從而實現高中寫作教學水平的提升,這是現階段值得每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當下高中寫作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高中寫作教學的思路,以期為高中寫作教學的革新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革新
引言:寫作能力一個長期積累、緩慢提升的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文字的運用能力,更是語言的組織能力、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積累。簡單來說,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指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升人文素養的過程。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創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構建全新的寫作教學體系,積極探索出一條適應現代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教學道路,切實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革新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新高考改革制度的推進,加強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力度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這不僅是學科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未來發展的保障,同時也是教育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的體現。而作文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其教學改革的探討從未停止過,尤其是新課改推行之后,高中作文教學的革新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得不面對的是,作文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作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作文教學大多停留在帶領學生模仿階段,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缺乏足夠的關注。而寫作從本質上將就是一個創新和創造的過程,所考查的不僅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熟練運用能力,更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而思維和創新意識才是決定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同樣也是寫作教學中一直所忽略和缺乏的。
基于此,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革新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將寫作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思路中解脫出來,讓教師成為學生寫作路上的領路人和引導者,而非決定者,將寫作的主動權和決定權還給學生,讓寫作教學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提升學生創新思維為教學首要目標,將寫作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寫作回歸生活,而這些都離不開寫作教學革新的逐步推進。因此,加強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是確保高中語文質量提升、實現學生人文素養提升和未來全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創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思路
(一)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之前提到,寫作本質上來講是一項包含創造性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再加上對文字的熟練、靈活應用,才能完成一篇出色的文章。而文字的應用通過閱讀和引導能夠實現穩步的提升,但創新思維的培養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此,對于寫作教學來說,語言文字的運用固然重要,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樣不容忽視,甚至更加重要。因此,要想切實提高高中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關鍵,這也是寫作教學改革的關鍵。對于教師來說,要從思想層面建立起對寫作的全新認識,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寫作中多引導、多啟發、多聯系實際,對于學生一些有新意的觀點要鼓勵,盡量避免固化、僵硬的思維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
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依托教材開展,通過課堂隨筆練習幫助學生養成寫作的良好習慣,通過留白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創新、去想象。以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1中《飛向太空的航程》為例,“太空”是一個神秘的領域,帶給人們很多的思考和未知,而正是未知才能夠引發思考和想象。教師就可以以“太空”為題目,啟發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不限制內容和寫作的題材,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得以發揮。
(二)強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重要的內容,同時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對于教師來說,要利用一切可以提升寫作能力的機會,讓寫作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和豐富,從而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而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面,而這些也是思維發展的基礎。不僅如此,通過大量閱讀的積累,能夠實現文字運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為后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將閱讀和寫作融合式的教學思路也是很多高中教師所贊成的,這里閱讀不僅包括課上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
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每周設計一個主題,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閱讀,之后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或者向同學生推薦自己近期讀過的好書,同時鼓勵學生將閱讀心得寫下來,記錄自己閱讀的感受。閱讀主題的選擇可以結合教材進行,比如必修3中第一單元的主題就是名著閱讀,教師就可以以此為主題,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讀過的名著以及感受,比如最喜歡的人物或者情節,分享的過程就是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寫作思路逐漸清晰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自然能得到發展和提升。
(三)與批注文章中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寫作并非長篇大論,其所予呈現的形式也并非一定得是作文性質的文章,也包括句子的創作等。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可將寫作內容巧妙滲透,讀、寫結合,相得益彰。對于隨文練筆的內容,應與學生生活與學習相貼合,激發練筆欲望。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文章批注,并將之生成寶貴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經由批注對相關的閱讀交流予以展開,促進教學及學習效果提升。同時,將批注式閱讀的方式于高中語文課堂中引入,亦契合素質教育要求,為提升學生創作水平重要策略之一。指導學生于閱讀中,以特定符號、文字予以讀書所得、所想記錄,以此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比如《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學生可于獨立閱讀中,依據已掌握知識做出批注,總結文章原因,回答為什么而紀念,圈出優美句子,批注描寫手法,明晰文章主題,并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分享和交流,發現自己忽略的部分,繼而予以完善。在學生的討論中教師可及時給出正確引導,引領學生在體驗語言情感與藝術的同時,感悟文章精神,并將文章構思、表達手法等融入自身寫作中,提升寫作能力。
(四)創新寫作教學思路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同樣給教育教學也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在信息化的輔助下,語文教學的形式也變得更加的多樣化,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多媒體技術、微課、信息化交流平臺的建立都為寫作教學提供了改革和創新的思路。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書本上文字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激發,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情感,豐富學生的視野和情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對于教師來說,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進行景色描寫的時候,如何幫助學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章中描寫的景色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建立起畫面感,通過畫面的觀察,尋找到景色的特征,這些特征就是未來寫作中的落腳點。通過紙樣直觀的教學方式,更容易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從而提高寫作的質量。
結束語
在線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更新勢在必行。對于教師來說,承擔著教學革新的主要任務,因此更要積極探索全新的寫作教學思路,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寫作課堂,增加寫作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去思考和創新,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興趣,實現高中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余艷.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如何革新思維提升教學質量[J].才智,2015,000(025):133.